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98年,现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四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术学位型)、“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型)两个硕士点。拥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培养计划专业、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留学资助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和省一流专业。2022年,学院与英国知名国立综合型大学——Ulster大学合作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开启国际化办学。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5人,专任教师9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41人,硕士生导师38人,博士49人,外籍教师2人。博士化率为55%,32%的专任教师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近年来,学院坚持引培并举,不拘一格延揽优秀学者和高水平博士。学院获批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特色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3个独立科研平台,作为合作单位获批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拥有3支省高校青创团队,1人获省杰青资助,1人获省政府特贴,2人获青年泰山学者。
科学研究
学院拥有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软件工程与智能计算、智能媒体分析与检索、智能系统及应用共4支科研团队,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项,省部级项目32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大幅提升,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30余篇, 其中《柳叶刀·数字医疗》等WOS学科影响因子前5%的期刊论文、JCR一区、二区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50项;获省部级、厅局级科研奖励30余项;承办了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会议、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CCF–CV走进高校报告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
平台建设
学院拥有山东省高校人工智能与行业软件工程研究中心1个,是山东省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智能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的核心成员,并与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浪潮等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展学科平台的持续建设工作。学院拥有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集成、多媒体技术等9个功能实验室和2个研究与创新实验室,所辖计算中心拥有1个服务器机房,9个云桌面机房,2个高性能PC机房,1000余个机位,自建学院图书阅览室,拥有计算机专业书籍1万余册。
人才培养
学院在校生约1760人。学院坚持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强、适应国际化竞争环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1 2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山东省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独创的“一心双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课程融合、竞赛 、团队、产教融合、创客空间为“内环”统领,以制度、导师、经费、氛围、组织为“外环”支撑,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效果显著。
科技竞赛
学院着重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打造三级四类学科竞赛体系,以赛促学,通过一系列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全国“挑战杯”系列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以2023年为例,学院学生在科技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39项,其中国家级43项,省级196项,在“挑战杯”竞赛中荣获省级金奖,实现新突破。
学生就业
近年来,学院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大批学生进入了百度、京东、滴滴、北京中讯、大连华信、NEC、浪潮、中孚等公司工作;一批同学保研或考入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学府攻读研究生;众多同学考取公务员、选调生等;若干名学生自主创业,创办的企业产值过亿,取得巨大成功。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校园生活
学院教工排球赛夺冠
招生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基本学制:4年;学历层次:本科;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概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教育部和山东省两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注重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培养,形成了“注重基础、强调实践、面向前沿”的办学特色。目前设有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两个培养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理论及系统设计、实现、开发和应用方法,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具备计算机相关行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具备规划、设计、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力,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信息相关产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工程应用和系统研发工作、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网络安全维护及相关软件开发、具有一定行业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网络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编译原理。其中,计算机系统及应用方向专业课主要包括电路电子学、计算机体系机构、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等;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专业课主要包括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应用密码学、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金融、电信等部门和系统集成公司、软件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各项工作,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近学科领域等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中计算机系统及应用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相关领域的开发、设计、研究、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毕业生可从事网络工程的设计与实施、网络安全系统设计及应用研发、网络安全保障、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等相关技术与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中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软件与硬件并重,跟踪计算机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开发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与学习创新等职业素养。
2、软件工程专业
基本学制:4年;学历层次:本科;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概况: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软件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前进的基础和动力,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新的、更好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娱乐方式,包括改善人们的健康、安全和出行等。当前的新兴技术都离不开软件技术的支持,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
软件工程专业设有企业应用开发和互联网应用开发两个培养方向,企业应用开发方向侧重于企业级应用软件的系统架构设计与开发,以及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软件设计与开发。互联网应用开发方向侧重于互联网应用软件的前端架构设计与开发,以及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数据存储和测试技术。主要培养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和软件研发主管。
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和软件产业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软件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能够在各行业信息化领域从事软件的建模、设计、开发、测试、管理、服务、研究等工作,具有良好工程意识、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建模与设计、软件测试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Web开发基础、Java Web 应用开发。在方向特色课程方面,企业应用开发方向课程有:框架编程技术、移动设备软件开发、云计算与微服务;互联网应用开发方向课程有:互联网应用测试、互联网数据存储、前端技术架构。
就业方向: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软件建模、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能在配有信息技术部门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或信息咨询、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管理和服务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基本学制:4年;学历层次:本科;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概况: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领域高度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工科专业。该专业是以大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从数据中获取知识与智慧为主要目的,以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及专业领域知识为理论基础,以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挖掘及可视化等为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
培养目标:该专业以培养学生数据思维、数据价值发现能力为指导思想,面向大数据产业发展对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掌握面向数据应用的数学、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应用领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大数据复杂工程问题分析处理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大数据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运用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与挖掘、展示与应用等专业技术,从事相关应用领域内大数据系统设计、开发与维护、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数据科学的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采集与集成技术、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Spark原理与应用、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应用、算法分析与设计、Java Web应用开发、应用统计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构、工业、互联网、教育等领域从事大数据研究、管理、应用开发等工作,毕业五年后能够成为大数据架构师、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挖掘工程师或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等。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4、人工智能专业
基本学制:4年;学历层次:本科;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概况:人工智能专业是战略新兴专业,采用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的创新育人模式,设置多学科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融会贯通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够解决人工智能领域复杂问题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相关知识,系统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运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设计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并能从事相关应用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素养,对人工智能关键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及相关行业发展有深刻理解。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人工智能与土木建筑、城市规划等专业方向知识交叉和应用的能力,并能解决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技术问题。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关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成为具有创业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且具备一定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人工智能概论与伦理,人工智能程序设计基础,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最优化方法,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字图像处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计算机视觉,计算机网络,自然语言处理,多媒体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专题,人工智能安全,智能建筑与城市计算,智能化建筑概论。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产业中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开发、部署和应用等工作;可以在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等从事人工智能教育、管理、咨询等工作;未来能够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并有潜力成长为国际一流工程师、科学家或企业家。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人工智能、电子信息、计算机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招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