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新”到“三新”,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这一党建新命题,有何深意?

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和就业方式逐渐多样化,这些穿梭于街头巷尾的身影日益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主要依托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工作,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独具特点的新就业群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加强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部署,提出加强“三新”党建的新命题,即“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这一论断首次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并提,将“两新”党建拓展为“三新”党建,提出加强“三新”党建的新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相比“两新”,新就业群体有何特点

“两新”党建是指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开展的党的建设。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经济新业态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就业群体也随之出现。新就业群体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从组织形态看,无论是新经济组织还是新社会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组织化特征。相对而言,现阶段新就业群体主要是指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依托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工作的从业人员,个体化特征更加突出,不少人甚至没有与平台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传统的依托劳动关系加强组织建设的方法对他们来说难以奏效。如何将个体化的新就业群体党员组织起来,有效开展党组织活动,必然会面临“两新”党建所不曾遇到的新问题。

从人员背景看,“两新”组织党员虽然在具体工作上有分工,但大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背景。相比较而言,新就业群体就业方式灵活、覆盖范围广、人员结构复杂、学历层次差异性大。要将这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社会背景的新就业群体党员凝聚起来,并有效开展党组织各项活动,必然要求根据新就业群体的背景特征有针对性地建立多样化组织形态,将各项党建活动要求落到实处。

从工作方式看,“两新”组织党员在就业方式上虽然不具有体制内党组织所具有的稳定性、可预期性等特征,但从业人员在一定的工作时段内依然具有组织形态的相对稳定性。而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经营方式灵活、规模扩张迅速、组织架构变动频繁,导致新就业群体的流动性、不稳定性特点更加突出。要实现党建工作在新就业群体的有效覆盖,必然要求根据这一群体工作方式的高流动、易变动等特点,对党建工作思路进行专门设计。

“三新”党建对“两新”党建的突破和拓展

“三新”党建的提出是对“两新”党建的突破和拓展,不仅大大丰富了“两新”党建的理论内涵,而且为加强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建设开启了新的思路,开拓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抓手。

“三新”党建有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依靠各基层党组织去实现。“三新”党建就是强调党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全面、系统、整体推进。通过健全和优化组织设置、完善工作机制,全面统一领导“三新”党建工作,确保党的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增强“三新”党员听党话、跟党走的高度自觉,做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者、奉献者、追梦者。

“三新”党建有助于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地基,只有夯实地基,党的执政地位才坚不可摧。“三新”党建强调突破以地域、单位为主的党组织设置,根据新业态的业务模式、组织方式、人员结构的变化等,创新组织设置和工作方法,推动党组织的建设与行业发展、业务发展有机融合,使党的组织、工作覆盖到经济网络的每一个链条,覆盖到每一个新就业群体,把各领域的党员群众吸引过来、组织凝聚起来。

“三新”党建有助于加强流动党员的科学化管理。新就业群体吸纳了大量的流动党员,不少党员与就业的平台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有的党员因各种原因不愿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很难融入辖区的党建格局中。如何让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既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当下党建亟待解决的新命题。“三新”党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依靠劳动关系加强党组织建设的瓶颈束缚,使流动党员政治身份不“流失”、组织关系不松散、日常管理不松懈、纪律约束不松垮。

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的新思路

鉴于新就业群体的独特性,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是一项系统性、开拓性、探索性工作,必须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党建新思路。

领导方式要突出“融”。新就业群体党建是城市基层党建中的新生事物,是城市基层党建新的增长点。唯有将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体系中,才能构建起城市基层党建的新格局,确保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这要求各级党组织进一步重视新就业群体党建,全链条、全方位地思考和探索“融”的思路、机制、路径和方法,切实理顺上级党组织、行业党委、属地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平台企业党组织的关系,构建统筹协调、多方共推的工作格局,把新就业群体党建更加科学、有效地融入城市基层党建中。

组织设置要突出“建”。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新就业群体是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群体,其所从事的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新业态,做好这一群体党建工作的关键是逐步构建起严密的组织体系,健全党的组织形态。唯有建立党组织,才能把从事不同业务尤其是把组织关系不在平台企业的分散的个体党员凝聚起来。为此,行业党委、属地党组织应根据不同新就业群体的特点,把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议程之中,做到新就业群体在哪里,党的组织就延伸到哪里,防止新就业群体游离于党的组织之外。

组织活动要突出“活”。新就业群体大多以灵活就业为主,工作在“云”上、行走在路上是常态。这要求党建工作必须根据新就业群体高流动性、工作碎片化、方式个体化的特点,灵活安排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近年来,一些党组织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资源、平台企业,灵活开展线上线下组织活动。有的尝试将传统党课搬到“云端”,通过“直播 回放”功能,打造“云端课堂”,为新就业群体党员的理论学习和能力提升提供组织、资源支撑。

队伍建设要突出“暖”。 温暖入怀、关爱入心,是吸引新就业群体相信组织、靠近组织、加入组织的有效途径。对穿行于大街小巷的个体成员而言,他们最渴望的是在工作劳累的时候有个舒心便利的歇脚地。在各大社区、小区和商业区打造党群服务站、加油服务站、服务驿站等,将红色教育、舒心歇脚、续航补给、服务代办、调解援助、健康关爱等功能汇聚于一体。通过各种暖心服务凝聚党员群众,无疑有助于提升他们对党组织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作者为上海市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王晓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1月9日 上午9:36
下一篇 2024年1月9日 上午9: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