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网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在党。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题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全市组织工作迈上新台阶。
凝心铸魂 突出思想引领
“推动解决一批事关长远、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推出一批管用、好用的政策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两周前举行的市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做好第一批主题教育各项工作。
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渐入尾声,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在即。回顾过去数月,上海认真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将“实”字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各方面,率先探索建立联组学习、联手调研、联动整改、联推发展“四联”工作机制,打造集调研课题库、整改问题库、“12345”市民热线库、信访问题库“四库”于一体的主题教育信息系统,实现各项任务一体贯通、各部门各层级协同联动,持续放大工作成效。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在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的基础上,接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经过一次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坚定性不断提升,践行为民宗旨的自觉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助推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落实落地的精神动力持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更加夯实、更加完善。
打开“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App,点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专区,映入眼帘的是685门网络课程,这是上海推进干部政治理论和党性教育的网络培训主阵地。截至目前,这些课程累计访问达3486.3万人次,累计学习时长达1438.3万学时。
这类培训阵地还有很多。上海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学思想”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扎实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计划,用好用活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的丰富红色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创新推出“初心讲堂”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品牌,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在经常、融入日常,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一系列扎实举措,使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矢志不移的政治忠诚和理论自觉入心见行,担当新时代新使命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上海在新征程上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注入强大动力。
激励担当 建强干部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委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中之重,专门召开市委全会专题研究并出台干部队伍建设文件,着力提升选人用人质量和水平,建强高素质骨干队伍。
选人用人方面,上海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确保干部队伍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把实绩作为重要依据,建立“赛马”机制,打破选人用人隐形台阶,破除论资排辈,大力选拔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机制;聚焦落实国家战略、重大任务,积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着力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为事业发展凝聚力量。
在中央组织部具体指导下,市委组织部深入开展干部管理模式创新。2020年3月,《关于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干部管理模式创新的若干意见(试行)》出台,将一体化示范区作为干部管理模式创新的试验区,构建共建共管模式,推行聘任聘期管理,建立一体化干部交流机制,树立优绩优酬激励导向,探索更加开放灵活、互联互通的选人用人平台和机制。
围绕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上海不断健全优秀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常态化工作机制,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做大做活优秀年轻干部“蓄水池”。同时持续加强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优秀年轻干部“跨条块、跨部门、跨领域”交流任职挂职;坚持齐抓共管,完善年轻干部从严管理机制。
“老百姓看党风政风,不看天边,只看身边。”近年来,上海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从严管理监督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保持严的基调、完善严的措施、营造严的氛围,持续拧紧从严管权治吏的螺丝,坚持把严格管理和关心关爱结合起来,着力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如何管好关键人关键处关键事?上海围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试点工作基础上,健全年度抽查、跟踪监管、分类研判、提任把关、监督执纪等常态化监管机制,有力推动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把如实向党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作为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对党忠诚老实的“试金石”。落实中央加强“一把手”监督要求,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充分发挥审计“经济体检”重要作用。
公务员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深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持续发挥职务与职级“双通道”的激励效能;率先完成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改革入轨,公安、司法等领域各类人员分类改革有序推进;优化公务员招录、培训、考核等各项工作,同时突出严管厚爱,有效激励广大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牢记嘱托 探路基层党建
从“不辱门楣、不负重托”到“继续探索、走在前头”,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党建工作念兹在兹,饱含殷殷期盼。上海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锚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导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党建新路。
徐汇区武康居民区发动群众开展多场“武康大讨论”,围绕街区居民公约、商户公约和游客公约探索开放式社区治理“软法指引”模式;长宁区虹桥街道党工委聚焦相邻居民区“开门难”,推动虹桥、爱建两个小区居民打通围墙,携手共建共享街区同心圆;闵行区景江苑居民区针对人口高流动、租户居多数等治理难点,调查摸清“二房东”、租户的人口底数、共同需求和共同愿景,找到激活基层治理的切入点……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上海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城市发展运行全方位全周期,确保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
同时,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全市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扎实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上海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新空间、新载体、新就业人群不断增多,如何让这些“变量”变为稳固基层基础的“增量”,成为整座城市基层党建的深层考量。从“支部建在楼上”到“优服务”“强功能”“善治理”,上海楼宇党建一路迭代升级,以楼宇治理助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涌现出金虹桥国际中心等年税收“百亿元”的楼宇党建典型。
业态“新”在哪里,形态“变”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到哪里。通过全面排摸并掌握全市快递、外卖行业近5000个平台分支机构、加盟企业、基层网点以及10.3万名一线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上海打造了包含1.1万余个服务阵地的“同心同行”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资源体系,还在互联网企业、产业集群等建立起党的组织。
到2022年底,全市党的基层组织由2012年底的9.0万个增长至11.6万个,形成纵向上“市委—区—街镇党(工)委(区委各工作党委)—基层党组织”一贯到底,横向上居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国企、“两新”组织等全部到边的组织架构。有赖这一体系,在大上海保卫战、国家战略落实、民心工程攻坚等重大任务中,党的领导有力传导到基层组织,党的工作触角有效延伸至千家万户,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
为答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提出的“年轻人愿不愿意跟党走、愿不愿意加入党组织”这个“时代之问”,上海将发展壮大党员队伍、锻造新时代先锋力量作为基本建设,源源不断吸收先进分子入党。十年来,全市党员总量由2012年底的188.2万人增长至223.4万人,党的力量持续壮大。各行业各条线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黄宝妹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此外,上海还注重发挥数字治理优势,拓展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建成“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形成组织架构管线图和全市党员信息库,全景呈现组织体系要素,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
筑巢引凤 增强人才支撑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今年召开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书记、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吉宁强调,要牢牢把握服务现代化导向、高层次导向、国际化导向、超常规导向,紧紧围绕提升人才高度、宽度、厚度,更加精准施策发力,强化高效协同,深化调查研究,着力破解裉节问题,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上海人才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和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今年4月,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这是上海连续三年精心打造的汇聚全球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的标杆性对接平台,也是青年人才展现创造活力的重要舞台。近些年,上海聚焦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若干重点领域,面向海外积极延揽世界一流人才;同时大力培养引进青年人才,创新市场化社会化引才新模式,选聘国际知名科学家、企业家担任引才大使,实现“以才引才”。
另一方面,壮大高水平人才队伍必须坚持引育并举。上海加强本土人才培养,推进人才计划优化整合,从源头上减少“帽子”数量;强化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评价制度,坚决破除“四唯”评价弊端,畅通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评聘高级职称的“绿色通道”,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人才最看重的是什么?上海调研发现,53.86%的青年人才认为对其关键成长阶段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较为宽松、促进创造力的科研评价机制”。近年来,上海坚持以“放权”为用人单位添动力,以“松绑”为人才增活力。比如取消一批在人才招聘、职称评审、人员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下放岗位聘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等管理权给用人单位;探索建立一批“三不一综合”的新型研发机构等。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上海不仅致力于构筑世界级人才平台,以事业平台聚才,还坚持以高品质、便利化、国际化的生活保障彰显城市软实力,持续优化人才落户服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提升人才医疗服务水平,为人才营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舒心环境。
经过不断探索,上海人才资源总量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持续加深,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40.8万份,集聚外国人才数量居全国第一。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回国人员已超过29万人,排名全国第一。在沪两院院士、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提升,上海领军人才达近2000名。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将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着力建强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锐意进取、实干担当,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努力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党建成果,为上海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政治保障。(记者 周程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