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牛胚胎生物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815,从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传来喜讯:该所饲养的一头本地母水牛产下了一头经过高科技处理的纯种印度摩拉水牛犊,这在全世界尚属首例。这一成果表明,我国水牛胚胎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利用中国水牛可以直接繁殖国外良种奶水牛。

据介绍,该项目的成功奠基于2002年广西著名水牛研究专家黄右军对水牛“活体取卵”技术的攻克,专家们通过从活着的印度摩拉水牛的身体上取下母卵细胞和精子,在试管里培养成良种水牛胚胎,把经过培养成型的试管良种水牛胚胎移植到了广西本地的沼泽型水牛身上,最终让本地水牛生出了100%的纯种河流型印度摩拉水牛。

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所长、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主席杨炳壮表示,纯种印度摩拉水牛犊的诞生,是我国水产畜牧界的一件大喜事,意义非常重大,在表明我国掌握了水牛胚胎移植技术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可以利用本地水牛快速地生产大量的良种水牛。这项技术的应用,将使我国本地水牛改良成高产奶用水牛的周期由过去的约12年缩短为1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下午2:03
下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下午2:03

相关推荐

  • 我所与广西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5月30日,我所邀请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滕建文教授到我所作了题为“基于桂菜现代化,论广西畜牧加工业发展展望”的学术报告会。会议以如何结合广西畜禽加工业现代化的进…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309
  • 我所水牛饲料营养研究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日,由广西水牛研究所主持,广西大学联合承担的项目“水牛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能量与蛋白质需要研究及其应用”被自治区评定为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我所在水牛饲料营养研究上取得的又一…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342
  • 我所水牛超数排卵技术取得新突破

    2005年10月,我所科技人员对3头河流型母水牛利用外源激素进行了超数排卵处理,结果有2头表现超排反应。10月16日进行了胚胎回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其中一头摩拉母水牛回收了8枚可…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386
  • 我国科学家成功完成动物性别控制实验

    近日,由“世界试管双犊之父”卢克焕教授主持研究的世界首例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试管水牛在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诞生,一头杂交母水牛顺利地产下了经过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的两头雌性双胞…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474
  • 广西诞生世界首例亚种间克隆水牛 起名“元圆”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石慧琼 新年伊始,一位身世不凡的水牛 “公主”悄悄降临广西:1月16日,广西水牛研究所对外宣布,该所成功培育的世界首例亚种间克隆雌性水牛“元圆”健康成活。…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504
  • 世界首例亚种间克隆水牛在广西诞生

    新年伊始,记者站广西水牛研究获悉:由广西水牛研究所主持的农业部“948”项目“水牛克隆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元月1日,一头受体母水牛顺利产下一头雌性亚种间克隆水牛犊,取名“元圆”…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546
  • 我所与意大利加强水牛分子生物学研究合作

      11月17日至19日,我所邀请意大利农业研究委员会畜牧生产研究中心Alessandra Crisa教授到我所开展交流访问。双方在水牛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466
  • 世界首例性别控制试管水牛在广西诞生

    新华网南宁2月14日电(记者张周来、刘广铭)世界首例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试管水牛13日在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诞生,一头杂交母水牛顺利地产下了经过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的两头雌性水…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449
  • 世界首例性别控制水牛在广西诞生 生公生母可控制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陆月玲)按照自然规律,水牛产下的小宝宝公母的比例是1∶1,对养奶牛的农民来说,如产下的小牛犊是母的,无异于中了头奖;对养肉牛的农民来说,…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466
  • 联系中老关系的“水牛情”

    广西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项目赠送老挝种牛、冻精启运仪式”在水牛所举行 6月30日上午,“广西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项目赠送老挝种牛、冻精启运仪式”在我所水牛种畜场举行,一批良种水…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