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科新思考】

编者按

在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护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他强调,全社会都要理解和支持护士。希望广大护士秉承优良传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再接再厉,真情奉献,为健康中国建设、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大批护理人员日夜值守,成为照亮患者生命的温暖明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群体有什么深刻体会,对护理工作的发展有何期待?光明视野邀请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抗疫一线白衣战士,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学术负责人,共话护理实践,为护理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本期嘉宾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吴欣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院长毛靖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方琼

中日友好医院大外科科护士长、中日友好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赵培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赵领超

火线战疫,对护理工作的一次大考

作者:吴欣娟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护理人员勇敢逆行,用责任担当、专业技术和医者仁心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习近平总书记肯定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这让我们非常激动与自豪。

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能力)

吴欣娟帮助准备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在防护服上写好名字。光明图片

人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变化快,危重症患者常出现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一线护士长期处在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尽管如此,他们始终与医生紧密配合,细致周到地做好患者的整体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格做好气道管理,预防并发症,进行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

在武汉,每天都发生着很多令人难忘的事。在ICU,有些班次甚至有十几名患者需要进行俯卧位通气,护士的体力消耗很大,很多护士下班后都腰酸背痛。为此,我们在驻地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疫”线课堂专项培训,帮助每一名护士牢牢掌握操作要领。此外,根据临床需要和工作量情况,我们在护理人员搭配和班次安排上及时进行调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没有发生一例管路滑脱、压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

在隔离病房里,医护人员就是患者的亲人。由于没有家属陪伴,患者在心理上多处于焦虑、无助和恐惧的状态。这时患者所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护理技术,还有生活上、心理上的关怀。为患者翻身、喂饭、清洁皮肤,一项项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护士们都认真落实到位;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传递爱和力量;帮助患者与家人连线,使他们感受到亲人的关怀……ICU里的大多数危重症患者都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或持续药物镇静,虽然无法与他们进行语言交流,但护士们把每位患者都当作清醒患者来对待。大家相信,患者内心一定能感受到这份关爱。

这次疫情对护理工作来说,同样也是一次大考。从基础护理到专业技能,从病情观察到心理支持,都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以及崇高的职业精神、全面的分析能力和冷静的应变能力。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护士综合能力培养,加强传染病管理与防控、应急救治和危重症患者护理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和重大风险防范能力。

在此,我代表中华护理学会向全国的护士们致以节日的问候!也呼吁全社会都能更加尊重、理解和关爱护士,为护士创造更加良好的执业环境,使广大护理人员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是职责所系,更是一生荣光”

作者:赵培玉

在中日友好医院向湖北派出的6批164名医务人员中,护士有104人,以具有临床经验的中青年护理骨干为主,平均年龄33.5岁,90后护士40名。这支年轻的队伍,承担着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分院重症病区、方舱医院医疗救治及临床科研攻关任务。

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能力)

赵培玉在病房操作仪器。光明图片

经历73天奋战,我们在武汉累计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00名,治愈及好转率达95%。我们接管的方舱医院累计管理轻症患者3643人次。

由于新冠肺炎的特殊性,患者均无法由家人陪同,护士要承担所有患者饮食起居、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照护工作,而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则尤为困难。例如,在为使用体外膜肺支持治疗和使用有创呼吸机通气的危重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翻身时,患者身上带有十几根维系生命的管路,每次翻身都得小心翼翼,需要5名护士至少操作40分钟时间。穿着防护服,我们常常汗流浃背,而这样的翻身工作每位患者每天需要4至5次。虽然艰辛,但没有一名护士有怨言。

护理的温度是良好医患关系的稳定剂。有一位患者,之前已在外院ICU治疗30多天,并发严重感染、多脏器衰竭,转入我院时处于无意识状态。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他逐渐好转,并成功脱离了ECMO,但还需要呼吸机辅助。护士察觉到他有话想说却又说不出,就拿来纸和笔。他颤抖着写下:“你休息一下吧”,护士的眼泪“哗”地流下来了。类似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感谢你们冒着危险,来到疫区一线”“你们让我有家的感觉,也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患者们的留言,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尊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参加抗击疫情,既是我们的职责所系,更是珍视一生的荣光。

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指挥部指导我们组建了联合护理部,各支医疗队护理组长和该院护理部领导一起,开展全院的护理查房、护理管理、护理质控工作,共同制定护理规范和操作流程。我们与兄弟医疗队护理同仁之间团结协作,建立了深厚友谊。

在战疫一线,我们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也看到了护理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在我们的节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护士队伍寄予了厚重期待,给予了关爱关怀,我们一定坚守初心、再接再厉,不辜负党和国家的认可和信任。

男护士心声:“因为热爱,便不觉厌倦”

作者:赵领超

武汉抗疫一线的护理队伍中,有很多男护士。但我更愿意称自己为护理队伍中的一名男同志。护理工作没有性别之分,男护士的专业、耐心和细致,也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能力)

赵领超为患者鼓气加油。光明图片

作为支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护理队伍,我们此次接手的南六楼病区负责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初进驻时,只有普通病房,呼吸机、监护仪、CRRT机等设备都不齐备,当务之急是把普通病房改造成能收治重症患者的ICU。凭借十年ICU工作经验,我带着队友们迅速制定改建方案,经过近3天的努力完成了ICU基本组建。

护理人员短缺成为当时面临的大问题。病房30名危重症患者中使用呼吸机的有17名,然而32名护理人员中有重症工作经验的仅7名。为了保证病人治疗方案有效落实,我和同事姜文兵、柯全24小时轮流值班,经常穿着三级防护,在隔离病房一待就是六七个小时。“就当作减肥了”,汗流浃背的我们总是这样打趣。随着人力短缺问题逐步缓解,我们迅速建立起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护理体系,明确了护理岗位设定、职责、流程、排班、护理质量标准等,为后来的援助队伍搭建了工作框架。

救治护理工作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我和团队一步步完成了第一例气管插管、第一例有创呼吸机患者CRRT治疗、第一例俯卧位通气、第一例呼吸末二氧化碳测压等操作。同时,我们不断将护理操作技术的视频和文字材料发到护理工作微信群里,让大家及时学习、迅速上手,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状况。

在金银潭ICU工作的近40个日夜里,我们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更多的慰藉则来源于和我们朝夕相处的患者。一位老爷爷在我们要进入病房为其静脉输液时示意我们稍等,等他戴好口罩,我们再进入;有些患者看我们连续工作几个小时有些疲惫,便招呼我们坐下歇一歇;患者之间也会相互鼓励、彼此打气:“一定要活着走出重症监护室。”

这次抗击疫情的经历使我更加坚信:护理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我将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许会偶有疲惫,但因为热爱,便不觉厌倦。

【思考者说】

护理实践中,要写好“两篇文章”

作者:毛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最多的群体,护士最能体现出人文的温度。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和护士成长路径,我对护理工作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主任汪晖(中)在抗疫一线协调护理工作。光明图片

转化所学为所用,用“大爱”书写生命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作为护理人,我们在实践中也要写好“两篇文章”。

第一篇是“大爱”。要继续弘扬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南丁格尔的大爱精神。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院副院长、同济医院护理部主任汪晖挂在嘴边的话是“最危险的,我们上”,始终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最危险的咽拭子标本采集第一线;同济医院护理部干事、我院定向博士生席新学被派往火神山医院支援,6小时内准备好94间病房,一天走5万多步,之后,他又3天奔赴两所方舱医院,为救治患者竭尽全力。这些真实的故事证明,护理人在用大爱书写生命的华章。

第二篇是“转化”。护理人要善于把所学转化为所用,从一线临床实践中科学总结,为医疗救治提供理论指导。这次战疫,我校护理人员发表了多篇关于人员培训、方舱医院管理、手术室感染防控等问题的研究论文;联合援鄂医疗队创建的“整体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的重症患者护理模式”,对诊疗流程进行明确规范;联合援鄂护理专家制定《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专家共识》,科学指导重症患者临床救治,有效提升重症患者综合救治水平。这些转化,为疫情中、疫情后的相关医疗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护理人才要扩招提质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我国护理人才的不足。为此,高校要扩大护理学科招生培养规模,加强护理人才储备。在护理人才培养上,我校以护理学院为引领,整合10所附属医院的护理资源,教学、科研、临床相结合,形成了“小院系·大护理”的学科平台,培养层次涵盖本、硕、博、博士后;开设国际化课程,与曼彻斯特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联合培养、科研协作、学术交流、人员互访关系。

同时,高校要推进护理教育改革,加强传染病护理、重症监护、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注重核心知识能力课程和跨领域学位课程并重,加强护理学和政治、社会、公共管理、大数据等多学科交叉教学模式;要加强急诊实验模拟教学课程设计。本次疫情发生时,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操作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也要求高校护理教育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

交出合格的护士职业发展答卷

经过这次战疫,我们要更加重视护士职业发展。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复合型护士队伍,既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又具备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传染病护理、老年护理等专科护理能力。做好护士分层管理,明晰各层级工作职责与能力要求,切实为护士减负。提升护士获得感幸福感,落实薪酬待遇、职称评聘、进修培训等待遇保障,让高素质专科护士干得好、留得住。

疫情呼唤高学历护理人才深入临床

作者:方琼

每个人从出生到去世都离不开护士的照料和护理。《柳叶刀》杂志一项研究显示,护士的数量和学历直接影响患者的死亡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护士们冲在最前线,干在最险处。特别是在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中,一部分精通呼吸机、ECMO、CRRT专科技能的ICU专科护士,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离不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护理事业和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

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护理事业,在战疫实践中历练提升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培养的学生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参与抗疫实践。童宽摄/光明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首批护理本科院系之一,拥有护理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完整培养体系。我院通过“以生命周期为主线的课程设置”和“慕课 翻转课堂护理混合式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借助“学分互认、学制互通”与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学生定期交流与护理科研合作。

此次疫情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共派出342名援鄂护士和近150名援助公卫护士,占派出医务人员总数的近七成,其中不少是护理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很多临床带教老师也勇敢逆行,成为学生身边的抗疫英雄。理论课教师积极投身于抗疫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收集整理抗疫护士事迹融入护理“课程思政”教学环节、认真开展线上教学、申报多项新冠相关课题研究。

此次疫情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深刻体会到,护士培养除了要教授护理学知识技能,还要进一步融合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一线抗疫工作强度大、专科护理难度高,我们更意识到培养男护士、专科护理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紧迫性。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护士总数达到445万人,但总量依然不足。我国每千人口拥有护士数为3人,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很大。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2020年世界护理状况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还需确保护理人才覆盖从重症、急诊到精神卫生的各种专业学科。”此外,我国护理高等教育起步较晚,高学历护理人员尤其是研究生学历护士在临床护理队伍中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制约了护理内涵质量的提升。当前护理高等教育存在着报考学生较少、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社会支持度不高等困境。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全社会给予护理事业更多关注、重视和政策扶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广大护士,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完善激励机制,宣传先进典型,支持优秀护士长期从事护理工作。”这给我们带来了莫大鼓舞。希望更多人认识到护理事业的重要性,既要提高护士待遇、保障护士权益,也要大力完善护理学一级学科发展体系和各层次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让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护理学专业,让更多高学历护理人才热爱临床工作。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云、王斯敏、张春雷、颜维琦、李婷)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13日07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上午8:32
下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上午8: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