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教授们的创业项目也不好融资了?(教授创业成功率)

“最近见了好几个投资人,都说让等一等!”顶着知名高校“学术带头人”光环的创业者老张,告诉科创四川,他们正在进行A 轮融资,虽然有不少投资人与企业保持积极接触,但有明确投资意向的不多,许多机构保持观望。

”感觉今年融资比较困难,上次融资的时候,投资人对生物医药领域很热情,只要亮出我们的团队和核心科研人员,拿钱不是难事。“该创始人表示。

除此之外,前段时间一家芯片企业也在融资时碰壁,他们表示,估值下调太多了,远超他们的心理预期,准备等一段时间再融资。

进入2022年三季度,“技术驱动”逻辑的科学家、教授们的创业项目,真的不好融资了吗?

科学家、教授们的创业项目也不好融资了?(教授创业成功率)

科学家、教授们不“香”了?

近年来,科学家创业正逐渐成为创业潮流,许多高校学者纷纷投身创业浪潮。其中,多次获得成都市科技局发布的校院企地创新活力榜在蓉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第一名的电子科大是成都当之无愧的学者创业引领者。

科学家、教授们的创业项目也不好融资了?(教授创业成功率)

科创板开板至今,涌出大量代表性的科技型企业,创始人背景多为科研人员,不少中科院学者投身创业浪潮,如宁德时代曾毓群即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

电子科大不仅诞生了多名知名企业家校友,如网易创始人丁磊、被称为“华为女皇”的孙亚芳、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重庆博恩董事长熊新翔极米科技创始人钟波等,而其鼓励学生尝新、探索、创业尝试的学校文化也使得电子科大源源不断输出优质的创业项目。

科学家、教授们的创业项目也不好融资了?(教授创业成功率)

(极米科技创始人钟波)

曾经成都IT圈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天府软件园随便丢一块砖头,都能砸到一个从电子科大走出来的人,而且,往往都还是某个估值不菲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

科学家、教授们的创业项目也不好融资了?(教授创业成功率)

(天府软件园)

但目前,伴随着市场大环境的下滑,学者光环正丧失光彩。

前几年,创始人出身电子科大的创业公司十分活跃,但近几年活跃度有所下降。

比如专注于为移动应用提供从研发到上线再到运营一站式质量管理服务的Testbird(成都中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企业最新一轮融资时间为2016年,截至目前为止,未有公布的融资动态。

科学家、教授们的创业项目也不好融资了?(教授创业成功率)科学家、教授们的创业项目也不好融资了?(教授创业成功率)

曾为电子科大校友会领头人的申波创办的咕咚运动,已经算得上是热门项目,至今已获得6轮融资,投资方包含深创投、软银中国资本等知名机构,目前已公布的最新一笔融资时间为2021年12月,后续动态未公布。

科学家、教授们的创业项目也不好融资了?(教授创业成功率)

此外,由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刘洋创办的成都市深思创芯科技有限公司,最新一笔融资停留在2017年,未有新动态公布。

科学家、教授们的创业项目也不好融资了?(教授创业成功率)

事实上,与2020年、2021年相比,2022年上半年市场整体的估值都在下调,整体活跃度也有所降低,原因也并非是单一的。

比如在生物医疗领域,MedLeaves行业研报指出,2021年,国内医疗一级市场火热,1348件融资,数量超过2020年,融资金额超过历年,达到3313亿元,但进入2022年,生物医药新股上市破发频现,估值加速去泡沫化,明星上市公司、明星医药基金双双调整,迫使投资人不得不冷静应对市场变化。

此外,由于疫情原因,很多投资人被迫居家隔离,突然空出大量时间重新关注行业研究,一些项目上的问题暴露出来。

例如有些项目,被认为是”to VC“的,PPT里书写的逻辑全部按照投资人青睐的模式走,几位创始人一合计,开始空手套白狼,在最热的赛道搞钱。

有投资人表示,过去几年,他们看到很多metoo攒局的案例,买入几个海外的临床管线,凑出符合上市规则的biotech公司,去融资,上市。

但这样的模式是无意义的, 最核心的应该是技术。

“现在很多投资人都喜欢投教授、投院士。曾经看到过一个项目,创始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团队很豪华,技术很扎实,具有国际竞争力很前沿。就是公司成立的比较早,按照正常的节奏,管线应该在I期临床了,但他还在PCC selection,做的适应症也是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据恒旭资本透露,“我们跟医生聊了一下,发现医生在临床上使用该技术的意愿度非常低,最后发现在应用端,都是虚假的临床需求,所以这也制约了他PCC selection。”

就是说,科学家创业的热潮,同时伴随的还有不少浑水摸鱼者,在市场狂热的时候,投资人急于抓项目,但市场冷静下来时,这些裸泳的项目逐渐显露。

但带来不好的一面是,投资人在筛选项目时,更加严谨,同时对项目估值的预期也越加保守起来。

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不少投资人投资了一批质量“尚可”的项目,他们或许有被并购的条件,但结果非常不乐观,目前投资人出手的视角也有了新的变化。比如,非头部项目不投,非优质项目不投,这已经成为投资人们公认的标准。

高估值是陷阱,从很多独角兽项目来看,后期参与者的收益很少或者损失惨重,高估值代表极高的预期,而现实商业世界充满了不确定、内卷化的竞争,资本市场偏好也是不断变化的,高预期往往难以实现。”久银控股表示。

科学家、教授们

创业失败率高于预期?

事实上,表面光鲜,人潮涌动的科学家创业项目,底层掩盖的失败率远高于预期。

美国一家专做技术成果转化的公司“巴士底”曾做过一项调查:美国高校教授创业的失败率惊人地达到了96%~97%,也因此,巴士底在选择合作方的时候,并不会把高校教授的创业项目列进首选。

2019年,无人驾驶赛道“本土明星”Roadstar坠落,Roadstar的三位创始人佟显乔、周光、衡量都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三人先后进入百度美研工作并相识。2017年三人从百度美研离职创办Roadstar。创始人耀眼的学历背景、工作背景,让Roadstar在一年内估值迅速蹿升到4亿美金,并以1.28亿美元的融资金额创下当时行业A轮融资额之最。

但这次融资后,面对暴涨的财富,创始人团队却因为股权分配而内斗不停,最终投资人丧失信心清盘止损,三位联创投资人背上了上亿元的连带债务。

一位参与过Roadsta早期融资的员工曾向媒体爆料,在三位创始人创业初期接触投资机构的时候,提出的股权分配结构是“绝对平均”,也就是三个人占股比例完全相同。有一家投资机构认为这是联创团队不够成熟的表现,拒绝了这个项目。

除了创始人之间的股权分配问题,创始人组成结构、科研转化与市场脱轨等,都是科学家创业的常见问题。

科研人员对于创新的执着,有时甚至会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绊脚石。对于技术的追求可以精益求精,但在思考产品模式的时候,还要考虑市场的接受度。

如知名芯片企业——展讯芯片曾因成功量产世界首颗 GSM/GPRS (2.5G)多媒体基带一体化单芯片而一战成名,但在成为一家市场化企业的过程中,他们走了很大的弯路。

科学家、教授们的创业项目也不好融资了?(教授创业成功率)

在手机刚刚有MP3功能的时候,展讯芯片已经研发出了支持单声道64kps的芯片。但是公司的技术团队反对将这款芯片拿到市场上去卖,认为“水平太差、体现不了公司的技术水准”,并且提出“再给我们一年,肯定能研发出256kps的双声道芯片”。

结果这个研发刚进行到一半,突然市场上铺天盖地冒出无数款MP3手机,用的是联发科的单声道、32kps的芯片!

“如果技术的理想是100分,做到70分就赶紧卖,不要犹豫。”创始人姚颂表示。

此外,科学家从研究院躬身进入创业局,其实也没了回头路,但成都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表示,不用替研究人员担心,主要只是心态问题。

目前,科学家创业已然在成为这个时代无法忽视的浪潮,政策法规也在逐步完善。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其中“加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力度”成为一项重点。也就是说,如何让科技成果完成商业转化的过程更有据可依,让科学技术人员通过长期且完善的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获得激励,已得到立法者的关注。

此外,科学家创业成功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陈天石创办寒武纪、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创立商汤科技、慕尼黑大学计算机博士余凯创立地平线……

在生物科技、半导体等技术密度极大的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选择通过创业来完成技术转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顶级科学家,仍是创业浪潮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科创四川 李娟综合采写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3日 上午10:08
下一篇 2024年4月23日 上午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