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管理我校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备课与上课“三不放”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与基础,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与保证。备课与上课要做到:抓住基础知识不放;抓住学生主体不放;抓住质量提高不放。
(一)备课
总体要求:学校要通过学科组教研活动,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教师要依据学段要求、课程标准,注重教材的整体把握,注重学段知识点衔接,注重教学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教师要从学生基础、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学情分析,重视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1.备课时间要求。各学段、各学科教师要提前一周进行课前设计,入职5年内教师写详案。每月至少2次年级学科组集体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根据学情进行个性修改。
2.备课内容要求。依据课程标准落实学科目标;科学、准确地表述,符合教学实际;教学目标注意主体性、发展性、开放性、生成性。
——教学内容设计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创造性地运用教材,重点突出,分散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构建学科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学科的基本素养。
——教学过程设计要求。按照学生学习规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符合学生心理及认知水平;全面了解学生基础,全面体现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设计要求。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凸显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创设情境,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
——教学资源设计要求。有效利用教材这一重要课程资源;关注师生本身具备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有效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教学评价设计要求。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实现三维目标整合;采用点评、多评、共评等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生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设计要求。从课标、教材、学生、资源、教法等多角度进行课堂反思,分析和预测教学过程的得与失,达到教案设计的实用、管用、好用、必用的效果。
3.备课管理要求。学校建立教案检查制度,坚决杜绝不备课进教室上课的现象。学校每学期检查三次:期初、期中、期末,还可做抽查和不定期检查,并公布结果。
(二)上课
总体要求: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本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1.课堂教学准备要求。教师在上课铃响前,准时到达上课教室门前一侧站立,观察学生进教室的精神状态,巡视学生上课前书本、文具的准备情况,使学生保持安静。上课铃响进入教室,师生问好后开始上课。
2.课堂教学时间要求。每个学段、每个学科教师要按照规定的教学时间上课,不准提前下课或延时下课。教师不得占用学生眼保健操时间做教学收尾工作。
3.课堂教学内容要求。
——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坚持新的课程理念统领课堂教学,实现“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目标要求。落实各个学段课程标准,实现三维目标优化整合,精准设计,目标引领。
——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讲清重点,分散难点。夯实新课程理念下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素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操作技能、实践潜质和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为每位学生提供成长平台,促进每位学生可持续发展;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安全的学习氛围。重视实验教学,关注学生能力培养。教师不得随意终止上课,更不能随意终止学生上课。
——课堂教学方式要求。转变教学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灵活有效地采用教学方法,实现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
——课堂学习方式要求。坚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体验式、操作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课堂教学资源要求。充分开发与有效利用各种各类课程资源,着重开发与有效利用师生交往互动中生成的课程资源;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将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形成教学的最佳途径。
——课堂教学手段要求。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供适宜的学习工具;演示无误,效果最优。
——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准确评价,以激励为主,讲究评价的策略与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课堂教学技能要求。课堂教学要凸显教师的教学风格,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语言标准,书写规范;教师要具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够有效地掌握和把控课堂教学进度与教学动态。教师要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课堂教学效果要求。完成当堂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各层次学生均学有所得,教学实效高。
——教师形象要求。教师上课精神饱满,站立式讲课,举止端庄大方,肢体语言规范,教态亲切、自然。教师上课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教师要化淡妆,不戴耳环,不做过多修饰,穿适合教师职业的服装。
(三)课后反思。总体要求:课后反思要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新理念;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做反思型教师。通过解决问题提高质量,促进专业成长,做研究型教师。
1.课后反思内容要求。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以研究者的眼光反思教学的全过程及教学效果等,注重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用教学理论引领反思,用教学效果验证反思,用学生学会体会反思,用学生问题落实反思。
2.课后反思形式要求。采用教学随笔、教学日志、教学案例、教学叙事、教学课例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反思;针对不同问题,形成教学行动研究方案,指导教学行为。
二、作业与评价“三讲究”
作业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评价是要弄清楚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此过程中应做到:作业布置讲究针对性;知识过程讲究层次性;阶段评价讲究实效性。
(一)作业要求
总体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布置与批改作业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之一,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查教学情况和学生完成学业情况的重要手段。学校要建立作业批改检查与讲评制度(学期抽查三次),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1.作业理念要求。要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学校要完善作业调控机制,创新作业布置方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
2.作业内容要求。布置作业要精选、适量。达到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掌握技能,训练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通过作业达到学习、消化、反馈的效果,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3.作业形式要求。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验操作、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
4.作业时间要求。学校要完善作业调控机制,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保证学生有一定量的弹性学习时间。当天有课后服务的学科不得留作业,其他学科作业总量由年级组长统筹确定,确保同年组作业一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
5.作业布置要求。作业的布置要精选,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布置作业要分层:学困生完成课本中基本练习题;中等生要完成课本基本练习题和选做题;优等生在此基础上布置少量研究性习题。
6.作业批改要求。本着“有布置必批改”的原则,教师要按照学段、学科、学业要求认真批改作业。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须精选、先做、分层、全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教师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7.作业评价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书面作业有布置必须有检查,要求全批全改,同时也提倡书写个性化的评语和面批面改,及时做好反馈,建议参照“布置—检查—批改—反馈—纠正—修改—再检查”的流程进行操作。
8.作业辅导对象要求。提倡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尤其要了解学困生的情况,分析原因,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自信心,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排斥和惩罚学生的现象。
(二)考试评价要求
1.考试评价内容要求。考试评价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要考查对象。考试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突出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收集、分析、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杜绝偏题、繁题、怪题,控制难易度。
2.考试评价分析要求。要做好考试评价的分析总结工作,从教师、学生、资源等教学因素,认真分析考试评价的结果,总结经验,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改进教学,解决问题。
3.考试评价次数要求。学校要从严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组织一次,做到教、学、测一致。
4.考试评价结果应用要求。完善教学质量常规监查工作,根据考试评价结果,建立和完善基于教学过程的调控与保障机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教师评优选先、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教师晋级等方面体现质量评价结果。
5.考查评价要求。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考查学生思想品德、身体素质、艺术修养、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与发展情况,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
三、辅导与服务“三到位”
辅导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服务是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帮助与关心至关重要。要做到:指导学生学习与辅导学生心理到位,关心学生生活与关注学生发展到位,热心服务学生与热情服务家长到位。
(一)辅导与服务的指导要求。辅导内容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在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的同时,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指导学习方法。
(二)辅导与服务的方法要求。因材施教,分类辅导。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辅导,共性问题集体解决,个性问题独立指导,不以辅导为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辅导与服务的过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服务思想,增强服务意识,对学生要热心,对家长要热情。
(四)辅导与服务的心理要求。对学生的心理要做到关心与关注,对学生的辅导要做到耐心与细心。热爱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发展。
四、学习与研究“三结合”
学习使人进步,研究使人提高,学习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证。要做到:自主学习与集体教研相结合,校本培训与外派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一)完善教研机构,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要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和课题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小时,做到“三定”:定时、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认真研讨,并做好记录。
(二)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研组(备课组)应根据本年段的特点,承担课题研究的一部分任务,及时整理研究经验,一学年结束要进行阶段性结题。
(三)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要做好记录和简评,并积极参加评课活动。
(四)教师要积极申报研究课题,对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要及时形成文字材料,并积极投稿,对发表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随笔等,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计划与总结“三确定”
规范学校教学工作。学校在学期初要有教学工作计划,学期中要有教学工作诊断,学期末要有教学工作总结,体现教学工作的善始善终,再现教学常规的闭环管理。教学工作计划要确定目标、途径、方法;教学工作诊断要确定成绩、不足、措施;教学工作总结要确定方向、内容、重点。
(一)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国家、省、市关于教学工作的规定和课程标准、教材的基本要求等,结合学校实际特点及可行性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应在教师充分讨论的情况下生成,并在开学前一周内定稿。教学工作计划应包括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实施策略、预想效果。
(二)制定学科组(年级组)教学工作计划。计划包括:1.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要求;2.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3.教材的重点、难点;4.学情分析;5.教学进度表;6.教研教改课题;7.教研活动日程安排。
(三)学校或学科组要做学期中教学诊断。教学诊断要以专题教研活动方式呈现,认真剖析教学过程的得与失,学生学习情况的成绩与问题。教学诊断要以专题活动为主,其形式有:教学诊断、试卷分析、问题研判、方略研究、疑难探究、教法商议、学法指向等。
(四)学校要做好期末教学工作全面总结。总结中要提到本学期教学工作优势、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今后努力方向等。学校要召开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大会,表彰业绩突出的先进教师。各类有关教学工作总结要在放假前提交教务处备案。
《学校160篇教学材料汇编》目录如下,感兴趣的朋友下方评论区留言:
一、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材料目录(15篇)
01.学校教学管理规程
02.XX学校教学管理规程
03.学校教学工作方案
04.学校教学工作计划(1)
05.学校教学工作计划(2)
06.学校教学工作计划(3)
07.学校教学工作总结(1)
08.学校教学工作总结(2)
09.学校领导包保学科责任制度
10.教职工业务分工制度
11.学校教辅材料管理制度
12.学校教辅资料征订管理办法
13.校级骨干教师认定办法
14.后进生转化工作方案
15.学校行政领导巡课制度
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材料目录(25篇)
01.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02.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方案
03.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
04.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2)
05.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06.学校期中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方案
07.学校日常教学管理规范
08.学校调(代)课管理制度
09.学校教师调课暂行规定
10.教师随意调课(换课)专项整治方案
11.学校教案检查制度
12.学校考试管理制度
13.学校考试组织与管理工作方案
14.学生成绩统计办法
15.学校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16.学校教师听课制度
17.学校教师评课制度
18.关于教学常规检查的几点反思
19.教学常规管理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20.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1)
21.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2)
22.关于教务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23.大规模考试质量分析的规范操作要领
24.关于加强毕业班后期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25.线上教学的“管”和“理”
三、学校教学量化考核工作材料目录(5篇)
01.学校教学工作量化考核办法
02.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
03.教师教学管理考核细则
04.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考核方案
05.线上教学教师量化考核评价办法
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材料目录(12篇)
01.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02.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工作方案
03.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04.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工作方案
05.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1)
06.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2)
07.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08.毕业班工作方案
09.学校中考备考方案
10.中考正常发挥的三十六计
11.抓好常规管理是学校办学质量的生命线
12.中考百日冲刺动员会上的讲话
五、学校教研组建设材料目录(16篇)
01.学校教研组工作常规
02.学校教研组工作制度
03.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
04.学校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
05.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办法
06.先进教研组评比实施细则
07.先进备课组评比实施细则
08.学校教师集体备课制度(1)
09.学校教师集体备课制度(2)
10.教研组管理的三种境界
11.语文教研组建设方案
12.怎样做才能当好教研组长
13.如何发挥学校教研组的应有效能
14.好“教研组长”长什么模样
15.学校教研组建设方案
16.学校教研组目标考核方案
六、学校教科研工作材料目录(20篇)
01.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02.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03.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04.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05.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
06.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07.学校教科研规章制度
08.学校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09.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10.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11.学校领导参加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要求
12.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制度
13.教科研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14.学校校本教研方案
15.创建教科研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16.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办法
17.学校教科研工作会议讲话稿
18.学校教科研会议发言材料
19.学校如何抓好教科研工作
20.学校教科研特色建设材料
七、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材料目录(25篇)
01.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02.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03.学校校本培训制度
04.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05.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06.新教师培训完全方案
07.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08.如何进行学情分析
09.教师如何写试卷分析
10.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写法
1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案标准
12.学校电子备课规范
13.教师电子备课好处
14.教师说课万能稿(老师们值得阅读)
15.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
16.如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17.评课的基本方法
18.如何有效评课
19.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值得每位老师看看)
20.一节优质课的课堂评价标准与细则解读
21.学校如何抓好教科研工作
22.浅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23.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升服务意识
24.老师眼中的好课为何学生偏偏不买账
25.双减之下作业怎样减量又提质?
八、学校“双减”材料汇编目录(29篇)
01.学校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02.学校双减工作汇报(1)
03.学校双减工作汇报(2)
04.学校双减工作汇报(3)
05.学校双减工作总结(1)
06.学校双减工作总结(2)
07.学校双减工作总结(3)
08.教师贯彻落实双减工作十大承诺
09.双减政策承诺书
10.给教师以温度 助双减有力度
11.学校双减工作典型案例(1)
12.学校双减工作典型案例(2)
13.学生作业管理制度(1)
14.学生作业管理制度(2)
15.学生作业管理制度(3)
16.学生作业管理工作方案
17.学生作业会商制度
18.学生作业审批制度
19.学生作业监控制度
20.学生作业免做制度
21.学生作业公示制度 (1)
22.学生作业公示制度(2)
23.学生作业公示方案
24.教师作业布置批改承诺书
25.学生作业管理流程图
26.双减背景下学校一体化作业管理
27.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8.学校作业管理规定
29.学生作业检查细则
九、课后服务材料汇编目录(12篇)
01.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1)
02.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2)
03.2022年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计划
04.学校寒暑假课后托管服务工作方案
05.课后服务费分配方案
06.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
07.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汇报
08.义务教育学段课后服务实施建议
09.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总结(1)
10.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总结(2)
11.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总结(3)
12.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总结(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