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共卫生人才,预防和卫检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对公共卫生预防的认识)

作为公共卫生人才,预防和卫检将迎来进一步发展

近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发表一篇《反思此疫,中国疾控该改革了》的文章,该文章表示我们大家需要意识到这种疫情爆发并不是偶然的事情,这次新冠疫情并非是唯一一次的疫情,所以在这时未雨绸缪的思想显得非常重要。他形象的将公共卫生建设投资如同军队的建设投资一样,除了,除了一般的保障人民健康工作以外,在传染病的防控上,恐怕要作为整个国家的经费安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样才不会说没有疫情的时候就把疾控体系忘掉。所以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投资应该像投资军队的建设一样,因为传染病的防控需要花更大的力量来考虑和研究,这次新冠疫情的流行,这次武汉的疫情不亚于一场战争。

这场战“疫”的过程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在平时需要加以重视,急性传染病的传播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是无法估量的,不能按照慢性疾病的要求的来进行防控。黄院长在文章中指出

国家应该设置一部分应急经费,有疫情的时候投入使用,平时只是投入常规经费。常规项目也存在演练操作,就像部队在不打仗的时候也要训练。因为我觉得在决策者的层面,微生物对人类的生存、健康、安全带来的挑战,真的是不容忽视。演练包括研究本身是必需的。美国大概在2001年的时候做过一场细菌、病毒侵袭的演练,就跟部队练兵一样,我觉得这是必需的。关键还是一个思路,我们以前可能觉得战争才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所以要投很多,事实上人类跟微生物之间的战斗是不可少的。

通过此文的分析,国家的政策领域将会对于卫检专业的就业方向之一的疾控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增加疾控的资金投入以及平时的战备演练,培养疾控人的未雨绸缪的意识,我相信这次不会像03后的SARS疫情那样,只是短暂性的提高专业和疾控的重视程度。

卫检和公卫将会迎来进一步的发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中国智库战“疫”中有许多关于这次疫情爆发的反思结合03非典后的专业培养某些短板以及公卫人才的大量流失的情况以及中国防疫所取得喜人的成就以及所暴露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培养公卫人才的紧迫性以及卫检专业培养以及日后就业单位平时防疫的重要性。

作为公共卫生人才,预防和卫检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对公共卫生预防的认识)

卫检和公卫承担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卫检是具备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较深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具备医学、预防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等部门或岗位胜任的高级专门人才

重大疫情的应对需要临床和公共卫生队伍的共同行动,从实际应对来看,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不管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配置各方面,还是在实验室研究、实践抗疫一线,都起着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

作为公共卫生人才,预防和卫检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对公共卫生预防的认识)

未来高质量卫检和预防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多

该论文研究表示公共卫生人群研究、个体化服务基础上的预防问题、实验室与现场结合、公共卫生技术与宏观政策体系结合、公共卫生知识和成果转化等。这些都对公共卫生人才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反观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不仅数量不足,在培养质量上更是无法满足上述需求。人才短缺一直是摆在我国公共卫生发展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从数量上看,我国公共卫生人员与执业(助理)医师、全科医生等其他各类卫生人员相比,规模差距极大(图1)①。2014—2018年,除了公共卫生人员,其他各类卫生人员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我国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仅为0.63人,其中高级人才更加紧缺。尤其是新型传染病研究、疾病预测、突发事件应对管理等领域的高级人才捉襟见肘。

作为公共卫生人才,预防和卫检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对公共卫生预防的认识)

卫检和公卫等人才培养未足够重视,有待加强

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占总数35.19%(19/54)的医学院校相关的公共卫生学院的评估结果相对最优(图2),如处于A区的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占总数48.15%(26/54)的综合性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作为一级学院)多分布于中等区间,显示我国综合性大学对公共卫生学科投入的资源方面确实有待提高。而对于占总数12.96%(7/54)、具有公共卫生学科但是以系等其他形式设立于大学下的公共卫生机构,评价结果普遍较差。

作为公共卫生人才,预防和卫检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对公共卫生预防的认识)

卫检和预防专业设置各不统一

公共卫生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仍旧缺乏有效的界定各高校对于卓越人才培养的模式普遍并不清晰。当前,高校等培养机构对于人才培养主要按照学位培养制度开展,包括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但现实问题在于,实际培养中依旧有很多高校尚未明确卓越人才培养的定位,特别是各类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方式的制定及执行均是混淆的。在毕业后的规范化培养和继续教育方面,对于公共卫生卓越人才的培养也缺乏关注。所以在我们专业中有些人隶属于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系、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专业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学术标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偏向性因校而异,这就是造成卫检专业设置不统一的根本原因之一。

公卫和卫检的发展契机即将来临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给卓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敲响了警钟,但同时也为培养卓越公共卫生人才提供了极好契机。要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需要政府挥刀阔斧大力改革,需要领导干部极为重视,需要培养机构严格落实。目前,在大健康命题下,基于循证思想,需要将包括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对人民健康造成威胁的各类问题的解决,作为卓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着力点。特别是本次疫情应对中所凸显的各环节、各系统的“软肋”“痛点”,都应融入日后常态化的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中。

结尾语:我们卫检未来将会成长为一支和平年代能打好仗、战争年代能从容应对的全能型公共卫生卓越人才队伍。道阻且长,未来的我们卫检人,将会站在新的历史关口,虽然我们可能现在无法参与到新冠肺炎的战“疫”中来,但请相信,未来我们将日后无数次战“疫”中打的总比上一次更漂亮,这是我们的进步也是国家的整体进步,加油,卫检人和预防人。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反思此疫,中国疾控该改革了》

中国战“疫”智库我国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的 “痛点”思考与展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12:05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12: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