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精益管理
要提高企业经营,更好地把员工投入转化为企业的产出,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必须采取专门的措施,从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入手,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解决企业当下的困惑、困难和各种管理过度,让企业真正能够基业长青,而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企业要真正落实“精益管理”。
那么什么是精益管理,日常又如何精益管理呢?
精益管理,就是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为目的,并将这一核心目的转化为企业一系列高效的活动,即通过“工作议程梳理与目标确定、组织分工与人员协调、总结与帮助、激励与考核、处理与改善”等方法的精益求精、精进不懈的运用,最终高效地完成企业“创造顾客,赢得利润”这一终极目的的综合性活动的总称,是对企业的管理方法思路性的、框架性的、体系性的、高度概括的、可复制的精益求精、精进不懈的系统集成。
精益管理源自于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精益管理由最初的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
围绕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管理者日常做的就是三件事情:
告诉员工的工作目标、方法和标准;
系统地检查督办员工是否按既定目标和要求去做,并对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训练和培训;
对干得好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干得不好的员工进行教育、帮助和批评,严重的要进行惩罚。
管理有其艺术性的一面,但更是有其科学的一面,否则就不会称为“管理学”。
“精益管理模式”正是管理学的科学性的具体体现,其本质是将日常管理的复杂性模块化、简单化,目的就是使我们的企业日常管理能够做到“工作有目标,过程有规范,结果有考核”。简单讲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程序、做事有标准、过程有痕迹、绩效有考核、改善有保障。
02 三大块十大步
精益管理模式将企业管理基本职能分为“三大块十大步”。
“三大块十大步”日常运营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从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智慧、协调和控制”演变过来,是将复杂的管理理论简单化、可操作化。
第一步:工作议程梳理与目标确定
所谓工作议程梳理,实际上就是指企业、部门或班组日常在确定工作目标前所进行的系统、科学地方向梳理的一种方法,其核心目的就是进行目标确定。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管理目标、成果目标、任务目标和行动目标。
在企业管理中,其一般分为公司层工作议程梳理和部门层工作议程梳理两个方面。公司层工作议程梳理的目的在于确定企业层面的目标,包括经营目标、客户、产品或市场目标、人才培养和团队打造目标以及管理成熟度目标;部门层工作议程梳理的目标在于,确立部门层的目标,包括部门经营目标、客户目标、管理成熟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步:组织分工与人员协调
这里的组织分工与人员协调,主要是在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基础上,根据现有人员以及当下经营目标实现的工作和未来经营工作所做的部门划分和人员的临时安排。
组织分工讲白了就是进行人员安排,进行合适的组织结构设计,安排好部门职能、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时间,并做好各方的利益分配。
永远牢记结构安排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一定要根据企业目标和活动对结构变动常态化,随着目标和任务的调整而调整,该固定的要固定,不该固定的一定要变化。这一点要成为所有管理者进行精益管理的共识,千万牢记!
第三步:计划形成与指标设定
顾名思义,计划行程就是指围绕确定的目标进行寻找资源的行动,并最终通过计划管理和项目管理方法形成行动计划。
计划制定的过程也包括分解的过程,就是将形成的计划从公司层向部门层,再到班组和各岗位进行转化分解,直至每个人都知道工作目标为止,并关注考核指标的设定。计划形成的核心就是围绕确定的目标进行具体任务、责任人、时间、地点、结果要求等紧急重要顺序的安排。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实现目标的关键考核指标的设定,并逐层级地将指标分解到员工头上。计划分解的核心就是分工,其分解的手段包括下命令、公文及会议。
召开计划分解会议的目的就是让每位员工清楚地知道每天要干多少活、多少工作量,每个人围绕工作目标每天创造了多少价值,因而计划分解会议的召开并落实执行下去太重要!
第四步:目标可视化与PK导入
可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让“人人知道做什么,干好干坏看得见”。
企业管理目标可视化一般包括目标可视化、业绩可视化和问题可视化三个方面。简单的讲,就是将目标、业绩和问题进行量化并上墙,让全体员工时时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围绕目标的实现,在企业内部构建起竞争机制,让全体员工保持乐观。
其核心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快乐工作坊”,挖掘员工潜力让其开心工作并借此进行团队打造,PK文化导入目的是让所有人员围绕目标开展良性竞争,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以绩效和目标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第五步:精益操作
精益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员工精益操作,精益管理的其他九步工作都是为保障员工精益操作展开,其本质就是企业所有人员按照企业的确定业务流程、自己的《岗位说明书》和《岗位操作手册》进行标准化的工作,核心就是操作标准。员工的高绩效来源于精益操作。
第六步:检查与督导
检查与督导的本质实际上是“已制定好的计划”能否通过“PK”文化执行下去的关键所在,检查的目的是保证目标的实现能够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起到纠偏、协调资源的作用。其核心就是纪律的保障。
企业检查与督导体系的构建,是进行企业精益业务操作的“刹车系统”。某种程度上讲,当目标分解下去后,检查与督导是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管理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实施检查与督导,实际上包括了管理者在一线的现场指导、日常培训与训练、沟通、协调、激励、绩效面谈等诸多工作的开展,其本质实际上要求上级领导要与下属适时互动,第一时间将资源下发给下属,以便目标能够得以有效实现。
第七步:总结与帮助
核心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反省与自我反省。
总结就是围绕工作目标与标准和自己所在岗位职责与角色进行比较,看个人岗位职责与目标完成的相差偏离在哪里;先纠正自己,再帮助他人;然后好的奖励,不好的处罚;每一阶段工作,包括每日、每周、每月、每年工作完成后都要开各种“总结会”,总结工作中的得失,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与自我帮助”、绩效面谈及互帮互助等方式去互相沟通、理解交换。
围绕“工作目标”哪些方面做得好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制定出帮助企业、帮助自己的伙伴成长壮大的制度流程和标准。
每个人应有的能力和态度是否跟上?
哪些部分做得不好,是何原因造成的?
下一步该怎么办?
怎么才能帮助自己、伙伴、公司吸取经验教训,共同成长和提高,而不要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同时随着事情的发展,抓住关键事情的本质。还有哪些考虑不周全的,还缺少哪些资源、制度流程和标准?还要注意围绕客户的需要去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行为。
最终,总结与帮助文化尽可能让大家自动、自发地进行。
第八步:培训与训练
实际上就是企业培训考核制度和“师傅带徒弟”的“一对一”实操训练制度的落实和开展等。
一般企业的工作性质决定除了开展日常培训考核外,更多的是要进行现场“实操训练”,特别是用现代的“师傅带徒弟”的“一帮一”的训练方法去培养训练人才,一般情况下“训练”比“培训”更重要,这种现代的“师傅带徒弟”和“一帮一”的训练体系,我们要尽快地建立起来。
日常训练的核心是员工能力的成长和提高。开展新式“一对一师傅带徒弟”的日常训练工作,或者说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目的是让员工能熟练掌握业务技能,为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确保员工能力的成长和提高。
第九步:考核与激励
主要是指日常结果有记录,并对员工业绩进行证明,日常加强对员工的激励,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核心是业绩考核或业绩证明。
企业员工的活力来源于有效的激励,任何一项工作结束,都要有结果的记录,这是考评一个员工、一个班组、一个部门业绩好坏的依据。
第十步:改善与修行
主要指对日常工作的进度、效率、标准执行、结果要求等进行有效控制,并根据工作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将能处理的问题系统处理掉,尚不能处理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后再返回到第一步去处理,核心是工作议程的前期准备。
本文为“管理的常识”原创,如需转载于后台留言,参考书籍《精益管理之道》,作者:周晓寒、田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