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选育创五项世界第一 广西水牛研发迈大步

中广网南宁418消息(记者张江元 陈俊) 在亚洲水牛大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之际,记者走进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走进这个在水牛选育和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创造了五项世界第一的地方……

    水牛研究所一直肩负着水牛的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中试、技术开发和推广、技术培训、种牛的培育和推广等任务。在水牛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新品种选育、染色体组型、超数排卵、体外受精、单精子注射、同期发情、胚胎移植、饲料营养、乳肉产品加工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牛杂交改良工作,利用我国从印度引进的摩拉水牛与广西本地水牛杂交改良获得成功。其后,又利用摩拉和尼里/拉菲两个品种作亲本对本地水牛进行二元、三元杂交选育,在国内首创改良培育出乳肉兼用型杂交水牛,其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水牛的先进水平,曾被国际水牛联合会授予科研荣誉奖水牛先驱奖。自1990年以来,共取得了2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3项获国家级奖励,13项获省部级奖励,8项获地厅级奖励。

    水牛研究所在科研推广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1990年以来,江泽民、李瑞环、温家宝、宋平、宋健、陈俊生、周光召、杨汝岱、钱伟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内外许多知名的专家学者都曾亲临考察指导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水牛研究所的工作及其在水牛产业化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显出来。1994年,水牛种畜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重点种畜场;1999年,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广西首批乳肉兼用水牛的引进与开发利用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2004年期满后继续授予乳肉兼用水牛的繁育推广与开发利用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2001年和2004年,中国农学会分别授予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2002年和2005年,遗传繁殖研究室被广西区科技厅分别评为首批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广西水牛繁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4年,广西区党委和区人事厅授予广西首批人才小高地——“广西水牛研发人才小高地”(200515挂牌)

 背景资料:

     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是全国唯一对水牛进行专门研究的科研单位,成立于1958年,当时隶属中国农科院管理,1960年因机构改革下放地方, 1994年重新恢复成立,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局(现区水产畜牧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双重管理。现有在编人员120人,其中科技人员占60,聘有特聘研究员20人。下设研究与开发中心以及水牛种畜场、种羊场、乳品加工厂、二元种猪繁育有限公司等科研生产基地。

    主要科研成果

    近年来,水牛研究所在水牛胚胎生物技术、水牛营养代谢、乳制品深加工、波尔山羊胚胎移植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前沿基础性研究,并初步建立了多项促进相关产业技术的战略性高技术体系。目前还承担着科技部、农业部、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农科院、广西区科技厅、广西区水产畜牧局的科研和推广项目40多项。

    水牛杂交改良

    在水牛杂交改良方面,设计的杂交组合模式是目前我国水牛杂交改良的最理想方案。利用引进的河流型水牛品种与中国本地水牛品种开展杂交选育,培育出的乳肉兼用型水牛新类群,其生产性能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水牛的先进水平。

    遗传育种

    在遗传育种方面已开展了杂交改良、新品种选育、染色体组型等方面的研究,在育种方面,利用引进的河流型水牛品种与中国本地水牛品种开展杂交选育,培育出的乳肉兼用型水牛新品种的生产性能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水牛的先进水平;在水牛遗传学研究方面,首次在国际上发现杂交水牛染色体核型多态性及不同核型的特性,为水牛的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在生产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物技术

    在水牛选育和生物技术研究方面,水牛研究所拥有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已开展了染色体组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冷冻、胚胎克隆、单精子注射等方面的研究,掌握了世界最新胚胎体外生产技术,所建立的水牛胚胎体外化生产技术安全可靠,重复性好,其中部分关键指标达到目前国外文献报道的最高水平,创造了五项世界第一:

 ——世界最大的试管水牛群(移植39头,妊娠26头,产下28头,全部成活)

 ——世界首例完全体外化冻胚试管水牛。

 ——世界首例试管水牛双犊。

 ——世界首例利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生产的不同品种水牛双犊。

 ——世界首例利用活体采卵胚胎体外生产胚胎移植技术由沼泽型水牛产下河流型纯种水牛。

2006223,由广西大学卢克焕教授主持,广西水牛研究所和广西畜禽品改站共同参与的分离水牛XY精子性别控制研究项目,顺利地产下一对性别控制试管水牛,这在全世界也是首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下午2:02
下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下午2:02

相关推荐

  • 我所代表团赴土耳其参加第八届亚洲水牛大会

    4月21日至25日,我所派出了由梁贤威研究员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4人赴土耳其参加了第八届亚洲水牛大会。在会期间,代表团做了3次学术报告,通过交流充分展示了我国水牛科研近年来所取得的成…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374
  • 广西:转基因技术"变戏法" 克隆牛产出"人奶

        新华网广西频道2月13日电(龙鸿祥赵文 刘广铭) 通过转基因技术,在不久的将来牛奶里就能生成含有丰富营养的“人奶”成分,并且这些奇特“牛奶”的…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428
  • 水牛所再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资助

    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主持,广西水牛研发人才小高地特聘专家李胜利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疾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现代奶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654
  • 水牛乳又一项关键技术标准获得发布

    2月11日,由南宁市特聘岗位专家、我所研究员曾庆坤主持起草的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灭菌水牛乳》(DBS 45/037-2017)顺利通过了广西食品安全标准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正式向社…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562
  • 水牛转基因整合技术取得新进展

    3月21日,由广西水牛研究所梁贤威研究员主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共同参与的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重点课题“多基因多位点定点整合技术及其在水牛转基因的应用”(项…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700
  • 我所科技人员赴美开展产业调研及技术培训

    考察团在美培训期间进行现场交流座谈 7月28日至8月17日,根据我所申报立项的自治区外国专家局出国(境)培训项目——“乳源功能乳酸菌筛选及发酵乳制品加工技术培训”安排,我所派出了由…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348
  • 我国水牛试管繁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新华社南宁10月22日电(记者黄革)正当人们为我国第一例克隆奶牛在深圳诞生80分钟后便意外夭折而感到惋惜时,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却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研究人员用完全体外化…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509
  • 广西:亚种间克隆水牛出生半月状况良好

    1月16日,在广西南宁市广西水牛研究所,农业部“948”项目即“水牛胚胎克隆技术的引进与应用”首席专家黄右军在观察亚种间克隆水牛状况。这头2008年1月1日出生、取名为“元圆”的水…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365
  • “广西水牛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2007年3月1日,国家科技部委托广西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广西水牛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进行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课题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内容,…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385
  • 我所两个科技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广西区内农作物副产品高效利用措施在水牛养殖中的应用与示范”项目验收会现场 11月,由我所邹彩霞研究员主持的“广西区内农作物副产品高效利用措施在水牛养殖中的应用与示范”项目和林波博…

    科研进展 2022年5月10日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