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至2022年,山东警察学院获得科技部245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项目即将完成验收。3年来,学校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及重大成果培育为突破口,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研平台、科研团队以及科研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公安基层和科研能力水平,各项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能力建设,深入调研,全方位剖析多年来教职工科研积极性不高的主客观原因,深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聚焦“破五唯”和实战化,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领带动各项管理措施出台。学校党委书记韩锋作为课题项目负责人,从学校层面推动修订学校《科研工作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相继制定出台《非在编科研机构管理办法》《山东警察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等制度,填补了科研管理漏洞。
一是规范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认定、分级分类管理,制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的指导、培育、引导教职工积极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增强参加公安科研的自信心,不断提升科研层次和水平。
二是鼓励教职工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横向科研项目,制定《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对横向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能动性,主动走出去,推动校局、校企、校校合作,跨单位、跨部门、跨专业组建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
三是落实科研项目负责人制、包干制、财务助理等制度,推动科研评价改革,给予项目负责人更多的自主权,制定《包干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科研项目采购实施细则》《科研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科研项目会议管理办法》《科研财务助理管理办法》《科研项目信息内部公开》,启动科研培育专项任务计划和学术专著出版资助计划,加强领导干部学术“挂虚名”专项整治,净化科研风气,有效提升学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四是通过制度建设,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运用,修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科研项目差旅费管理办法》《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管理办法》,引导鼓励教职工深入公安实战单位开展调研,与省公安厅业务主管部门、公安基层单位深入合作,对接公安实战需求,增强科研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战实用性。
二、创新科研平台,优化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
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引领,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促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山东警察学院党代会、双代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学校党委将科研平台建设作为推动科研能力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精心谋划,不断完善和创新实验室、研究院、研究中心、科研基地等科研平台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大投入,努力改善科研平台条件,及时制定各种平台的管理办法,在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一是高起点成立校局合作研究院。学校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通过广泛调研论证,与济南市公安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应用研究院,引进高科技企业参与研究院项目,三方共建城市盾指挥中心、网络安全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推动济南市网络安全品质提档升级。与山东省海警局、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三方共建山东省数字海防研究院,与肥城市公安局合作成立新型犯罪侦查对策研究中心,与多县市区公安局共同开展经济犯罪数据导侦研究开发、实战应用。加强校企合作,与致业电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与山东省产业研究院签署协议,加强公安科技应用研究合作,有力促进校局、校企科研资源共享和科研水平提升。
二是系统规划,成立一批非在编科研机构,为教职工参与科研工作提供良好平台。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积极带动下,学校教职工科研热情高涨,各系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挖掘科研潜力,主动作为,突出特色,分别成立了博士科技创新中心、警用无人机应用与创新研究中心、社会治安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等7个非在编科研机构,凝聚各专业人才,孵化出一批重大科研成果,2022年首次获批济南市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立项。
三是推动省级实验室建设。2022年学校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获得山东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认定,实现了学校省级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动DNA鉴定、智慧交通、虚拟仿真、现场勘查等一大批高科技实验室建设,成立警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培训基地,学校与章丘区开展合作,被聘为“齐鲁科创大走廊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理事单位,为教职工开展科研工作拓宽渠道,提供舞台,争取广阔空间。
四是与省科技厅、省公安厅合作,设立公共安全研究联合基金,加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孵化公安科技创新应用课题,为工科专业人才拓宽科研渠道,大力提升科研层次水平。
三、培育科研团队,推动科研人才梯队建设
学校以新型科研平台为依托,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示范引领下,进一步发挥项目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以项目聚集科研人才、促进队伍建设、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科研热情、孵化青年教师科研团队和一批重大科研成果,逐渐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为进一步推动学校科研水平上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跨系部跨专业组建项目团队。获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后,学校紧紧围绕项目管理,从课题中分解出一系列子课题,以侦查系、刑事科学技术为骨干,从全校精选青年教师,结合专业特长,参与到课题和子课题的研究中来,积极申报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培育出一批科研骨干力量。
二是以各系部非在编科研机构为平台,以系部科研骨干教师为带头人,围绕科研机构建设,组建各专业的科研团队,立足公安实战需求,主动对接公安实战单位,深入调研,合作承担课题,破解公安实战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治安系科研团队与省公安厅基层基础工作处合作,开展全省公安机关“两个大抓,再抓三年”基层基础建设第三方评估,形成了一批贴合实战需要的科研成果。经济犯罪侦查系组织数据导侦科研团队,与基层公安机关合作,积极开展数据导侦实战应用和科研开发,取得良好成效,得到公安机关的好评。
三是以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新型智库为平台,组建公安学、公安技术、公安科技创新、公安法治、公安理论研究、公安队伍与公安教育训练研究等6支科研团队,优化组合校内外各专业科研人才,围绕公安实战需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智库课题,协同攻关,积极主动为公安机关提供智力支持。
四是成立山东警察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全方位参与省社科联项目。学校在省社科联的指导下成立学校社科联,截止目前发展会员200余名,召开第一届社科联代表大会,完善社科联制度机制,积极主动对接省社科联,鼓励会员参与课题申报。
四、健全智库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根据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坚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与实战应用相结合,2021年及时启动成立山东警察学院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新型智库,制定智库章程,完善智库理事会、专家委员会机构和议事决策机制,制定了2022年度智库选题,聘请智库专家,成立智库团队,积极为各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全力支持学校教师参与基层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研究、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为平安山东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主动对接实战单位需求,发挥专业优势,为基层公安机关提供专业服务。如法律教研部结合专业特点,与省公安厅深入合作,参与制定辅警管理、电动自行车管理等地方性法律法规。交通管理工程系主动与省交警总队合作,参与交通事故现场勘查、鉴定,并成为专家组成员。侦查系教职工主动参与公安机关大案要案侦破、预审等工作。各专业教师通过深入实战,总结提炼基层战例战法,开展理论及实战应用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二是举办学术论坛,促进全国公安机关、公安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利用全省公安局长培训班的机会,举办公安局长论坛,深入开展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研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发起黄河流域公安机关、公安院校专业论坛,高标准征集科研论文,引导教职工开展黄河流域社会治理问题研究,主动为国家和全省战略决策服务。
三是深入调研,系统规划智库研究课题。学校在对公安机关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省公安厅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制定智库课题指南,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公安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智慧警务等课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调研,研发智库报告,切实为基层公安机关解决焦点、难点问题。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人才优势,主动履行公安院校服务社会职能。
编辑:王骄
审核:王煜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