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强化“AI+安全”应用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电信公司网络安全)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

(实习记者 安子修)近期,工信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用户反映突出的“摇一摇”乱跳转、信息窗口“关不掉”以及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进行检查,共发现62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互联网便捷性的同时,也受到来自网络的各种威胁,而网络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中国电信借助平台技术优势,使用多种手段强化维护网络安全。

中国电信强化“AI+安全”应用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电信公司网络安全)

(图片来源:摄图网)

探索“AI 安全”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 ”作为新兴词汇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相关人士热烈讨论。在全国两会上,来自网络安全领域的专家们也为如何创新发展“AI 安全”建言献策,以全面提高我国应对网络空间安全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建议大力探索“AI 安全”创新应用,以此抢占国家安全的人工智能战略制高点,进而提高我国网络安全方面抗风险能力。齐向东建议,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联合各企业开展联合创新,针对可能发生的AI系统安全风险进行实战攻防演练,促进产业技术突破。同时,加强政策牵引功能,设置专项基金鼓励企业进行“AI 安全”研发,并积极培养一支“AI 安全”领域相关的人才队伍,为相关产业输送年轻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则表示,数字经济的底座是数字安全,顶峰是人工智能,如何对两端发展状态进行平衡是重中之重。周鸿祎建议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建设规范化的数字安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应对可能面临的网络风险,并要把数字安全工作转向生产性服务业方向发展,建立多维度的AI 创新服务型产业并使其形成产业链,更好地维护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

积极布局“AI 安全”应用

实际上,在AI 安全领域,中国电信早有布局,并在实践中稳步推进,从多个维度整体推进数字安全保障工作。

例如,中国电信翼支付系统为了应对新兴的“AI换脸”欺诈方式,成功自主研发出金融级KYC证件识别产品“侦图”平台,助力支付平台健全AI换脸欺诈风险侦测体系,有力保障了用户支付安全,并受到了金融领域的广泛关注。据悉,中国电信翼支付针对行业热门需求,为金融机构与支付平台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新型身份校验系统,利用“级联 双路卷积 多尺度特征融合”技术,“侦图”交叉校验用户上传的证件信息,并比对人脸进行精确识别;将“预训练 无监督 多模态”的解决方案应用到背景照风险场景识别中,使得“侦图”成为可对活体授信进行检测鉴伪的产品。在该系统强力加持下,有效阻挡了“AI换脸”相关欺诈模式的入侵,降低金融风险发生几率,并全面提升机构、平台安全运营效率,确保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稳定发展。截至目前“侦图”已通过5项专利申请,获得2项软件著作权,并植入多家银行与金融平台实践应用,在实际业务流程中保障用户财产安全。

在中国广州举办的数字科技生态大会数字安全论坛上,中国电信发布了最新投入实践的网安套件,其中包括量子安全云、量子安全OTN、量子密信、量子密码解决方案在内的四款产品强势亮相,助力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安全。此外,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的可信通信3.0组件通过扩充产品多种形态,为客户提供安全、轻量化的服务。而密评助手组件则囊括了包含设计咨询服务、密码原子能力租赁服务、密码应用改造指导等多项服务在内的安全功能,能够帮助客户进行个性化评估,规划指导安全解决方案。

全面加快研发步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副所长孟楠表示,运营商应当好维护网络安全的“先锋队”,扛起网络安全手段建设的使命职责,打造技术“硬实力”,提升重大网络安全风险应对能力,切实维护基础电信网络稳定运行。由此可见,除了针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系统的规划部署之外,后续不断跟进的研发工作也显得尤为关键。

面对人工智能AI 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中国电信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建成“中心-省-边缘-端”四级算力布局,总智算规模达16EFLOPS(FP16);自主研发了语义、语音、图像和多模态的星辰大模型,并积极推进多模态大数据AI融合PaaS底座进程研究进程,使得现有模型支持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多模态数据存储,并可以分离数据存储和运算工作。除此之外,中国电信吸收多个国内外成熟项目经验,建成星河AI平台,基于云网资源系统在全国20个省部署核心算法,其日均调用量可达3.3亿次。中国电信还集成核心研发资源,汇聚一批顶尖科研人才成立了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体现着中国电信在AI 时代进一步开拓创新,打造技术硬实力的坚定信心。

除了自主研发工作外,中国电信也秉承开放合作的立场,牵头成立“天翼网信安全产业联盟”,与各大网络安全厂商及科研院校通力协作,共享一线研发的经验成果,并牵头建设云网基础设施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国家级5G安全接入标准体系,联合产业内尖端力量,齐心协力在人工智能新时代背景下筑牢网络信息安全防线。

本文来自【通信信息报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2日 上午11:20
下一篇 2024年4月22日 上午11: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