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指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强调对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合理组织的同时,通过适当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从而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形式,其核心是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协同效应,使其发挥各自最大的生产潜力。正确理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R6d
(1)要明确农业规模经营形式多样,不仅局限于土地的集中经营。R6d
在实践界,农业的规模经营往往被人误解为土地的集中规模经营,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这种认识实际上只看到了农业生产的产中个别环节可以规模化,而没有从更为广阔的视角认识产前、产中和产后其他重要环节的规模化也称作规模化经营。事实上,在一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较发达的国家,农业生产资料的规模供给、农业生产技术的统一服务、农产品的统一销售等都是典型的农业规模化经营。R6d
(2)要明确适度规模经营不是盲目追求“规模”而是注重“度”的把握。R6d
有规模不等于有效率,规模经营并不一定产生规模经济,如果缺乏必要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基础,一味地追求规模很有可能使农业生产的成本超过收益,适度规模经营不是粗放式经营而是集约化、高效化的经营方式,面积、规模和数量不是衡量规模经营是否适度的主要指标,衡量规模经营“适度”的关键指标是看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程度(李忠国,2005),是看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经济效益指标。R6d
(3)要明确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动态演化的概念。R6d
农业经营规模是由各种相关条件共同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甚至同一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农业经营的适度规模都不相同。因此要想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预设一个各地均适合的“适度规模”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经营主体的主观条件估算“适度规模”的数值界域。R6d
必须认识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要认识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各个环节,诸如产前、产中和产后任何环节的规模化都可视为规模经营的具体表现,因此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多种多样。R6d
不同地区应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农业基础等来确定切实可行的实现形式,人少地多地区的规模经营可以考虑通过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和集中经营来实现;而在人多地少地区往往是老少边穷地区,在这些地方土地多承载了社会保障的功能,农民惜地观念深厚,在推进规模经营时则应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支持并且鼓励其进行家庭经营,同时要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来实现规模经营,对于这些地区要切实转变观念:适度规模不仅仅是土地面积的规模,也可是生产环节和社会化服务的规模。R6d
中央应将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设立专项资金,整合既有涉农资金,着力对规模经营主体进行大力奖补,同时继续推行和完善原有涉农优惠措施,建立常态性的农业稳定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在具体的农业政策制定实施时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按区域适时调整农业支持政策;各地应积极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规模化经营方式,对于新的经验、新尝试要敢于支持善于总结,通过财税、信贷、基础建设等构筑综合支持体系,要在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和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R6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