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本期封面照片:西昆仑辉长岩

拍摄地:新疆和田

照片提供者:刘晓强

地质科学》(ISSN:0563-5020)于1958年7月创刊,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在国内久负盛誉。本刊力求综合、及时快捷地反映地质学领域内具有较高水平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发现、新方法、新进展,特别关注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岩石矿物矿床、沉积与盆地动力学、石油地质、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构造物理、地层与古生物、海洋地质学、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学、数学地质等方面的最新理论、野外和实验成果,支持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鼓励公开质疑精神。读者对象为地质科学教学和科研人员。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期刊目录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精彩看点

01

张万良等:水力压裂构造及其识别标志:以相山铀矿田为例

精彩看点:

水力压裂是整个地壳—岩石圈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变形破裂方式,也是一些金属、非金属矿床的成矿动力学机制。相山铀矿田发育大量水力压裂构造,且与铀矿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和沉淀富集有关。本文以相山矿田为例,通过野外调研,包括邹家山采场残留矿体的补充观察,对充填于控矿裂隙中的夹持体进行了采样分析和镜下鉴定,疏理了水力压裂构造的主要特点,即水力压裂构造具有规模不大,以张性破裂为主,呈弧形、分叉形态,发育热液隐爆角砾岩筒、热液隐爆角砾岩脉、热液脉体等特点。通过与应力致裂构造的对比分析,凝炼出了水力压裂构造两个主要识别标志,即:弧形、分叉的裂隙形态和热液隐爆角砾岩,热液脉体和对称的蚀变分带可作为辅助识别标志。文中还对热液隐爆角砾岩与岩浆隐爆角砾岩进行了对比。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02

喻志骅等:旋转平面型正断层向铲式正断层的递进演化过程:以渤海湾盆地牛庄洼陷的断裂系统为例

精彩看点:

基于渤海湾盆地牛庄洼陷的3D地震精细构造解释成果,本文揭示了伸展盆地内部正断层由旋转正断层向连通的铲式正断层递进演化过程,该演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以旋转平面型正断层为主要类型的初始阶段,以多米诺断阶为主要类型的发展阶段,以单条独立铲式正断层为主要类型的成熟阶段以及以连通铲式正断层为主要类型的高成熟阶段;并建立了在伸展量的递进增加且浅层存在滑脱层的地质条件下,旋转平面型正断层向铲式正断层递进演化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区剖面伸展量数据以及系列断层断距的变化,认为伸展量在不同级别断裂(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之间的分配方式是研究区该递进演化过程的主控因素。本文提出的伸展盆地内部正断层递进演化过程及其模式将有助于丰富与完善伸展盆地正断层递进演化理论,同时也可为伸展量较大的背景下,正断层样式演化程度较低的现象提供一种新的成因解释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03

罗 良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西工区走滑断层构造特征与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

精彩看点:

麻黄山西工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的前端部位,以石炭—二叠系煤系滑脱层为界划分为上、下两套构造变形层,并受燕山期走滑断层作用表现出分段变形特征。深层原地构造系统沙窝子断层以北的正断层构成多米诺组合型式,而沙窝子与圈湾子断层之间的正断层组合成堑垒式。浅层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以NEE向芦沟子—新泉井断层为界,划分为变形特征差异明显的南、北两段,北段相对南段变形强烈。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实验结果显示,麻黄山西工区上、下构造变形层内发育的走滑断层均为调节差异挤压作用形成的撕裂断层,断层走向与挤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原地构造系统的先存正断层在走滑作用下产生牵引,邻近走滑断层的正断层走向发生明显偏转。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北段山前强烈冲断作用对盆内产生较为明显影响;而南段山前冲断作用并未对盆内产生明显影响,仅发育少量小规模逆断层。相较于二维模拟,三维模拟能够实现平面与剖面的综合分析,完整认识上、下构造变形层多条走滑断层的变形过程与形成机制,为麻黄山西工区的油气勘探提供基础地质理论指导。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04

王 迪等: 含油气盆地多级序断裂网络体系拓扑特征:以济阳坳陷为例

精彩看点:

断裂网络体系是含油气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复杂的断裂网络体系往往是由大量多级序断裂相互作用而成,难以通过几何学描述精确表达。因此,本文通过拓扑结构来表征含油气盆地中的多级序断裂网络,实现不同断裂间对比。在对拓扑参数,节点(独立I节点或连接的Y 或X 节点)和分支(I‐I、I‐C、C‐C分支)统计的基础上,结合济阳坳陷不同应力背景下形成的多级序断裂网络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进行对比,分析拓扑结构随应力变化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 单一拉伸背景下的相互作用仅限于断层侧接、叠覆时发生的连接(I节点和I‐I或I‐C 控制),断裂网络相对单一,连通性较差;而在多期拉伸背景下,拓扑特征逐渐以Y节点和C‐C分支为主,断裂间连接程度随外界应力的改变而变化,断裂网络更加复杂,连通性较好;2) 断裂网络的连通性受到C‐C分支影响,C‐C分支比例大则断裂相对复杂,连通性更好,C‐C分支比例小则断裂网络相对简单,连通性较差。因此,明确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结构有助于区分含油气盆地中单相和多相拉伸作用,从而对沉积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约束。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05

付 广等:油源断裂向上输导油气最大距离分布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精彩看点: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油源断裂处不同层位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源断裂向上输导油气最大距离及其分布部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源岩排烃分布区和输导断裂输导部位,确定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部位;通过区域性泥岩盖层古断接厚度与断裂在区域性泥岩盖层内分段生长上下连接所需的最大断接厚度,确定穿过和距源最近区域性泥岩盖层不封闭和封闭部位,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向上输导油气最大距离分布部位的预测方法,并利用其预测了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港东断裂向上输导沙三段源岩生成油气最大距离分布部位。结果表明:港东断裂向上输导沙三段源岩生成油气最大距离为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主要分布在其东部和西部;港东断裂向上输导沙三段源岩生成油气最大距离为东二段区域性泥岩盖层,主要分布在其中西部局部;港东断裂向上输导沙三段源岩生成油气最大距离为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主要分布在其中东部,分别为下伏沙三段源岩生成油气向沙一下亚段、东三段和馆陶组的运聚空间,与港东断裂处沙一下亚段、东三段和馆陶组目前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油源断裂向上输导油气最大距离分布部位是可行的。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06

雷章树等:阜康断裂带中段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沉积微相及优质储层分布

精彩看点:

处于勘探评价阶段的阜康断裂带中段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为中孔特低渗储层,沉积微相类型还不明确、优质储层的识别也存在难度,导致沉积微相对优质储层的控制亟待深入研究。综合利用岩心、岩屑、分析化验、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资料,开展了岩心描述、沉积相类型识别及微相划分、单井、连井及平面互动的沉积微相分布演化特征和相控优质储层分布等工作。研究表明:1)据重矿物相对含量特征分布来看,稳定矿物类型的钛铁矿相对含量从南向西北向逐渐减少,而极稳定矿物类型的白钛石锆石则相对含量逐渐增多,表明研究区以南部物源为主。2)岩心精细描述发现,克拉玛依组岩性可以分为5类,包括砂砾岩、含砾/中粗砂岩、含砾/粉细砂岩、泥质砂岩和泥岩,发育7种典型沉积构造。3)据岩心相、测井曲线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研究的目的层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5种微相类型,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相模式;综合单井、连井和平面分析发现,5个砂组自下而上朵体范围与数量变化十分明显,自下而上朵体数量由少变多再变少,范围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规律,其内部骨架砂体厚度和平面范围差异也较大。4)开展了沉积微相控制下孔渗饱参数分布研究,结合试油试采资料,综合确定了不同类别优质储层分布特征。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07

罗立艳等:内蒙古西乌旗地区下二叠统寿山沟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精彩看点:

近些年二连盆地及外围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研究工作表明该区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西乌旗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为该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之一。为了更准确、深入地认识寿山沟组烃源岩的品质,本文针对寿山沟组烃源岩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方面的研究。通过总有机碳(TOC)测试、氯仿沥青及族组分抽提分离、生油岩热解分析、饱和烃GC-MS测试手段重点对烃源岩进行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及类型评价,并根据有机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判识生烃母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样品总有机碳含量(TOC)均值为1.01%,氯仿沥“A”含量均值为0.23%,生烃潜量PG(S1 S2)均值为0.05×10-3,综合判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较好”级别;样品Ro值较高,介于1.67%~4.36%,结合Ts/(Ts Tm)值与C29甾烷异构化参数特征综合判断有机质成熟度达“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表明烃源岩的生烃母质以低等浮游生物、菌藻类为主,陆生高等植物为辅,有机质类型为Ⅱ1、Ⅱ2型;古水体盐度较高,有机质保存于还原性条件。综合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保存条件各项参数认为西乌旗地区寿山沟组烃源岩可达“中等—较好”级别,可为研究区油气资源富集提供气源。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08

欧阳征健等: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寒武系烃源岩地质特征及有利区带优选

精彩看点: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研究、勘探程度较低,明确其烃源岩地质特征与有利勘探方向、区带具有重要的理论、经济意义。研究表明,盆地本部寒武系残余厚度一般为0~200 m;沉积坳陷主要分布于盆地东北部、南部的局部地区,残余厚度一般为200~400 m;大陆裂谷主要发育于盆地西缘、南缘,残余厚度往往大于500 m。盆地本部烃源岩条件较差,寒武系泥质岩、泥质碳酸盐岩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08%~0.41%,个别样品可达1.18%,平均值为0.18%。盆地西缘、南缘与秦岭造山带局部地区寒武系烃源岩条件较好,其中盆地西缘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04%~0.56%,平均值为0.18%;盆地东缘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06%~0.58%,平均值为0.22%;盆地南缘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较大, 变化在0.03%~0.58% 之间,个别样品可达1.94%,平均值为0.29%;秦岭造山带发育较好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46~1.91%。寒武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综合烃源岩地质条件,预测盆地古隆起周缘和南部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09

余 烨等:桂北中奥陶统升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以溪水源剖面为例

精彩看点:

为综合评价桂北地区中奥陶统升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碳硫分析仪、X 射线衍射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孔渗分析仪和有机质成熟度分析等检测方法,对广西全州县文桥镇栗水村溪水源剖面黑色页岩的有机质丰度、无机矿物组成、储集空间及物性特征等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升坪组碳质页岩累计厚度约81 m,以Ⅰ—Ⅱ型干酪根为主, TOC 值介于0.63%~3.04%之间,平均为2.04%;Ro值为3.52%~3.68%,平均为3.60%;页岩矿物成分主要有石英长石黄铁矿硬石膏白云石方解石,脆性指数介于52.70~89.00之间,平均为73.31;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伊/蒙混层次之,不含蒙脱石,指示了明显的蒙脱石向伊利石转换过程;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铸模孔、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孔隙度为1.0%~6.8% 之间,平均为3.12%;渗透率介于0.001 3×10-3μm2~0.042 5×10-3μm2之间,平均为0.019 0×10-3 μm2。通过与四川盆地和北美页岩气储层特征的对比分析,指出桂北地区中奥陶统升坪组中段页岩气勘探潜力较大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10

王林生等:准噶尔盆地玛西斜坡低饱和度油藏微观赋存状态及高含量胶质和沥青质成因

精彩看点:

低饱和度油藏中存在明显可动水,明确低饱和度油藏的孔隙分布及不同尺度孔隙中石油微观赋存状态是认识低饱和度油藏特征的关键。利用原油性质、荧光薄片、铸体薄片及试油试采资料等对准噶尔盆地玛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的微观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玛西斜坡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为轻质原油,原油组分主要有油质和胶质—沥青质两种类型,而三叠系百口泉组原油组分主要为油质组分,八道湾组一段原油组分具有“高含量胶质—沥青质、低含量油质”的特征。2)玛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孔隙结构较差,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粒内溶孔和微裂缝,其中原生粒间孔为大孔,次生粒内溶孔为小孔,原生粒间孔对于储集物性的贡献占主导地位。3)玛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储层中原生粒间孔富含油质,发育微裂隙的粒内溶孔也富含油质,而次生粒内溶孔和晶间孔富含胶质和沥青质。4)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经历了早期充注、晚期调整的过程,早期充注在大孔中的油质组分由于分子链小而逸散,而大分子链的胶质和沥青质在小孔的粒内溶孔和晶间孔中富集,形成了高含量的胶质和沥青质。结论认为:高含量胶质和沥青质加剧了砂砾岩储层的非均质性,为八道湾组一段的油藏成藏调整提供了侧向封堵条件,被胶质和沥青质影响的小孔中存在共存水,随着油藏的开发,大孔中的轻质油和小孔中的共存水一起被开采出来,表现出油水同出的生产特征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11

李建平等:浅水三角洲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及沉积模式:以渤海新近系为例

精彩看点:

渤海海域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是渤海重要的勘探开发储层类型,沉积于湖盆浪基面以上的滨浅湖中,以分流河道砂岩和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为骨架砂体,前缘席状砂分布广泛,前三角洲沉积以浅湖相为主,垂向沉积层序不连续,不具有典型的吉尔伯特型三层式沉积结构为显著特征。浅水三角洲形成于稳定的坳陷湖盆环境,沉积物供给相对平衡的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环境下。依据河口分流作用演化的不同,水体极浅时,三角洲进积易形成分流河道向湖泊的长驱直入,形成枝状的分流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和天然堤极为发育;水体相对较深时,分流河道会在河道分支处堆积河口坝或分流沙坝,并由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连接形成朵状前缘砂体,分流砂坝极为发育,河口坝外缘的席状化沉积物,包括天然堤、决口扇、溢岸不连续砂等都可成为连通储层。在连片的分流砂坝型三角洲,砂体连通性好、分布面积较大,多形成构造油气藏,包括断层油气藏和背斜油气藏;分流河道型三角洲由于砂体多孤立状,分布面积小、连通性差,易于发育岩性油气藏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12

高宏宇等:哈尔滨宾县砂砾石剖面沉积物组成及碎屑锆石U⁃Pb测年:对沉积环境和区域构造演化的指示

精彩看点:

黑龙江宾县宁远镇中阳村剖面的砂砾石堆积过去被认为是哈尔滨地区第四纪下限的罗家窝棚组地层,对于其地层属性和沉积环境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利用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 测年对这套砂砾石堆积剖面进行研究,对其化学风化特征、源岩性质、沉积环境以及构造背景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这套砾石地层分选和磨圆较差,风化程度较低,无定向性排列,砾石以花岗岩(63%)、石英砂岩(22%)为主;钛铁矿(22.5%)是最主要重矿物,其次是锆石(17.4%)、赤褐铁矿(13.4%),其它重矿物含量较少。元素地球化学揭示,沉积物中的细颗粒组分经历了中‑低等的化学风化过程,大部分沉积物经历了首次循环。砾石岩性和地球化学组成共同揭示了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英质母岩。元素地球化学的迁移与富集以及古气候判别图解指示沉积物是干热气候条件下的近距离搬运的冲洪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在较窄的范围(208~129 Ma,峰值年龄~180 Ma),与周围潜在源区锆石年龄对比,结合地貌位置,确定其物源区位于张广才岭余脉哈尔滨东南部低山丘陵带。早侏罗世源区受到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哈尔滨东南低山丘陵带经历了隆升和岩浆活动。与罗家窝棚组标准地层的沉积学特征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推测宁远剖面形成时间要晚于罗家窝棚组,与白土山组大致相当。这项研究对于哈尔滨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13

刘若男等:中温带气候区花岗岩风化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精彩看点:

岩石风化是地球关键带中重要的地质过程,对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不同气候区岩石风化过程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选取位于中温带气候区的哈尔滨英杰花岗岩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揭示岩石风化程度及元素迁移富集规律,并结合磁化率和色度指标,对其风化环境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剖面整体化学风化程度较低(CIA 值为56~68);Ca、Na、K 等活动性较强元素随风化作用的进行表现为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与轻稀土元素也表现出较强的活动性,揭示了即使在中低等程度的化学风化下稳定元素也容易迁移。Si/Al和Ti/Al比值指示半风化层和腐泥岩层为原位风化产物,而顶部的氧化土层则可能受外来物质的影响。化学风化表现为自下而上逐渐减小的特征,这种异常的风化规律是由后期物理风化对其原有化学风化的叠加改造所致。对风化环境的多指标分析表明,在风化剖面形成后,区域气候逐渐变干,化学风化向物理风化转变,温差风化及冰劈作用形成大量裂隙导致原有的风化剖面被改造,并最终形成了研究区独特的风化模式,这为解释中温带气候区干冷环境下花岗岩风化特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14

万 俊等:北大别早白垩世龙井垴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精彩看点:

本文对北大别龙井垴岩体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探讨了其成岩年龄、岩石成因类型和动力学背景。龙井垴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121.5±1.0 Ma,属于早白垩世产物。主量元素含量结果显示,岩石SiO2含量变化于73.36%~73.94%,K2O Na2O 变化于8.52%~8.71%之间,MgO 含量介于0.25%~0.31%,CaO含量介于0.80%~1.14%,Al2O3含量介于13.30%~13.48%,A/CNK值变化于1.00~1.02之间,岩石表现为高硅、高钾、贫Mg、贫Ca和弱过铝质的特征。稀土总量ΣREE变化范围为168×10-6~260×10-6,平均值为214×10-6,LREE/HREE 为7.35~10.4,(La/Yb)N为 为8.08~15.0,δEu 为0.213~0.441,总体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 负异常明显的特点。相对富集Rb、Th、Zr、Hf、U和K,亏损Sr、Ba、Ta、Nb、Ti、P等元素。岩石成因类型上属于A 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龙井垴岩体形成于造山期后环境,是在深度小于35 km,非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15

路 智等:冀北承德地区孤山二长闪长岩及其包体与捕虏体的岩石学与地质意义

精彩看点:

承德大庙地区的孤山闪长岩体是前寒武纪大庙斜长岩杂岩体伴生的岩体,其内含有不同类型的暗色包体以及超镁铁—镁铁质杂岩型捕虏体。孤山闪长岩体主要岩性为二长闪长岩,岩体含有二长闪长岩、黑云母辉石角闪石岩和斜长角闪岩型包体以及超镁铁—镁铁质杂岩型捕虏体。超镁铁—镁铁质杂岩由黑云母辉石角闪石岩、斜长角闪岩、含有辉长闪长岩包体的大理岩等组成。孤山二长闪长岩体、包体和杂岩捕虏体普遍经历了绿帘角闪岩相变质,典型变质反应Cpx Pl H2O→Amp2 Ep Ab±Chl。二长闪长岩体和包体中的角闪石有早、晚两期,早期角闪石是岩浆原生的,晚期变生角闪石与绿帘石围绕原生单斜辉石环带状生长,是由单斜辉石变生的。孤山二长闪长岩属于正常类型SiO2不饱和岩石与偏铝质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Ba 和K)、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h、Nb、Ta、Zr、Hf和Ti),Rb 和Y 含量低,相容元素Ni、Cr含量低,V 高,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异明显,Eu轻微正异常。与太古代TTG、高镁闪长岩、典型的赞歧岩类、芬兰和西格陵兰岛闪长岩、美国纽约州铁闪长岩以及西藏中生代的泽当闪长岩的对比研究表明,孤山二长闪长岩与西藏泽当闪长岩非常相似,微量和稀土元素具有赞歧岩质闪长岩的特点,应是俯冲环境产物。本研究对认识大庙斜长岩杂岩体的成因以及冀北地区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16

刘晓强等:西昆仑冰山地区白垩纪E⁃MORB型辉长岩:新特提斯弧后伸展的新证据

精彩看点:

青藏高原西北缘的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是研究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近期在西昆仑南部冰山地区新识别出白垩纪辉长岩脉。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冰山辉长岩最年轻锆石集中在109~103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06.2±1.7 Ma,表明冰山辉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含有前寒武纪年龄锆石,指示区内地壳深部存在对应时代的基底物质。辉长岩低硅(48.52%~ 50.69%)、高铝(14.38%~16.34%)、高镁(MgO = 6.88%~8.02%,Mg#= 52~58)特征,以及类似E-MORB的稀土配分模式((La/Yb)N= 1.36~1.81)、不相容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的蛛网图和亏损的全岩Nd同位素组成(εNd(t) = 2.54~4.04),表明母岩浆形成于相对亏损的地幔源区,且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混染程度有限。综合考虑以上特征并结合西昆仑—帕米尔地区晚中生代研究进展,认为冰山辉长岩脉形成于受俯冲板片释放流体交代形成的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其成因与白垩纪中期新特提斯北向平板俯冲引起的弧后伸展作用有关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17

杜 瑜:东昆仑东段什多龙铅锌矿成矿物质来源分析:来自矿石原位S同位素证据

精彩看点:

什多龙铅锌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都兰地区,矿体主要赋存在印支期花岗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中,其次也赋存在印支期花岗岩体中的构造节理裂隙蚀变带内。该矿区的稳定同位素研究成果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区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的深入研究,在详细矿区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选取了9件矿石中的金属硫化物样品开展激光原位S同位素示踪研究。结果显示:黄铁矿的δ34SV-CDT值在4.80‰~6.80‰之间,均值为6.20‰;方铅矿的δ34SV-CDT值在4.00‰~5.50‰之间,均值为4.93‰,表明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既具岩浆硫的特征,又有围岩硫的加入。通过对矿石原位S同位素特征分析,并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地质演化背景等特征,本文认为什多龙铅锌矿形成于俯冲构造背景,为与印支期中深成壳幔混合型花岗质岩浆、碳酸盐岩围岩、构造裂隙及流体混合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根据赋矿岩石的差异又可分为矽卡岩型及岩浆热液脉型两种矿床类型,并共同构成了一套接触交代—岩浆热液充填的成矿系统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18

庞文静等:赣中古塘地区锡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精彩看点:

江西中部相山矿田及其周边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复杂。近些年,在其南部古塘地区地表新发现了一处锡石矿化带,赋存于加里东期花岗岩中。通过对该矿点锡石开展原位LA-ICP-MS 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获得其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150.44±2.78 Ma、下交点年龄为150.64±2.78 Ma,两者相近,可以代表该锡石矿的成矿年龄,与矿化带周边的燕山期山心单元花岗岩成岩年龄(152.4±1.1 Ma)相近。微量元素中,高场强元素Ti、Nb、Ta富集明显。与Sn容易发生类质同象的Mn、Nb、Hf、Ta等4种元素彼此正相关性明显,Fe和Mo呈正相关关系,却与Nb、Mn、Hf、Ta均呈现负相关性。在W-Fe图解中,处于花岗岩岩浆热液型锡矿床的右侧,说明研究区成矿物质应该主要来自岩浆热液,而且成矿温度较高。古塘地区锡石矿与山心单元花岗岩虽然具有相近的成矿、成岩年龄,但由于后者具有极高的氧逸度,不利于Sn元素的富集,而与Mo成矿有关;与山心单元花岗岩中可见辉钼矿矿囊而未发现锡矿化的地质现象保持一致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19

杨庆坤等:班怒带西段达如错斜长角闪岩变质温压条件及地质意义

精彩看点: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中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构造带之一,目前班公湖—怒江洋盆的俯冲演化过程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俯冲过程中的变质作用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达如错斜长角闪岩开展角闪石和斜长石矿物的显微岩相学分析和原位EPMA测试工作,查明岩石的矿物组合为辉石 角闪石 斜长石。利用相平衡模拟得出的斜长角闪岩变质温度660℃~750℃,压力2~6 kbar,对应角闪岩相的温压条件,与角闪石全铝压力计(3.7~5.4 kbar)及斜长角闪石温度计(615℃~881℃)计算结果一致。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达如错地区的斜长角闪岩原岩形成于侏罗纪晚期洋内俯冲引起的弧后盆地扩张环境,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发生与早白垩世班怒洋壳俯冲过程中的板片底板变质有关,班公湖—怒江洋盆西段达如错地区的闭合时间为103.7~100.1 Ma。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20

张树衡等:集成DInSAR与SBAS InSAR的淮南丁集煤矿地面沉降监测

精彩看点:

矿区地面沉降具有“快速”位移和高度非线性的特点,常用的DInSAR和SBAS InSAR均无法获得连续高精度的地面沉降监测结果。本文基于覆盖淮南丁集煤矿的17景Sentinel-1 SAR影像分别进行累积DInSAR和SBAS InSAR处理,利用Kriging插值对两种差分干涉技术得到的结果进行集成,获取2020年10月17日至2021年4月17日期间的矿区地面沉降信息,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丁集煤矿开采沉降现象严重,监测时段内丁集煤矿共有4个沉降漏斗,DInSAR和SBAS InSAR监测到的沉降位置、范围和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但两者所得的沉降量差异较大。而基于Kriging插值的DInSAR和SBAS InSAR集成结果,在沉降漏斗边缘区域很好地保持了SBAS InSAR的监测精度,并且有效地解决了SBAS InSAR在沉降漏斗区无法获取高相干像元产生空洞的问题,得到了连续高精度的矿区地面沉降结果,为矿区沉降监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21

刘志豪等:顾及中文汉字多特征的矿产资源实体识别

精彩看点:

矿产资源地质报告中蕴含大量专家经验及基础地质知识。快速准确地从海量矿产资源文本中抽取形成结构化知识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命名实体识别是信息抽取与知识挖掘的重要步骤。针对矿产资源地质文本中存在实体长度长、专业术语多、实体嵌套等问题,已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命名实体识别直接应用在矿产资源领域性能低下,提出了一种矿产资源命名实体识别深度学习模型:ALBERT(A Lite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i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CRF(Conditional Random Field),通过AL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获取地质文本丰富语义特征,同时结合汉字拼音、字形和词边界特征来共同作为嵌入层,从而提高复杂实体的识别能力。本文方法在人民日报、电子简历数据集及构建的矿产资源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准确率、召回率、F1值上分别达到70.97%、64.33%、67.49%。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22

张鑫刚等:北非重要矿产资源时空分布与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精彩看点:

北非地处冈瓦纳与特提斯两大构造域的交汇部位,经历了泛非、海西和阿尔卑斯等多期造山运动,构造、岩浆、变质、热液活动剧烈,为成矿作用创造了优越的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金、铜、磷、铁、铬、铅锌、银、铌钽等矿产资源。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发现北非地区最重要且最集中的矿床类型为花岗伟晶岩型矿床、造山带型金银多金属矿床、沉积型磷矿床、MVT型铅锌矿床以及VMS型铜锌金矿床。空间上分布阿特拉斯褶皱带和努比亚造山带,呈现聚集分布的特征。除沉积型矿床成矿时代集中在中生代以外,其他类型矿床主要形成于新元古代。区内典型矿床中,造山型金矿主要与泛非构造运动有关,沉积型磷矿主要受控于海相沉积环境,锡铌钽等稀有金属成矿主要与新元古代晚期花岗伟晶岩密切相关。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地质科学》变更双月刊公告

《地质科学》在编委和广大学者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办刊成效。为使期刊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作者和读者,满足作者与读者对本刊出版时效性要求,不断提高期刊内容质量和载文量,经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同意,报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本刊自2024年1月起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逢单月出版)。

《地质科学》将继续秉承“及时报道新进展、新方法、新发现、新成果、新理论,支持地质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鼓励公开质疑精神”的办刊理念,为具有科学数据支撑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及理论提供对话交流、论辩争锋的学术平台。提高学术品位,为学者提供开放、平等的成果展示空间,持续做好学术服务,构建一流的地质学学术服务平台,吸引地质学原创性学术成果以中文出版,任重道远,期刊自当矢志不渝勤勉耕耘。我们真诚期待知名学者专家的佳作名篇,亦热忱欢迎学界新锐的妙笔生花。

感谢一直以来为期刊默默付出的广大读者、作者和评审专家。我们真诚期待您的持续关注、踊跃投稿,群策群力将《地质科学》办好。

联系我们

《地质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 号

邮编:100029

电话:010- 82998109

在线投稿网站:www.dzkx.org

联系邮箱:dzkx@mail.iggcas.ac.cn

微信公众号:dizhikexue_iggcas

《地质科学》编辑部

2023 年10 月

THE

END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排版:岳豪勃(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校对:马洪伟(天津外国语大学)

点击蓝字查看期刊全文并免费下载PDF文件

《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地质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简介图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11:26
下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11: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