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兴旺梦圆小康 ——晋中市“十二五”以来现代畜牧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李喜涛通讯员常凯DpS

  “十二五”以来,我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为核心,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全面提升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快畜牧业强市建设步伐,推进畜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使全市畜牧业实现了高效发展、安全发展和生态发展,并呈现出:DpS

  ——产业规模快速扩张。2014年,我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91.7万吨,占全省总量的1/5,居全省第一。其中:肉类总产量占全省产量的1/5,居全省第一;禽蛋产量占全省总量的1/4,居全省第一;奶类产量占全省总量的1/7,居全省第四。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04亿头(只),占全省总量的1/5,居全省第一。其中:牛、猪出栏量均居全省第一,家禽出栏量居全省第二,奶牛存栏居全省第三。全市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2120元,居全省首位。DpS

  ——产业投入大幅增长。市县两级在财政支持、招商引资、养殖业占地、标准化圈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制定了倾斜扶持措施,营造了宽松优越的发展环境。在财政投入上,市级财政从2013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元作为畜牧业的发展基金;县级财政每年拿出4000多万元扶持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搭建与金融部门合作的融资平台。设立900万元现代畜牧业担保基金,按5倍比例放大,可为养殖户担保4500万元贷款;此外,市级34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担保基金重点向畜牧业倾斜;组建了全省首家混合所有制农业龙头企业——金谷现代农业投资公司,资本金达到2亿元,其中市政府投资4750万元,太谷县政府投资4750万元,山西盛友农投公司投资9500万元,山西农业大学以技术入股1000万元,金谷农投公司发起的金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可撬动30亿元银行贷款。金谷农投公司于今年6月在“新三板”上市以后完善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不断给企业增加新的血液。和顺县政府与邮储银行合作,注入风险金200万元,拉动贷款2000万元。在政策措施的引领下,社会资金投资畜牧业积极性高涨。年社会投资由2010年的3.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7.5亿元,今年计划完成30亿元,增长了近8倍。涌现出一大批高额投入、高点起步、高标生产、高效经营的工厂化养殖、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如:九牛牧业、天鸿农牧分别投资4亿元、3.8亿元的两个万头奶牛场在祁县、平遥落地开工;投资10亿元的祁县伊利液态奶项目一期工程投资4.9亿元;榆次金粮集团开工的18个肉鸡养殖场、1亿只肉鸡屠宰项目计划投资17.2亿元,其中6个肉鸡养殖场已投产。正大、大北农、台湾安佑、美国嘉吉等国内外知名饲料企业聚集我市,带来了资金、品牌、市场、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DpS

  ——产业级次明显提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示范带动的原则,大力推广现代公司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工厂化发展、标准化养殖。全市畜禽规模标准化养殖比重超过70%(蛋鸡、肉鸡和奶牛达到90%以上,生猪达到80%以上),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3和34个百分点。涌现出介休绿健公司、榆次得天缘、平遥丰翼天和等工厂化养殖典范,使晋中汇聚了国际一流的工厂化养殖生产设备和生产模式。DpS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依靠畜牧产业化龙头,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推行“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模式,延长畜牧业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如金粮农科“玉米种植→粮食收购加工销售→饲料加工→种鸡、种猪孵化繁育→养殖育肥→屠宰加工→肉制品加工→物流营销”模式,实现产业链全程可控制、可追溯,延伸从田间到餐桌“种、养、加、销”为一体的农业转化增值全产业链条。积极探索生态循环模式,支持和引导畜牧龙头企业,参与到循环农业经济中,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有效地解决了农业废弃物污染,促进了农业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提升综合效益。和顺德牧建设了2000多亩的天然牧场及1.5万平方米的生态养殖区。通过“秸秆→牛→食用菌→有机肥→还田”的模式,使整个产业链条完全实现了有机、零污染,最终达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资源最大限度有效利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4日 上午8:43
下一篇 2022年6月4日 上午8: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