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埔”铁军 – 脚下有土,心中有谱,“外来干部”如何挑起大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4月28日到5月9日,2005名“黄埔铁军”奔赴白云区人和镇一线支援防控工作。情况复杂多变,各支援队各有各的难题。面对人员复杂、底数不清的情况,如何快速精准掌控大局?原有社区工作人员全部隔离,“外来干部”如何挑起大梁?他们,用“敢干、快干、善干”交出了一份“靠埔”答卷。

当社区工作人员全被隔离后……

黄埔区九佛街道工作人员张金嘎所在的支援分队,支援白云区人和镇人和社区疫情防控十多天。

支援进入第四天时,这支分队开始包干人和社区南片,承担该社区约三分之一的抗疫工作。当地原有的工作人员已全部被隔离,他们瞬间从“配角”成了“主导者”“组织者”。人手不足,支援队就地吸纳8名小区物业保安进抗疫队伍。

“脚下有土,心中有谱。”张金嘎说,“既然一个社区干部也没有,我们就用脚步丈量社区。”分队里的张海峰是黄埔区新龙镇工作人员,他在排查红码人员时,发现桥北小区住户名单与实际人员尚有一定出入。深夜,他重新穿上防护服,与医护人员一道再次扫楼,直到实现底数清晰。

这支20多人的分队,短短数天就摸清了桥北、溪苑、利苑、金山楼、流溪半岛等区域的底数,筑牢了抗疫工作的根基。

与时间赛跑,抢占“疫”先机

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毕继超所在支援分队的“主战场”,是白云区人和镇高增村第一网格。高增村是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中的一线”,其中第一网格的形势最为严峻。

时间紧,任务重。4月28日下午,接到支援通知后,不到半个小时,该支援分队第三小组的10名组员集结完毕,2个小时后便抵达支援目的地。当晚,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最小年龄仅22岁的年轻队伍,作为突击队率先下沉,工作至次日凌晨3点,完成了上门摸查28户高危密接的任务,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了精准情报。

靠“埔”铁军 - 脚下有土,心中有谱,“外来干部”如何挑起大梁?

由30人组成的支援分队,仅用两天时间就实现了“定人定点定位定责”科学分工,从脱衣、消杀区域混合,到一脱二脱、消杀规范;从社区底数不清到挨个上门逐步建立起1681人的全员台账,摸排精准度大大提升。

“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幸好你们来了,缺人手啊!”看着紧急赶来的黄埔区支援队,白云区西成村村委干部激动地说。

5月5日,得知西成村新增确诊病例,来自黄埔区政协的陈小飞请缨出战。此时的西成村不仅要进行全员核酸,还需解决村民的物资配送问题。一到现场,陈小飞便带领队员对物资进行核对分配,从上午9点到晚上7点,整整10个小时,将12箱冷冻食品和30大篮日常果蔬分成3216份,解决608户居民的物资配送需求;协助西成村委会收集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6422人。

“疫情防控要拼勇气,更要抢速度。”陈小飞说,自己做了一个流程图,将工作人员分为拣货员、送货员和联络员等几组,并在网购平台每日推出四类套餐供村民选购。“人员分类、物资分类清楚后,整个流程变得非常清晰精准,分拣时间由原来的至少18个小时缩减到10个小时之内,大大提高了配送的效率。”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十多天里,陈小飞带领队员上门做核酸、大规模筛查、电话流调排查、加固水马防护墙、分拣果蔬食品用品等,除了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做的咽拭子外,全链条各环节的活他们全干遍了。

有“黄埔速度”更有“黄埔温度”

来自黄埔区发展改革局的欧阳龙正是这次黄埔区支援白云区人和镇高增村疫情防控的一名志愿者。

高增村01网格红码人员较多,欧阳龙正所在的支援分队迎难而上,向险而行,每天为1681名重点人员上门核酸、为1138户配送上门物资、转运610名高危人员,展示了黄埔铁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神风貌。

靠“埔”铁军 - 脚下有土,心中有谱,“外来干部”如何挑起大梁?

疫情防控要有速度,也要有温度。支援队在上门做核酸中发现一名曾在机场滞留的阿姨,因独自被封控在酒店房间,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在电话流调中发现一名孕妇因长期关在窄小的房间,造成身体不适……队员们这类问题反馈至网格负责人,均得到解决。欧阳龙正说:“疫情防控工作虽然压力很大、节奏很急,但百姓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需要用关心关怀来温暖他们的心,为民分担、替民解忧。”

应届毕业生挑重任,保证封控区群众按时吃饭

肩挑黄埔区支援分队小组副组长重任的蔡志炜,是刚入职广州开发区重点项目推进中心不久的应届毕业生。

4月28日晚,一接到集结通知,蔡志炜毫不犹豫,作为“黄埔铁军”的一员,火速前往疫情严峻的白云区穗和社区,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疫情来势汹汹,防控分秒必争,需要尽快摸清社区的实际情况。”为尽快控制疫情,蔡志炜和组员早出晚归,工作到凌晨,对隐患风险严防死守,保证各个时间段内服务不缺位。对于核酸扫码、居民流调等重点事项,以及物资配送、重点人群服务等潜在薄弱环节,积极做好前期统筹安排和任务分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蔡志炜说,疫情出现后,需要对部分区域进行封控、管控,部分群众会因此产生抵触情绪,必须注意方式方法,以足够的耐心、细心和暖心开展工作。“从上门排查敲门的声音到流调沟通时说话的语气,从接听电话时耐心地解释到重点人群需求的关切,我们时刻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尺。”

保证群众按时吃饭,保障群众日常生活,是支援分队的重要任务。蔡志炜和同事们利用微信群收集群众生活用品、生鲜蔬果、日常外卖等需求,再一一从封控道路路口取回社区、精准按户投递,用一双双“铁脚板”打通温情服务的“最后一米”。

【南方日报记者】吴雨伦

【通讯员】曾妮、倪昌兴、徐洁芹、张英、钟飞兴

【作者】 吴雨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3日 上午8:45
下一篇 2022年7月23日 上午8: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