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 – 周勋初先生科研成果综述(周勋初文集)

缅怀 - 周勋初先生科研成果综述(周勋初文集)

周勋初先生(1929.4—2024.3)

周勋初,当代著名文史学家,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荣誉资深教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顾问、江苏省文史馆馆长,“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著有《九歌新考》《韩非子札记》《文史探微》《当代学术研究思辨》《文心雕龙解析》《中国文学批评小史》《高适年谱》《诗仙李白之谜》《唐语林校证》《唐钞文选集注汇存》等;主持编写《韩非子校注》《册府元龟(校订本)》《全唐五代诗》等;有《周勋初文集》出版。

2024年3月11日晚,周勋初先生逝世,享年95岁。今特辑录周先生收于《文史探微》(商务印书馆2023年6月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丛书作品)中的短扎一篇,略略回顾先生一生的学术成果,以飨读者,并寄哀思。

周勋初先生千古!

我的(部分)科研成果

节选自周勋初:《学术小传——我与传统的文史之学(代序)》(载氏著:《文史探微》,商务印书馆2023年6月版,第19—31页),推文标题为编者所拟。

我的科研成果,可分为学术研究与古籍整理两大部分。

2000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为我出了一套七卷本的《周勋初文集》,内收十六种著作。其后我又出版学术研究著作多种,今将各书综合起来逐一作些介绍。

一、《九歌新考》。此书于198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赵沛霖评曰:“周勋初《九歌新考》一书正是根据古代宗教的发展规律和民俗背景,结合古代祭祀制度和有关礼制的特点,来考察和辨析各家之说,以及神话传说的性质和演变。”“它证明了‘《九歌》中的神祇来源不一’”,“证明了屈原创作《九歌》的广泛基础,从而使《九歌》性质研究不再受祭歌的束缚,为进一步正确认识《九歌》扫清了障碍”。(《屈赋研究论衡》,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贾晋华在《道与德之宗教起源》一文中介绍说:“继钱宝琮之后的又一出色研究是周勋初发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东皇太一考》,文中援引丰富的先秦文献,突破钱宝琮的结论,考证太一在战国时期已经在齐楚等地被尊崇为星神和上帝。周勋初的结论不久即为出土文献和文物所证实。”(《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夏之卷)

二、《〈韩非子〉札记》。此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1982年,日本学者东京大学法律系长尾龙一教授至美国国会图书馆看书:“在那儿,我发现了研究韩非子的、具有敏锐智慧和渊博知识的大陆学者周勋初的著作。在‘文革’的狂风暴雨中,居然有这样的智慧幸存下来,这使我深为感动。”(《古代中国思想ノート》,信山社1999年版)段熙仲《韩非子札记述评》曰:“全书共收札记四十八篇,实质上是篇篇有根据、有心得的学术论文。”(《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三、《韩非》。此书由江苏古籍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傅杰遴选20世纪《韩非》研究著作中的精品,成《韩非子二十讲》,将此书列为首篇,于2008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随后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再次出版此书,将其列入孔子学院推介读物,用英、日两种文字译介,为此我又配上了很多精美的插图。

四、张骘《文士传辑本》。我对作者问题作了新的考索,认为此书由晋代的张隐和齐梁时人张骘先后编成。搜集的资料比之日本学者与中国大陆地区的学者都要完备。此文首先发表于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编《古典文献研究》(1989—1990),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五、《文心雕龙解析》。这书原是我的一份讲义,收在《周勋初文集》中时标名《文心雕龙十三篇解析》,后又补写了两篇。友人以为应当以完整的形态问世,于是九位学生帮我补足了其他三十五篇文章的注释。我从学术史的角度研究《文心雕龙》,力破新中国成立之后仅从古文论的角度考察此书之弊。一些专治此书的朋友与学生看过草稿之后认为有我本人的思路和特点。书中收录了我将近二十篇学术论文,内有《刘勰的主要研究方法——“折中”说述评》《刘勰是站在汉代经学古文学派立场上的信徒么?》等有影响的论文。新书于2015年由凤凰出版社出版。

六、《中国文学批评小史》。此书传播颇广,中国大陆先后有长江文艺出版社、辽宁古籍出版社、《周勋初文集》本、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多种版本,台湾地区有台北嵩高书社、高雄丽文文化公司两种版本,香港三联书店一种版本;韩国有全弘哲等人的译本(理论与实践出版社1998年版),日本有高津孝译本(勉诚社2008年版)。日本国立奈良女子大学、韩国汉城大学首尔大学前称)以及中国的香港大学等校都曾用作教材。国内外大学用作重要教学参考书者尤多。

缅怀 - 周勋初先生科研成果综述(周勋初文集)

七、《文史探微》。这是一本论文集,共收论文十六篇。其中一些文章产生过很大影响,如《梁代文论三派述要》,1964年发表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上,70年代,台湾大学杨家骆教授选入《中国学术类编》内之“中古文学史等七书”(台北鼎文书局1977年版),誉为“探骊得珠,久称佳制”。罗联添进而又选入《中国文学史论文精选》(台北学海出版社1983年版)与《中国文学史论文选集续编》(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版),境外影响进一步扩大。罗宗强将此文选入总结20世纪学术成果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一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魏氏“三世立贱”的分析》一文,日本学者甲斐胜二译为日语,刊于日本福冈大学《人文论丛》1995年27卷1号。傅璇琮在《关于全唐诗的改编》一文中说:“周勋初同志曾撰有《叙〈全唐诗〉成书经过》一文,详细研究了清编《全唐诗》如何继承胡震亨唐音统签》与季振宜《全唐诗》的成果,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文学遗产》1989年第4期)其后我之出任《全唐五代诗》第一主编,也与此文有关。

八、《文史知新》。此书本拟于2000年前刊出,后以《周勋初文集》即出而作罢。2012年始由凤凰出版社另出新版。书中收录论文二十四篇。莫砺锋指出:“周先生的学术研究更值得称道的优点是既能博通又能专精,前者主要体现在他能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时代断限之间做到融会贯通,触手生春;后者主要体现在他的研究都是解决问题的实证式研究,每本书、每篇文章都能落到实处。”(《贯通历代,弥纶群言——周勋初先生学术研究述评》,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其中如《谢灵运山水文学的创作经验》《〈易〉学中的两大流派对〈文心雕龙〉的不同影响》,都曾选入一些总结20世纪学术成就的选本。《〈文选〉所载〈奏弹刘整〉一文诸注本之分析》《韩愈的〈永贞行〉以及他同刘禹锡的交谊始末》等文均曾博得学术界的好评。

九、《高适年谱》。此谱之前,已有七八种发表,郁贤皓《评周勋初〈高适年谱〉》中说,此谱“在高适的家世、行踪、信仰、交游以及诗文编年诸方面都有许多创见,内容翔实,贡献尤为显著”,“《周谱》所以能作出如此重要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资料丰富……二是考订精审细密……三是注意知人论世……”(《文学评论》1984年第5期)。1985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十、《诗仙李白之谜》。书中共收十篇文章,先后在各种杂志上发表,后由台湾商务印书馆于1996年11月集中印成一书。其中一些文章颇得好评,如《李白剔骨葬友的文化背景之考察》,1993年发表在《中国文化》第八辑,胡晓明选入20世纪唐诗研究精品选的《唐诗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9年出版,评曰:“周勋初的李白的研究很有个性,将飘逸的李白放回地上,注意了别人不注意的历史与人生的极真实一面。这样的文章不多见。”罗宗强在书评《李白研究的一个更广阔的领域》中,认为此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他并没有全解决,但把李白研究的视野大大地拓宽了,展现了李白研究的一个更为宽阔的领域”(《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

十一、《唐诗文献综述》。这书原是我为配合《唐诗大辞典》的编纂而撰写的附录,从1文集、2史传、3小说、4谱牒、5碑志、6壁记、7登科记、8书目、9诗话、10艺术、11地志、12政典、13释道书等不同方面介绍研究唐诗的基本文献,得到唐诗学界的一致好评。台湾政治大学罗宗涛教授评曰:“先生不是把这些资料作静态的排列,而是娓娓备述其原委,使这些资料活动起来。如此,这些资料的价值才可能充分而适当地发挥出来。”日本东北大学村上哲见教授评曰:“内容广泛无比,解说精密而很得要领。我看这篇《文献综述》,不只是研究唐诗的,凡是研究唐代文学文化的人都应该熟读,我相信从初涉唐诗的学生以至专家学者各自一定会多得补益。”(《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5期)

缅怀 - 周勋初先生科研成果综述(周勋初文集)

十二、《唐人笔记小说考索》。此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一部分为“通论”,内收论文四篇,其中《唐代笔记小说的校雠问题》一文,傅杰选入《近百年来考据文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唐代笔记小说的整理心得——就〈唐语林校证〉事答客问》,初发表于《书品》1989年第2期,后于《书品》1998年第3期上以《旧文新赏》之名再次刊发。程毅中《读〈唐人笔记小说考索〉》以为此书有不少新的突破,一是“对比于比较寂寞的唐代笔记研究有了明显的开拓”,二是前人之作“没有像《考索》这样进行通盘的研究”,三是“贯彻了文与史沟通的观点”(《燕京学报》新4期)。杜晓勤《隋唐五代文学研究》中说此书是“20世纪唯一一部对唐代笔记小说进行深入探究的著作”(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十三、《唐代笔记小说叙录》。此书原是将《唐语林校证》后面的附录《唐语林援据原书提要》扩大改写而成,后又作了调整,删去了一些遗佚而无所影响的书,增加了一些影响大的书,2008年凤凰出版社改出新版。蒋寅说:“周勋初老师所撰唐代笔记小说提要,是我读到的大手笔。……唐人笔记,版本众多,流传改编情况极为复杂。周老师的提要不仅从史源学的角度弄清各书的材料来源和编纂经过,更通过具体考辨揭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为古籍校雠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清诗话考》,中华书局2005年版,自序)

十四、《当代学术研究思辨》。此书首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内收研究当代学者学术成就论文多篇,也有一些涉及重大问题的综论,后有阐述王国维陈寅恪五篇著名论文的专论,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被很多学校指定为研究生重要参考书。《黄季刚先生〈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一文曾为陈平原编入《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所编“蓬莱阁丛书”本《文心雕龙札记》即以此文为导读,2000年出版。《罗根泽先生在三大学术领域中的开拓》一文,先后为六七种报章杂志专刊转载。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又为此书出了一种增订本,收录了2000年之后我写的一些同类文章,内如《胡小石先生与书法》等文,也曾产生过很大影响。此文原是我为配合中央文史馆编的《中华书画家》杂志2012年2月号中胡小石书法专栏而撰写的,南京博物院为庆祝南京大学建校一百一十周年,编就《沙公墨妙——胡小石书法精品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即将此文收入。

十五、《西学东渐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此文应属半成品,后以精力无法集中而未能完成预先构思。内分“文学观”“发展观”“思考”三部分,后者先以《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思考》为题发表于《中国政协报》1999年6月20日《学术家园》。其后我又以同样思路撰写《西学东渐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艰难处境》(《社会科学论坛》2006/2[上半月刊]、《文学评论丛刊》9卷1期)、《重视中国古典文学特点的研究》(《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等文。

十六、《无为集》。这是《周勋初文集》中的最后一种。内容包括本人几种书的写作心得、为人写的序跋回忆录和没有编入其他文集中的一些论文。我所交往的人,师长一辈,多知名学者,学生一辈,也已崭露头角,因此相关文字应可供人参考。有的论文,产生过较大影响,如《御定〈全唐诗〉的疏误与〈全唐五代诗〉的编纂》一文,原是为参加大陆古委会和台湾地区汉学研究中心于1996年举行的第一届“古籍整理研讨会”而撰写的,收入《全唐五代诗》时置于前端,说明这一巨著的学术背景。《文献学与综合研究》一文原是为庆祝《文学遗产》复刊五十周年而作,介绍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学术理念。

《周勋初文集》出版后,《文学遗产》编辑部特请程毅中先生撰写书评,题作《寻求新朴学发展的道路》,内云“文献学与综合研究,体现了一种具有朴学精神的治学方法,也许可以说是开拓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史研究的道路”(原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江苏古籍出版社曾约请多位专家笔谈,从先秦两汉至现当代学术,分别进行评论。文章分为两组,第一组中有卞孝萱、孙昌武、汪涌豪、陈书录、朱刚、(台湾)王国良等六人,登载在《中国典籍与文化》第2期上,编者按语曰:“由于周勋初先生的治学范围很广,单篇的书评很难涵盖其内容,所以本刊特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笔谈,分别对文集中的治学方法、《韩非子》研究、唐代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史研究和近代学术研究等内容予以评论。”第二组中有黄永年、罗宗强、董治安、郁贤皓、王青、蒋寅六人,登载在《中国诗学》第9辑上。

十七、《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我于1998年赴台湾讲学时,得知该处学者对我在此时段的研究工作颇多赞美,然无法读到多数论文。大陆学界也有这种情况。我遂请江苏古籍出版社把我这一阶段的论文集中刊布了一下,于1999年11月出版。王华宝为之撰写书评《创新的精神,实证的方法》,载《书品》2000年第4期。

十八、《李白研究》。这是我应陈平原教授之邀,总结20世纪李白研究的成果,2003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首列《李白研究百年回眸》一文,长达五万字,分从“研究鸟瞰”“族系之争”与“重要问题之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内多个人独特看法。全书选文三十三篇,詹锳、郁贤皓、罗宗强与我各选入两篇。我的两篇文章为《李白剔骨葬友的文化背景之考察》《李白两次就婚相府所铸成的家庭悲剧》。

十九、《李白评传》。本书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之一种。我任该丛书副主编,乃应主编匡亚明之请,撰写此书。薛天纬、孟祥光评曰:“《李白评传》的研究思路及某些观点,与作者1996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诗仙李白之谜》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作为‘评传’,作者不取此类常见的以传主生平经历为线索展开评述的写法,而是着意对李白研究中一些重大的、有疑义或者有争议的问题,作出自己的独特解说,作者所持的学术观念,是既严格尊重、广采博取史料,又积极探索,不惮出新。所持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则是以多元文化的影响来解读李白其人及其诗。”文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2005》,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童强在题为《俱怀逸兴壮思飞》的书评中说:“李白研究的成果已经非常多了,相关的材料基本被完全掌握,一时很难有改变人们基本评价的新材料出现。……对于一项研究而言,提出新的观点很难,但能够运用丰富的材料对新的观点加以论证更难。《李白评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处,不仅在于其中大力的开拓,新颖的创见,而且也在于作者能够运用考证的方法对新论点加以实证。这是这部著作的魅力所在。”(《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9期)

缅怀 - 周勋初先生科研成果综述(周勋初文集)

二十、《馀波集》。该书于2008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内为我在《周勋初文集》出版之后发表的文字,内容广泛,有杂志社的约稿,学术单位中的讲演稿,为友人与学生写的书序,也有不少纪念文字。其间我也写了不少有关李白的研究文字,如《李白的晋代情结》《李白诗原貌之考索》等,《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中负责李白部分与综述的学者均曾给予好评,这也说明我对李白的研究持续很久。2006年,我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一册上又发表了《李白与羌族文化》一文,进一步充实我提出的“多元文化结晶”说,后译成英语,发表在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Vol.2,No.1,March2008)上。李德辉在《周勋初先生〈馀波集〉读后》中说:“五组文章表面上看似乎显得有些庞杂,实则既显示出周先生学术的独特风貌,也体现出该著的独特个性。本文将这种个性特点概括为以下六大方面。”“一是强烈的还原意识和求真意识”,“二是探赜索隐的强烈兴趣”,“三是能于常见材料中发掘出有意义的问题,言论富于启发性和思辨性”,“四是对历史文化问题和现当代学术高度关注”,“五是非常讲究治学方法”,“六是长于以三言两语概括一个复杂问题”。(《透入到历史和文学的深处》,载《文学评论丛刊》第11卷第1期)

我在古典文献整理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取得了不少成绩。好几种著作曾在全国评比中得奖。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整理图书九十一种,我所整理或主持整理的著作共列入三种,有人誉为“入选数量之多,独一无二”。每一种大型的文献图书前端,我都写有深入研究的前言。

一、《韩非子校注》。这是“文革”中唯一留存下来的一种较大型的学术著作。彭鸿程在《近百年韩非研究综述》中说:“1976年南京大学《韩非子》校注组编写完成的《韩非子校注》,‘利用各大图书馆珍藏的韩子善本,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韩非子》加以全面整理’,力求达到‘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在当时产生的法家著作整理本中,惟有这本书‘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方针,后又作了反复的修改’,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专家的好评。”(《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我任该书的统稿工作。2008年又负责修订,作了大量增补,质量续有提高。2013年,《韩非子校注(修订本)》荣获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

二、《唐语林校证》。此书于198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列入“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丛刊策划者中华书局副总编赵守俨在介绍丛刊时说:“这里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周勋初先生所作《唐语林校证》。《唐语林》是一部不注出处的唐代笔记类编,体例略仿《世说新语》,由于编纂和流传中的问题,残缺、错乱不一而足,文字上误讹更是指不胜屈。……从事古籍整理的人常常说,要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理,认为这样才能保证品质,这部书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随笔和〈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书品》1988年第4期)胡戟等人主编的《二十世纪唐研究》“文化卷”中说:“周勋初《唐语林校证》通过清理《唐语林》的资料来源,推究其取材范围和编纂、流传情况,对唐代若干小说集的原貌及在宋代的流传情况作了令人信服的考证,这一番正本清源的工作,将唐代小说研究整理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在文献上为唐代小说研究奠定了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此书于1993年获第一届国家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2013年荣列首批国家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

三、《唐人轶事汇编》。我任主编,严杰、武秀成姚松负责具体工作,花了三四年的功夫始成。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一百七十多万字,引用有关典籍近三百种,所收人物二千七百多名,体例上有很多新创。社长李国章为纪念该社创办而撰写的《四十载辛勤耕耘结硕果》中称此书为“专题性古籍整理的集成性作品”。尚古轩在向境外学者介绍《唐人轶事汇编》时说:“本书汇编的不经见于正史的唐人轶事,足以拓展视野,更深层次地了解其时的民俗风情、时代风尚和各阶层人众的社会心态,善于利用其中的珍贵史料,会大有助于突破前人成说,对一些史实作出更准确的解释和判断。”(香港《大公报》1997年4月15日)此书1999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二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一等奖。

四、《宋人轶事汇编》。我任主编,葛渭君、周子来、王华宝负责具体工作。严杰加工审订。前后花了十六年的功夫始成。此书体例与《唐人轶事汇编》类同,乃姊妹篇,唯篇幅更长,所收的书与收录人数更多,全书有二百四十万字,所收人物二千三百多人,引用书籍五百四十多种。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4年10月出版此书。他们把前言中的第二部分“唐宋人物轶事的不同风貌”先行在《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3期(总第103期)上发表。王水照、侯体健《评〈宋人轶事汇编〉》曰:“俗话说‘一人劳而万人逸’,周勋初先生早年主编《唐人轶事汇编》,秉着精选精校的态度,荟萃三百多种笔记、杂史、传记之中的唐代人物,为我们提供了一部翔实可靠、便于阅读的唐史资料库。而今新辑《宋人轶事汇编》,传续《唐人轶事汇编》的编撰精神,不但注重材料的丰富性,也兼顾可靠性,在广搜博采的基础上精挑细选,由博返约,展现了一幅姿态万千、骨肉饱满的宋代人物书卷。如果要欣赏宋人风度,体味宋人情怀,感受宋人的雅致生活与书卷气息,此书恐怕比《宋史》更为合适。”(《中华读书报》2015年1月5日)

缅怀 - 周勋初先生科研成果综述(周勋初文集)

五、《唐钞文选集注汇存》。此间前时因闭关锁国之故,学界不知有唐钞《文选》之事,我在日本讲学之时带回了此书的二十三卷残佚材料的影本,再请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朋友帮助,搜集残佚,将目下存世的二十四卷于2000年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2011年又出了增补本。《文选》学界的学人均有好评,学会会长许逸民在《“〈文选〉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说:“它标志着‘新《选》学’研究在资料的占有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今后的中国文学史研究,特别是‘新《选》学’研究来说,《唐钞文选集注汇存》必将永远是弥足珍贵、取之不竭的史料宝藏,其影响之巨大和深远,想来不会在李善注、五臣注、六臣注等各类版本以下。”此书于2013年亦获列国家九十一种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

六、《册府元龟(校订本)》。这是一部大型类书,宋真宗时编纂,内分“帝王”“闰位”等三十一部,一千一百多门,部有总序,门有小序,大都从历史演变着眼,阐发部门政制的原则。所采以史籍为主,间及经、子,前人常是以为其中史料多常见书,不予重视,近代学者陈垣等人研究后方知,其中纳入的史籍均为宋以前的正史与各种经、子古本,可以纠正或补充目下流传者之缺憾,因而认识上有了根本改变。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乃组织人力花了十三年的功夫,整理出一种崭新的校订本。前人每以此书引文不注出处为憾,我们为绝大多数的条文找到了出处。我任该书主编,在《前言》中对此书的价值、内容与工作过程作了介绍。由于此书在史料学、校雠学、学术史上有巨大价值,出版后广获好评。学界认为,这是一部校勘精审、体例完善、使用便利的整理本。《光明日报》(2007年9月15日)、《中华读书报》(2007年8月8日)、《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9月15日)、《古典文献研究》第11辑等报刊,发表了傅璇琮、安平秋、程毅中、卞孝萱、郁贤皓、陶敏、陈尚君、刘跃进、李德辉等十多名著名专家的书评,有的书评即以“整理中国古典文献的范例”“近百年来古籍整理图书史上的典范”为题。此书先后获得多种奖励:2007年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3年又被列入国家九十一种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还曾获得江苏省第十一届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七、《全唐五代诗》。这是中国唐诗学界整理唐诗的集成之作。主编五人:周勋初、傅璇琮、郁贤皓、吴企明、佟培基。苏州大学与河南大学的唐诗研究室完成承担的任务后,由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负责全书的补写、校订、出版事宜。为此,南京大学文学院成立了工作委员会,动员各种力量完成任务。我作为第一主编,进行策划、组织与撰写各种相关文字。初盛唐部分已于2014年10月出版,全书将于2018年前后完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建设,出版后全国各大网站均有报道,《中华读书报》于2015年2月4日在头版头条上发表了记者吴非的专文《〈全唐五代诗〉全面超越〈全唐诗〉》,副标题为“集三百年研究成果之大成,为数千诗人立传”。

我还编过工具书,其中以《唐诗大辞典》的影响为最大。

《唐诗大辞典》。全书约一百五十万字,内分诗人、体类、著作、名篇、格律、典故、成语、胜迹八个部分,共收辞条约六千条。附录有《唐诗文献综述》与《唐诗大事年表》。书前有按笔画编排的分类目录,后有四角号码综合索引,便于检索。这是一部兼具知识性与学术性的大型工具书,江苏古籍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后,学界予以高度评价。《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5期以《创新·完备·精到》为题,向外宣示,刊载了中国大陆程千帆、王运熙,台湾地区罗宗涛以及日本学者松浦友久、村上哲见等多位知名学者的评语,备致赞誉。

文史贯通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文史探微》汇集著名文史学家周勋初先生十六篇论文成书,主要包括《王充与两汉文风》《魏氏“三世立贱”的分析》《阮籍〈咏怀〉诗其二十新解》《〈文赋〉写作年代新探》《梁代文论三派述要》《刘勰的主要研究方法——“折中”说述评》《叙〈全唐诗〉成书经过》《北宋文坛上的派系和理论之争》等学术名篇,涉猎广博,由汉至宋,文史兼论,视野开阔;所论察疑解惑,独具慧眼,探索精微,多所创辟,于文献考辨与治学方法上极具启发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3日 上午8:07
下一篇 2024年4月3日 上午8: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