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科学教育做加法!蓬莱二小打造了一个“丁老师科学实验室”

给科学教育做加法!蓬莱二小打造了一个“丁老师科学实验室”给科学教育做加法!蓬莱二小打造了一个“丁老师科学实验室”

3月14日中午12点半,蓬莱路第二小学30多个不同年级的学生,手握入场券,兴奋地奔到二楼的一间教室,那里,是新开张的“丁老师的科学实验室”。从本周开始,每周一至周四中午,这个实验室里都会有一场好玩又有意思的科学实验,等着学生们前来亲身体验。

给科学教育做加法!蓬莱二小打造了一个“丁老师科学实验室”

实验室里的主角,名叫丁冯诚,是蓬莱路二小一位刚刚工作2年多的00后自然老师。戴上略显夸张的白色发套和护目镜,小跑到讲台下和孩子们依次击掌后,丁老师拿起了实验器具:“各位小研究员准备好了吗?今天的实验,叫压不住的乒乓球。”

“啊,怎么可能?”台下有学生小声嘀咕。只见丁老师将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小铁球放入一个大烧杯,再在其中倒入黑色的糙米,随后用力摇晃杯子。很快,白色的乒乓球就从大米中露了出来。

轮到台下的孩子们实验了。迫不及待地用大米埋没烧杯中的两个球,再一晃杯子,惊讶的表情很快从孩子的脸上浮现开来。有的学生试着先放乒乓球再放铁球,然后调换顺序,有的学生先横着摇晃烧杯,再竖着摇一摇……想看看结果是否会不同。

给科学教育做加法!蓬莱二小打造了一个“丁老师科学实验室”

“你们知道乒乓球为什么会‘钻’出来吗?”有孩子说,这是因为乒乓球里面是空气;也有的说,乒乓球比较轻,铁球比较重,所以乒乓球能从大米中“钻”出来而铁球钻不出来……

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刻,丁老师说出了一个对孩子们而言全新的名字——“密度”。“因为密度的原因,铁球的密度比大米要大,所以摇晃杯子,它不会跑到大米上面来。而兵兵球是空心的,密度比大米小,一旦摇晃杯子,分量更重的大米就会往乒乓球下方跑,这样就能把分量轻的乒乓球顶到最上面了。”20分钟的实验时间很快过去,走出教室,不少孩子的脸上,都是意犹未尽的表情。

给科学教育做加法!蓬莱二小打造了一个“丁老师科学实验室”

在蓬莱路二小,中午休息时间的活动本就安排得非常丰富。运动公园、“蓬莱小镇”巴士、图书馆、小超市……学生们可以拿着老师每天发的入场券到校园的各个点位参与喜欢的活动。

有没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利用午休时间给科学教育做点加法?这学期开始,在校长余祯的提议下,“丁老师的科学实验室”很快从设想变成了现实。“对小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动手尝试肯定比学习理论或者看视频更具吸引力。有了这样一个课余时间开放的实验室,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拥有更多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余祯说。

本周一,实验室开张的首个实验“拔不出的书”,就是丁老师从五年级学生那得来的灵感。“有一天下课时,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两本书的内页交叉叠在一起后,拔也拔不开?这个摩擦力的问题是孩子们自己偶然发现的,我就干脆把它作为实验室的实验来让更多学生尝试尝试。”丁冯诚说。第一个实验做完,这个好玩又有趣的实验室悄悄在学生间传开了,这几天,每天每个班一张的实验室入场券成了“抢手货”。

给科学教育做加法!蓬莱二小打造了一个“丁老师科学实验室”

开学不到一个月,丁冯诚和其他自然老师已经集思广益,为实验室精心设计准备了二十多个小实验。“周一到周四,实验室向学生们开放,到了周五,老师们会坐下来复盘过去一周的实验内容,并一起商讨确定后续的实验主题。”蓬莱路二小科技总辅导员、自然教研组组长王瑜告诉记者,其实学校历来比较注重让学生参与动手实践:“学校经常会添置很多实验耗材,学生每学期平均能动手参与到20到30个实验。这几年,我们学校还通过“蓬莱小镇”研究院,向学生收集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经过筛选和评审后选出的问题会变成课题,由老师带着学生参与研究。最近五年,蓬莱小镇研究院已经有了20多个课题,相信有了‘丁老师的实验室’后,学生们可能会萌发更多科学的火花,冒出更多的金点子。”

编辑 / 张姗

来源 / 文汇报(王星)

1. 现场会商,黄浦区积极吸纳代表委员真知灼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全城时尚盛事来袭!2024秋冬上海时装周即将启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11:02
下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11: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