2015年烟台生猪牛羊和家禽生产降中趋稳

  据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对烟台市10个县市区中的656个养殖规模户和71个生产单位的调查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烟台市生猪存栏量稳定增加,出售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牛和家禽存栏量大幅下降,肉牛出售价格同比稳定下降,家禽出售价格同比快速下降;羊的存栏量快速增长,肉羊出售价格快速下降。从全年的生产形势看,2015年生猪、牛、羊和家禽生产总体发展降中趋稳。W1C

  全年生猪出售价格呈“∩”型价格走势 羊潜力好W1C

  生猪存栏量增加,全年生猪售价呈“∩”型价格走势。截至2015年12月15日,422家养猪规模户和37家生产单位期末生猪存栏达到58.4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1.6万头,同比增长2.8%。其中:待育肥猪存栏28.8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4.4万头,同比下降13.3%;能繁母猪存栏5.7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0.5万头,同比下降8.1%。出售肥猪25.0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3.5万头,同比下降12.3%,全年出售肥猪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5.58元,比上年同期的每公斤增加2.82元,同比上涨22.1%。其中,一季度出售肥猪价格为12.36元,二季度为16.60元,三季度为17.02元,四季度为16.32元,全年生猪出售价格呈“∩”型价格走势。W1C

  牛存栏大幅下降,牛奶产量下降迅速。截至2015年12月15日,13家养牛规模户和7家生产单位期末牛存栏11691头,比上年同期减少5230万头,同比下降30.9%。其中:肉牛存栏3010头,比上年同期减少3956头,同比下降56.8%;奶牛存栏7136头,比上年同期减少2816头,同比下降28.3%。出售肉牛407头,同比下降15.7%。出售肉牛价格每公斤23.06元,同比下降6.9%。因奶牛的饲养量下降,直接影响牛奶的产量,截止2015年12月15日,牛奶产量为770.2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193.7万公斤,同比下降20.1%。W1C

  羊存栏增幅较大,生产发展潜力好。截至2015年12月15日,6家养羊规模户期末羊存栏5774只,比上年同期增加590只,同比增长11.4%。其中:山羊存栏1139只,比上年同期减少874头,同比下降43.4%;绵羊存栏4635只,比上年同期增加1464头,同比增长46.2%。6家养羊规模户期末羊续栏1364只,比上年同期增加536只,同比增长64.7%。6家养羊规模户期末羊出栏930只,比上年同期增加160只,同比增长20.8%。出售肉羊价格每公斤22.30元,比上年同期的每公斤27.08元,同比下降17.7%。从全年羊的存栏数、续栏数和出栏数量看,各项指标都大幅上升,发展前景较好。W1C

  家禽存栏下降较大,肉鸡价格走低。调查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15日,215家家禽规模户和27家生产单位家禽存栏达到1015.9万只,同比下降21.7%;其中肉用家禽存栏385.4万只,同比下降37.3%;蛋用家禽存栏613.0万只,同比下降6.4%。出售家禽数量780.6万只,比上年同期减少144.6万只,同比下降15.6%;禽蛋产量为1607.8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200.8万公斤,同比下降11.1%。其中:鸡蛋产量为1606.8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200.6万公斤,同比下降11.1%;出售肉鸡每公斤价格6.82元,比上年同期的8.36元减少1.54元,同比下降18.42%。W1C

  价格波动频繁等问题影响出牧业发展W1C

  目前,烟台市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传统饲养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广大畜牧养殖户大都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与畜牧业发展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存栏低,出栏少,饲养周期长,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市场信息不畅等问题,影响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W1C

  养殖规模小、设备陈旧。近几年,虽然各地在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一些中小型的养殖户快速发展起来,但由于受资金、土地、人的思想意识等限制,养殖业仍以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为主,难以应对市场变化。养殖设备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差,受外界因素影响严重。W1C

  资金短缺,扩大再生产难度大。信贷资金支持不足。虽然国家相继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项信贷政策,但由于信贷手续繁琐,利息高,养殖户筹措资金困难。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养殖户建厂均是自筹资金,扩大再生产基本靠自身资金的逐年积累。资金缺口大,制约了养殖户的规模扩张,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速度。W1C

  畜禽养殖农户和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企业与养殖户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往往是各自为阵、各谋其利,产销关系极不稳定。养殖的风险导致畜禽生产出现大起大落,加剧了广大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农户在“养什么,养多少”的问题上摇摆不定,这势必会对市场“卖什么,卖多少”产生直接影响,容易在供求关系上发生矛盾。W1C

  缺乏有序引导,畜禽价格波动频繁。由于养殖户信息不够畅通,目前的畜禽生产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价格波动频繁,规模化、组织化水平较低的中小规模养殖户无法实现市场信息的高效传递,只能简单地依据市场价格做出生产决定,在市场形势好的时候,积极补栏,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一旦价格下跌就大量出栏,出现亏损时又空栏不养,甚至退出市场,这些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畜禽生产大幅波动,影响了畜禽产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W1C

  发展现代畜牧业 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W1C

  建设现代畜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畜牧养殖不仅是农村经济的传统产业,而且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各级各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努力促进我市畜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W1C

  多层次、多渠道的解决养殖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一是对政策规定的补贴金额尽快兑现,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二是政府加强协调金融信贷机构,可采取担保贷款、抵押贷款等多种信贷形式,为养殖户提供解决信贷资金不足问题。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民间担保机构的设立,畅通养殖企业融资渠道。四是简化贷款手续,落实信贷优惠政策。真正为养殖户解决融资难问题。W1C

  进一步提高畜禽生产抗风险能力。一是抓好畜禽强制免疫,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组织好畜禽基础免疫预防工作,规范免疫程序,提高免疫密度,确保防疫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畜禽疫病风险。二是主管部门应主动与保险部门联手,引导动员养殖户参加生产保险,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过剩”风险。目前,我省正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潍坊、济宁、菏泽、泰安、威海已列入试点地市,我市应积极争取列入,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W1C

  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规模户资金和技术实力比较雄厚,因而抗市场的风险能力较强。要真正改变散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就必须把散户组织起来,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W1C

  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注重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使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建立在与之规模相符的配套服务体系之上,从而增强企业运转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W1C

  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走出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标志,品牌建设是长期规划与努力的结果。要加强引导和扶持畜禽养殖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充分利用成熟的市场产品品质,打造自主品牌,制定长期的品牌战略目标。为我市畜禽产业的长远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W1C

  完善保险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当中的养殖险种设置不合理、赔付周期长,也是基层养殖户反映较多的问题。建议农业、畜牧、财政等有关政府部门加强与保险机构的协作,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农业保险,特别是养殖险种;适当提高财政补贴和保险赔付额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探索建立保险赔付准备金制度,有效缩短赔付周期。W1C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30日 上午9:02
下一篇 2022年5月30日 上午9: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