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脉、叩诊、看舌苔。”相信很多人对于中医诊疗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望闻问切”的刻板印象中。实际上,中医诊疗早已突破了传统模式,在坚持传承的同时,不断融合现代诊疗理念和诊疗技术,走上了现代化、国际化的高速发展之路。
现代化中医诊疗什么样?现代化中医院怎么建?5月5日,浙江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仁元在会议中提到,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就是现代化中医院的典型样板。近日,记者专访了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党委书记诸靖宇,希望能够从该院的发展历程中,找寻现代化中医院的建设路径。
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党委书记诸靖宇
继承不泥古 创新不离宗
中西医协同发展助力现代化建设
记者:在您看来,建设现代化中医院应遵循哪些原则?
诸靖宇:从实践者的角度看,我觉得现代化公立中医院建设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和强化公益性导向,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为发展宗旨。二是坚持中医院姓“中”,始终将中医优势、中医特色作为发展根本和发展重点。三是坚持中西医协同发展,建立中西医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健全中西医临床协同体系,提升中西医协同攻关水平,“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
记者:杭州市中医院在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诸靖宇: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师承、流派都是在其中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谈中西医协同发展,我更喜欢从一个一个学科来展开。
杭州市中医院有两大龙头学科,即中医肾病科和中医妇科,它们均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从两大学科的发展脉络中,我们能看出医院在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医院中医肾病科的带头人是王永钧教授,王老于2022年获评第四届国医大师。王老早在1954年就师从杭州当地名中医,走上中医师承这条路。1956年,他考入杭州市首届中医学习班,接受了正规的中医体系教育。后来,他又考入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接受了标准的西医体系教育。
接受过传统、现代以及中医、西医教育的王老,不论是在临床诊疗还是在科学研究领域,一直坚持中西医结合理念。他不仅传承中医的宏观思维,也重视西医的微观证据。他总结的大剂量木通可致急性肾衰竭案例具有病理学证据,在推动含马兜铃酸植物导致肾衰竭的相关研究中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在王老的带领下,医院很早就建立了电镜室,将其主要用于临床超微病理诊断和科研工作。作为主要参与者,他参研的项目“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基于中医肾病科的良好发展态势,2019年,医院增挂“杭州市肾脏病医院”牌子。当肾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多囊肾破裂、恶性肾脏肿瘤等,必须依靠外科的手段进行干预。因此,在肾脏病医院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把肾病科和泌尿外科进行了内外科融合,将肾脏病医院建设成为真正的围绕肾脏—泌尿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内外科融合的一体化、全程化诊疗中心。今年3月26日,集门诊、病房、血透、手术、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肾脏病医院综合楼正式启用,标志着医院肾病学科力量更上一层楼。
中医妇科是医院的另一个龙头学科,带头人是何嘉琳教授,何老于2022年获评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相比肾病科,妇科的发展更多地体现了传承。“何氏妇科”发源于晚清民初,是全国中医六大妇科流派之一、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何老继承祖辈衣钵,成为“何氏妇科”第四代掌门人。值得一提的是,“何氏妇科”流派传承实现了两大创新。一是不再局限于家族内部,外姓弟子和本姓弟子同等对待,加快了传承创新的过程。二是秉承“能中不西,衷中参西”的发展理念,在做好流派传承的同时,积极推进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虽然我院是一家中医院,但我们建立了染色体检查实验室,开设了生殖医学中心,开展了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等。在中西医结合技术的支撑下,医院在不孕不育、反复流产保胎等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记者:在中西医结合理念的引领下,杭州市中医院取得了哪些发展成效?
诸靖宇:杭州市中医院在保持中医药特色雄厚实力的同时,大力发展西医诊疗技术、诊疗手段,提升综合诊疗实力。目前,医院既能运用中医药优势诊治各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又能熟练开展各类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同时还承担着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职能。可以说是,既搭得了脉,又拿得了手术刀。
在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杭州市中医院位列全国第11名,且连续3年获评最高等级A ,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杭州市中医院坚持“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密不可分。
不忘来路,始知归处
用中医药文化打造花园式医院
记者:除了现代化,“花园式医院”是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的另一张名片。贵院为何要做这样的设计?
诸靖宇:中医药文化氛围建设,对于中医院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打造了中医药发展的浓厚氛围,才能让职工喜欢中医药,才能培养他们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去走。同时,也能让来院的患者和家属体会到中医药的历史韵味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不忘来路,始知归处。步入丁桥院区,人们首先会经过杏林广场。这里种植了52棵银杏树,而“52”也有着特别的含义:1952年,叶熙春、张硕甫、史沛棠等数位杭城名中医怀着发展壮大中医事业的共同梦想,在广兴巷成立了医院前身——杭州广兴联合中医院。
医院广场两边,矗立了13位医院已故名老中医的铜像,寓意着医院中医药传承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同时也预示着岐黄薪火代代相传,所有行医者都能怀仁心、修医术、为良医、惠苍生。
记者:据了解,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的“镇院三馆”已经成为市民沉浸式体验中医传统文化的打卡地。请您介绍三馆的建设情况。
诸靖宇:医院之所以花大力气筹建牌匾馆、院史馆和中医药体验馆三馆,一方面是想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希望市民带着孩子来参观这些颇有历史韵味的中医药文物,感受国医的博大精深。
三馆的设计风格完全不同。牌匾馆和院史馆色调一深一浅,一古朴一现代。院史馆以反映钱塘医派为起源,以奔流不息的钱江潮水为设计理念,体现简约、现代、科技的风格,集中展示了杭州市中医药的发展简史和市中医院的发展史。牌匾馆则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馆内珍藏的近三百块中医药牌匾,均由医院名中医在20多年里跑遍大江南北收集而来。中医药体验馆则以大开大合的设计风格,将流派传承、互动体验、科普宣教、示范交流等融合在沉浸式的空间里,为大众提供了探求中医药奥秘、感受中医药博大精深的场所。
记者:中医院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的全面领导。贵院在打造中医院特色党建模式方面有哪些亮点?
诸靖宇:党建强,发展才有活力。杭州市中医院党委结合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以中医药“和”文化为根脉,创新打造了“六和”特色党建品牌。“六和”党建体系将医院六大系统工程全数纳入,成为党建引领医院建设的有效抓手。
在“六和”党建体系中,医院分别提炼出六味中草药,作为六大系统工程的形象代言物。人参寓意“和为强”,代表学科提升工程;黄精寓意“和为本”,代表人才建设工程;佛手寓意“和为善”,代表服务创新工程;路路通寓意“和为仁”,代表管理提效工程;荷花寓意“和为廉”,代表形象塑造工程;琥珀寓意“和为先”,代表文化提炼工程。
“六和”党建体系把医德医风、人才学科、医疗管理、服务质量、行政后勤等工作逐一分解,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进一步弘扬了中医药传统文化,丰富了中医院文化建设内涵。
医院创新推出了中医特色的党建工作架构和体系,形成了“抓党建就是抓业务,抓业务也是抓党建”的良好工作局面。
文:宁艳阳 徐尤佳
编辑:魏婉笛
审核:张士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