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婷,社会发展学院2021级中法联合培养项目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社会与社会转型。
研究生期间发表12篇CSSCI和SSCI论文(独作A类权威1篇,独作SSCI社会学一区1篇,独作C刊1篇,一作C刊1篇,二作C刊8篇)。曾获2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次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主持校级课题1项,深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JoRISS项目等国内国际学术项目。担任SSCI一区刊物审稿人。多次在国内和国际重要学术会议进行汇报交流。
# 01
海量阅读获得学术敏感度
刘雨婷在研究生期间保持着对科研技能的不懈打磨,追求精益求精。
这一努力的背后,是她对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期望:具有学术敏感度,在研究课题时能明确从何入手和开展,能够有条不紊地分析丰富的数据,能够通过清晰准确的写作传达研究成果。
这一追求与她的导师文军教授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刘雨婷表示,导师期望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优秀学者,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学者。“文军老师强调,他培养学生不仅是教会某种社会学知识或者了解特定领域的社会学研究状况,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他认为,拥有了成熟的科研能力,研究者就可以开展不同主题的研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雨婷认为科研技能就是做研究的“器”。如果没有这个工具,即便有好的想法,也难以完成一个成熟的研究。
从捕捉问题、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开展研究调查,到论文撰写,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器”都值得不断打磨。
参加第三届东亚社会学年会
对于社会学研究者来说,社会学理论是学科的底色,也是科研训练的基石。
“我们佩戴什么样的‘眼镜’去研究问题、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论、拿起什么样的理论工具、采取什么样的本体论、站在谁的肩膀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与我们了解与掌握哪些社会学的理论息息相关。”刘雨婷表示。
她在本科阶段会记忆和背诵经典社会学家的主要理论思想,以及社会学发展史和理论脉络,同时广泛研读社会学必读书单中的书籍。在硕士阶段,她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保持精读社会学的经典作品。在博士阶段,利用在法国留学的契机,刘雨婷在法国导师的指导下,研读当代法国重要的社会学作品。
“社会学研究是需要敏感度的。”刘雨婷表示科研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学术敏感度的培养,这包括捕捉社会现象的敏锐度,以及回应社会和理论问题的契合度。刘雨婷分享了自己锻炼学术敏感度的一个方法:海量阅读。她表示,我们经常会强调和鼓励的是上面提到的“研读”和“精读”,但是“海量阅读”这个概念好像比较少被提及。
就个人科研训练而言,刘雨婷是通过经典文献的“研读”和“精读”来打下理论基础,同时通过海量文献的阅读来获得学术敏感度。
“科研成果的传达,是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环节。而论文写作,是一种需要不断训练和精进的技艺。”在硕士初期学习阶段,刘雨婷主要做的是基于数据分析的定量研究,论文写作遵循定量研究的模式。
随后,导师文军教授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希望刘雨婷在硕士三年级时尝试理论性论文的写作,同时加强文章的学理性风格。刘雨婷按照导师的建议,在完成三项与导师合作的数据分析研究后,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两篇理论性研究的合作文章。
中文论文成果
刘雨婷在硕士期间经历了紧凑和连续科研训练,按照导师的培养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着科研训练。
“‘你们每一个人都要跨过独立发表这个槛’,文军教授经常对我们这样说。”
硕士三年级时,刘雨婷发表了第一篇C刊独作论文。文章从选题、调研(2019年8月)、草稿初稿、参会、多次修改、投稿、改稿到最终见刊(2021年6月),历时将近两年。这篇文章为刘雨婷硕士期间的科研训练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承启了她的博士科研训练。
# 02
中法联合培养项目的博士研究生
刘雨婷是中法联合培养项目的博士研究生,目前在文军教授及Laurence Roulleau-Berger教授这两位中法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
她感受到中法导师的培养为她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让她能够充分学习中法两方的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术路径。
“中法两位导师对博士论文的偏好存在一些差异。在中方导师看来,大论文的稳健性至关重要,避免过多的概念和创新点以确保平稳。而法方导师则认为,尽管理论框架比较复杂,但确保文章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更为关键。两种观点之间存在差异,但通过良好的平衡,我相信自己有机会可以完成一篇既稳健又有新意的博士论文。”
参加202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
在刘雨婷看来,与两位导师顺畅交流,为她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联合培养环境。
“在我加入中法项目之前,文军老师和罗兰老师就已经认识,而且有过合作。两位导师之间互相信任,保持着高效的沟通。我在2021年来法国读博后,他们还一同合作申请了JoRISS中法联合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主题与我的博士论文密切相关。博士论文和JoRISS项目也成为我与中法导师联系和沟通的两个重要主题。”
# 03
“中国关怀、全球视野”
“以学术为志业”是刘雨婷在本科时萌生的想法,在硕士阶段,她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生涯规划。
在聊到科研规划时,刘雨婷希望未来能够在研究中贯彻这八个字导向:“中国关怀、全球视野”。
对于“中国关怀”,她强调了两个方面。首先是扎根中国经验,关注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和新的重要社会现象。刘雨婷回顾了自己从2019年以来,专注于观察和研究中国数字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和微妙变化。她深入研究数字社会中劳动的演变、数字技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影响等问题,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了研究成果。其次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即在普遍性的基础上体现中国社会的独特面向。
她还提到了“全球视野”所包含的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全球视角看中国,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的发展。其次,将中国故事和理论传播到国际舞台,拓展中国学术的影响力。为此,她在科研发表上不仅撰写中文论文,还积极发表英文论文。最后,她希望将来能够用中国视角来观察世界,研究其他国家的社会情况。
英文论文成果
刘雨婷坦言:“正是因为有联合培养的契机,我才能更好地开拓全球视野,同时也在实践中将中国经验和理论通过国际平台向世界传播。华东师大提供的优渥学术环境和导师文军教授不遗余力的指导与鼓励,是我科研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04
“唯一的办法就是勇气+实践”
科研之余,刘雨婷热爱体育运动,每天安排至少30分钟的体育活动,每周会练习网球。
她时常查看歌剧院和音乐厅的演出信息,如果有喜欢的节目,就会邀请朋友一起前往。此外,她也热衷于参观不同国家和城市的美术馆与博物馆。
与其他博士生一样,在博士论文和小论文写作之间的时间管理是她面临的一项挑战。
“在法国,博士论文研究在第一年就开始,在入学前已和博导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确定了研究计划。与此同时,我又有小论文发表的毕业任务。在博一和博二期间,我时常遇到难以协调小论文写作和大论文写作的时间冲突问题。经常在同一时段,我需要完成小论文的写作,同时法导也期待我提交大论文的内容。”
刘雨婷坦言“勇气 实践”就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她会尽力把两件事情都落实。
近期,正专注于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写作的刘雨婷表示,未来将以学术为志业,以“中国关怀,全球视野”为研究导向,持续致力于深入科研、保持创新的态度,追求卓越。
来源|社会发展学院
通联|丁玉婷
编辑|吴潇岚
华东师大六旬教授两度援疆,出野外观天象!
权威发布!华东师大2024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年在一起,情意更“龍”!
来“龍”去脉,华东师大生肖科普上新!
华东师大寻“龍”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