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前沿观察】
原标题:完善技术工人科研立项制度 畅通技能成才之路
陈俊宇
在日前召开的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6名一线技术工人登上领奖台。这6人中有两名来自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他们各自领衔完成的科研创新项目,分获2020年度、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不久前,中车戚墅堰还举行了2022年度科技信息与质量工作会议,在获得表彰的14个科技项目中,有5个是技术工人主持负责的项目,其中有一项获得一等奖。
6月中旬,第24次金川科技攻关大会召开,在大会同期举行的科技创新成果展上,706项代表性成果中,312项来自一线技术工人,占据了近“半壁江山”。
近年来,不少一线技术工人登上科学技术奖领奖台。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冬奥场馆华丽亮相……背后无不凝结着包括大国工匠和技术工人在内的广大职工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实践证明,技术工人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同时具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光荣传统。
然而,受传统科研体制模式影响,很长一段时间,科技人员与技术工人有着明显的身份界限,不少企业做科研、搞技术还停留在专业技术人员层面,没有延伸到技术工人。甚至有人认为,一线工人的技术创新成果是“小打小闹”,难登大雅之堂。部分企业对职工技术创新也缺乏收入倾斜、等级晋升等方面的激励制度。从宏观层面来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中,“重专家、轻工人”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对于一线技术工人的基层创新成果评比表彰相对较少。
为此,有必要解决对职工技术创新重视不够的问题,把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企业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不仅给予精神激励,物质奖励也很必要,并且要搭建创新平台、拓展创新空间,形成一定的制度保障,从而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让职工的创新热情得以充分释放。
近年来,随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扎实推进,不少“产改”试点单位做出了有益探索,通过开展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贯通改革,打破制约技术工人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的身份藩篱,从体制上激发技能成长、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
中车戚墅堰的“产改”系列举措中明确规定,将技术工人纳入科研立项范围,在科学技术、管理创新、质量攻关等奖项中,专门设置“技术工人组”序列。金川集团的“产改”成果之一是突破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身份限制,推出“揭榜挂帅”选聘课题负责人制度,一线技术工人可以与工程技术人员机会均等地参与重大项目负责人竞聘。同时,支持一线技术工人参与公司重点项目、产品开发、工艺革新等科技攻关。
不过,在具体实践中会看到,部分一线技术工人的创新成果侧重于工艺和操作方法,而科研项目是有一定门槛的,要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要有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提炼的能力。从“小发明”走向“大创造”,一方面技术工人需要更为努力地磨炼技能、提升素质,另一方面企业要从配套举措上加以完善,对技术工人主持或参与科研立项给予制度保障。
目前,一些试点企业在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层面的经验可以作为借鉴。具体来说,一些企业在申报资格方面加以明确:项目负责人应是具备一定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如公司及以上的技能专家;项目负责人所在基层单位帮助配备项目团队,并保证队伍中技师占比。一些企业在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做好跟踪指导:要同技术工人进行有效沟通,讲解政策、了解困难、提供思路;对申报科研项目进行培训,从立项、合同、计划、评审、经费、结题验收、鉴定评奖等方面进行解读和指导等。
将技术工人纳入科研立项范围,只是落实“产改”的一个方面。在此之前,有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互评”政策,打破技能人才的上升发展“天花板”;在此之后,有技术工人待遇与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收益相关联,打破“蓝领”收入提升瓶颈。所以,即便只是一个很小的环节,对于技术工人的地位提升、发展晋升以及待遇提高都有很大益处。
总的来说,科研创新的“门槛”是客观且有必要存在的,这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为技术工人护航。同时,技术工人也要肯学习、爱钻研,才能善创新、会发明、有技能、有本领,蹚出一条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责任编辑:宋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