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科研经费超万亿:资助什么项目、值不值,应接受公众监督丨快评

科技部部长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2.5%。但巨额的研发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成果?如何提高科技研发的费效比,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额十年前起就超过了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研发投入强度也不断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2.67%)。但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中国科技创新表现在132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1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一名专家的报告,2021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虽然跃居世界第一,但是篇均被引次数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排名前十的国家差距更大。

总体看,我们的科研产出与巨额投入并不匹配。当然,科研经费投入中,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自然可以由企业来决定如何使用。但财政科研资金的使用,应该接受公众监督。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1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达到10766.7亿元,实现连续3年保持在万亿元之上。这些每年以万亿计的巨额资金应该如何使用,是个大问题。近年来,学术界不断要求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松绑”,声称“严苛复杂”的科研资金管理要求阻碍了科学家专心学术研究,妨碍了他们取得科研成果。

但是,使用公共财政的科研补助来自纳税人的钱,难道不应该严格监管吗?政府对科研的资助,难道可以变成唐僧肉,任由科研人员或官员侵占、挥霍吗?现实中,中国科研经费被贪污挪用的情况并不少见。202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被法院认定在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的三年多时间里贪污课题科研经费3400多万元。如果科研经费使用宽松,相机、iPad甚至卫生巾等私人用品都可以报销,那肯定是不合适的。

财政拨付的科研经费,是用于资助覆盖项目研究的成本,是资助,不是报酬。这些项目一般没有商业价值,市场不会支持,所以才需要政府也就是纳税人出钱。在这个意义上,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很重要,应该从公共科研经费中给自己支付劳务费或报酬,是说不通的。

科研项目被学阀把持、成果造假的项目泛滥,也造成科研资金的极大浪费。令人读后感到肉麻的赞美导师师娘的马屁文章,公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成为耗资几百万元的某科研项目的“成果”。成果灌水甚至造假、毫无实际价值的研究项目也层出不穷。

要解决科研经费的贪污浪费问题,应该做的是加大对科研经费的监管,而不是相反。

在美国,申请国家科学基金(NSF)项目的最新版指南有200多页,哪些费用可以从项目经费中支出,规定得明明白白。美国科研人员在申请项目时,也要提供详细的预算。宾州州立大学华人学者高翔曾详述其申请国立卫生署(NIH)项目经费的经历,经费预算在申请书总篇幅中占近90%。研究者如果想挪用项目经费,或通过造假骗取经费,要面临严重后果。某高校一位助理教授用自己的科研经费买了一个价格不到1000美金的望远镜,一经发现就被开除了。2015年,韩裔科学家韩东杓因为伪造研究数据申请NIH研究经费被判刑57个月。

而在中国,申请项目、炮制水论文作为成果,套取项目经费,已经成为一些科研人员的“致富之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2020年至今发布的近10批不端行为案件中,对学术造假、骗取科研资金的处罚仅仅是追回项目资金、停止申请资格数年、通报批评。

每年数以万亿计的巨额财政科研补助,应该有更加严格、透明的监管。所有接受公共财政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都应该接受学术界与公众的监督。而项目能否立项、项目成果是否可以通过评审结项也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评议,甚至不仅仅要考虑学术界的意见,公众的意见也应该作为考量的因素之一。因为所谓“学术共同体”蜕变为“利益共同体”“特权共同体”“腐败共同体”,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辛省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4日 上午8:20
下一篇 2023年10月4日 上午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