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项目管理体系(重大科研项目管理)

基础研究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大力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发展,旨在解决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取得更多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十四五”初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牵头实施某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该项目自顶向下逐级分解成若干个项目、课题、专题,因此简称项目群。项目群内项目与项目之间、课题与课题之间、专题与专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与接口关系,因此项目群具有系统复杂、基础科学问题众多、自主创新强、合作范围广等特点。项目群立项实施以来,管理机构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围绕组织建设、项目管理、创新机制和基础保障等 4 个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构建了理念先进、制度规范、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了项目全流程、全要素的精细化、规范化、定量化管控,有力推动了项目群各项研究工作集约高效开展。

一、项目群组织管理体系框架设计原则

项目群兼具基础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以实用提效为目标,在组织管理体系框架设计上,遵循以下原则:

导向性。强化目标导向,牢牢把握项目群基础研究定位,遵循基础研究规律,突出基础研究特色,着眼精细化、规范化、定量化管理目标,实现科学管理。

完备性。强化系统思维,面向项目群的全流程、全要素组织实施,统筹设计各项管理要素,关注要素间的协调匹配性,确保制度前后衔接,左右联动。

创新性。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机制创新,将经营管理创新思想、方法与实践成果凝炼固化到制度中,构建基础研究创新生态系统。

责任制。围绕 1 个项目群—M 个项目—N 个课题—P 个专题的 4 级研究模式,明确对应的各级组织机构与职责;坚持人才为本,充分落实专家负责制,分级分层、压准压实各方责任,推动项目群全线快速发展。

二、项目群组织管理体系构建

依据项目群组织管理体系框架设计原则,系统构建了项目群的组织管理体系,由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 2 部分组成,组织体系是基础,也是项目群研究实施的主体;管理体系是保障项目群各项工作高效推进的机制。项目群组织管理体系框架如图 1所示,以“1 3 3 3 22”的数字形式进行阐述。

“1”套项目群管理实施细则。包括项目群的顶层要求、总则、组织机构与职责,以及各项管理要素规定的管理流程、要求和措施。

“3”项顶层要求。包括总体要求、研究思路和工作准则,是项目群“两总”系统在项目启动之初提出的,是项目团队全体人员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要求(见表 1)。

“3”条组织线。项目群的组织体系是由组织实施、管理机构、专家咨询3条线组成的有机系统,在管理实施细则中的组织机构与职责章节中加以明确。

一是组织实施线,由项目群总指挥系统、总设计师系统,各项目指挥、项目技术首席、项目副技术首席,各课题指挥、课题首席,各专题负责人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组成。选拔基础理论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人才,加入到项目团队中,配齐配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项目管理体系(重大科研项目管理)

二是管理机构线。设立项目群—项目—课题 3 级管理机构,对各项管理工作实行分层管理,项目群管理办公室由项目群抓总单位组建成立,是项目群“两总”系统的办事机构;项目管理办公室由各项目承研单位分别设立;课题管理机构由各课题承研单位依托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设置。3 级管理机构分别负责项目群—项目—课题等各研究层级的全要素、全流程的组织实施与协调保障工作。

三是专家咨询线。设立项目群—项目—课题 3 级专家咨询机构,形成层级衔接、分工明确的专家咨询审查机制,分别负责对项目群—项目—课题等各研究层级的技术方向、技术方案、技术路线的评审把关以及指南编制、专题立项、检查评估、合同验收等重要节点审查把关与指导监督工作,并为相关专业领域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3”个管理维度。依据各项要素的适用范围,将要素划分成3 个管理维度,一是基本要素类,规范项目群常规业务管理流程;二是创新机制类,指导项目群开展管理创新实践活动;三是基础保障类,支撑项目群顺利实施的保障性要素。

“22”指 22 项管理要素。在管理实施细则中,每个要素单独1 个章节,各要素明确了编制依据、管理范围、管理原则、具体管理流程以及管理要求等条款。

三、项目群组织管理体系实践成效

在“两总”系统的指导下,项目群管理办公室编制形成了《项目群管理实施细则》,通过总指挥批准后,全线发布。细则实施近 1 年来,实现了项目群过程管理的精细化,有效提升了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质量效率,科学有效指导了项目群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1.切实推行专家负责制管理机制

《项目群管理实施细则》在组织机构与职责章节中明确了项目技术首席、课题首席的职责,各项目技术首席、课题首席分别是本项目、本课题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本课题研究目标的实现负主体责任,并通过下达年度责任令的形式,明确了各位项目技术首席、课题首席的年度攻关任务,压准压实两级首席责任。在指南编制、专题立项、计划管理、指挥调度、课题制、课题首席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要素中,赋予项目技术首席、课题首席技术决定权和资源调动权,使他们在项目、课题的全要素全周期工作策划、年度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途径确定、指南编制、优选承研单位等环节切实发挥技术决策、技术管理和组织实施等职能,充分调动了各位首席的主观能动性,有力保障了项目、课题的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高度匹配、技术攻关与计划管理高度匹配、技术难点与投入重点高度匹配。

2.有效指导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通过指南编制、专题立项、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经费管理、指挥调度、检查评估、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要素的制定与实施,有效规范了各项管理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机制运行有序。按期完成了第一批指南论证与发布,第一批指南专题研究项目立项,全周期计划编制与年度计划下达,总承包合同、分承包合同与专题研究合同管理,经费预算、到款与拨付等各项管理工作,组织项目团队序时完成年度攻关任务,实现了项目群良好开局,为实现项目群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3.探索建立创新管理机制

通过创新特区、揭榜挂帅、研究联盟、成果转化等管理要素的制定与实施,积极探索开放融合、协同创新、成果共享、转化激励等研发新理念、新模式。项目群通过第一批指南发布与专题研究项目立项,搭建交流平台,以召开专题研讨会和专业技术交流会等形式,牵引、辐射、带动全国优势力量,与院士、知名专家团队等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合作机制,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投身到基础研究大军,初步形成了全国大协作的攻关格局,形成基础研究合力,为取得更多更大的原创成果、持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来源:《航天工业管理》作者:康磊晶、唐琼、黄育秋、周世儒、张升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4日 上午8:31
下一篇 2023年11月24日 上午8: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