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以“五个一批工程”推进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

湖南科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聚焦立德树人,突出价值引领,注重融合联动,协同5所附属学校,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将科学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着力建设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共同体。

服务大中小学科学教育现实需求,培养一批科学教育名师。一是实施师范生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发挥学校多学科以及自然科学、工程学科较为齐全的优势,统筹规划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面向师范类本科生、研究生实施师范生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科学教育纳入学校师范生的培养方案。改革全校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适度增加“科技”类课程,凸显“科技”内涵,构建高质量“师范 科技”的课程体系,鼓励和支持师范生强化科研训练、参加科技竞赛等活动,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教育教师。二是实施“名师进校园”工程。打造“科学教育社会课堂”专家团队,选派学校教学名师、科普志愿者到附属学校开展专题讲座,提升附属学校学生科学素养;选派优秀教师担任附属学校教研和科学教育副校长,全面参与附属学校教育教研和教学管理,助推附属学校高质量开展科学教育。三是实施科学教育教师精准培育工程。一方面依托“国培”“省培”“市培”“区培”等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提高科学教育在中小学校长、新进教师、骨干教师培训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学校每年拿出110万元设立附属学校奖教基金,奖励附属中小学在教育教学、科学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对接大中小学科学教育目标,开发一批科学教育课程。坚持大中小学各阶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一以贯之、一体化设计的原则,按照小学重在科技创新意识培养、中学重在科技创新精神培养、大学重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开发“科学教育通识课 科学教育基础课 科学教育实践课 科技创新创业课”的系列科学教育课程。一是科学教育通识类课。包括科学技术史、现代科技概论、科学与人文素养等,旨在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想象力,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科学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二是科学教育基础类课。包括基础物理、基础化学、普通生物学、地球概论、环境科学等。鼓励与支持大学专业教师参与高中相关课程开发、高中教师参与初中相关课程开发、初中教师参与小学相关课程开发为途径,推进科学基础课程建设。三是科学教育实践类课程。包括科技制作、STEM与创客教育、教育机器人等,以湖南科技大学协同附属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为主要形式。例如,协同湖南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开发一二年级的“学科 操作”的人工智能“启蒙教育”,三四年级的“学科 思维”的人工智能“编程教育”,五六年级的“学科 创造”的人工智能“机甲大师创新教育”。四是科学教育创新创业类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基础、创新文化与策略、创新创造能力训练等。主要是通过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紧扣大中小学生不同特点,推出一批科学教育精品力作。一是编写和出版科学教育教材。坚持“遵循规律、整体谋划,分层设计、注重整合,持续推进、突出实效”的基本原则,按照小学阶段重在感知、初中阶段重在体验、高中阶段重在践行、大学阶段重在探究的特点,鼓励和支持学术功底扎实、科学素养高、有成果、有科普情怀的教师分层级编写和出版科学教育教材。二是创作多种形式的优秀科普作品。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意识强、科技创新水平高、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的教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题材,创作动漫、短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的优秀科普原创作品。三是开发重大科技成果普及资料。在保密要求允许范围内,依托学校现有科研、教育、文化等力量,建设高水平重大科技成果普及教育中心,聚焦“四个面向”,鼓励学校高水平科技工作者与文学、艺术、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加强交流,转化开发重大科技成果普及资料。

加强大中小学各阶段有效衔接,树立一批科学教育活动品牌。针对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分层次分类型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树立活动品牌。一是组织“院士专家科大行”活动。发挥湘江高端学术论坛、人文名家讲坛、明月讲坛、创新创业大讲堂等品牌作用,大力开展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知识、科学素养宣讲教育。二是开展科学故事会活动。世界读书日、“一校一书”阅读推广等为载体,发挥图书馆、中小学阅览室、书吧等作用,深入开展科学家故事阅读推广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举办故事分享会、主题班会,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组织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朗诵等多种活动,营造阅读交流科学或科学家故事的浓厚氛围。三是举办校园科技节。每年在湖南科技大学及5所附属中小学举行“我爱科学”的校园科技节活动。设立“科技长廊”,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实践活动,如开展“问题小博士”征集活动,让不同学段学生从不同角度参与到科技创新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训练中来。

发挥大中小学资源环境优势,创建一批科学教育优质基地。一是打造海洋科学教育基地。发挥时代楷模万步炎教授领衔的“海牛”团队的品牌和示范作用,积极筹建海洋技术展览馆,打造海洋科学教育基地。二是打造航行科学教育基地。积极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天仪研究院等单位的合作,筹建卫星接收站、数传中心、智能超算中心、航天测控及科普展示中心,打造航天科学教育基地。三是打造生物科学教育基地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矿物标本、动植物标本等为特色,以生物进化为主线,深入挖掘科学文化内涵,高标准建设生物园,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打造生物科学教育基地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四是打造体育科普教育基地。建好用好真冰场、击剑馆等体育场馆,打造体育科学教育基地。此外,建好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小院、湘莲产业研究院、深耕一亩田孵化园,推动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

湖南科技大学持续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推进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三年,湖南科技大学立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数分别达到81、235、412项,获省级及以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总数为67项;学校代表队在全国高等院校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连续十次捧起冠军奖杯,HTR惟新车队2023年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夺得全国二等奖。湖南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特色校”“全国‘科技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湖南省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等荣誉称号,600多名学生在科技类比赛中获奖,其中30余人次获国家省赛一等奖。湖南科技大学附属江声中学获评“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湖南省科技体育模型活动基地,11人荣获国家级奖励、23人获省级奖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5日 下午2:50
下一篇 2024年4月15日 下午3: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