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济安金信银行理财产品及管理人评价中心根据公募基金评价标准研发的《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及管理人评价报告》正式出炉,根据其最新的一期评级结果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评级期间内业绩披露完整且正常存续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14185只,参评获得济安评级的产品共计8695只,本次评级中各类型产品获得5星评级的总数为871只。
据了解,该报告是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等权威学术单位联合支持下,由中财龙马学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发布。
“如何对净值型产品及其发行机构进行科学评价是一个较大的难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认为,随着过渡期结束,“资管新规”的正式落地实施标志着对投资类型相同的资管产品逐渐回归同一起跑线,公募基金监管作为目前架构最为完备、措施最为严格的监管体系,各类资管产品的监管力度正在向公募基金看齐。
8000多只理财获得5星评级
根据济安金评级的最新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底,301家银行机构和21家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高达3.63万只,存续规模29万亿元。截止日为2022年7月31日,评级期间内业绩披露完整且正常存续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14185只,参评获得济安评级的产品共计8695只。
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7472只,现金管理类产品59只,混合类产品1063只,权益类产品101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目前存续且符合条件的产品总数仅4只,不满10只,因此该类型暂无评级。而本次评级中各类型产品获得5星评级的总数为871只。其中,符合评价标准的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共7472只,获得5星评级的产品共748只,获得1星评级的产品共748只。
“老百姓对银行有天然的信任感。加之没有专业的评级机构提示产品的优点和风险,因此投资人对银行理财产品和管理人基本是无差别对待。只看产品业绩,不看产品投向,也不关注管理人的投资能力。”杨健表示。
正因为如此,杨健认为, CFA协会与全球投资业界合作发起并创立了GIPS(The Global Investment Performance Standards)即全球投资业绩标准,用于在全球投资管理服务时计算和列报投资业绩的道德标准。目前GIPS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广泛、最权威的投资业绩表现标准,未来 GIPS与中国资本市场接轨是必由之路。
建立银行理财评级体系意义重大
“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产品全面向净值化转型。进入2022年以来,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已完成整改,投资者明显感受到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带来的影响。有数据显示,一些理财产品出现亏损,甚至出现跌破净值现象,但主要出现于权益类或混合类产品,总体比例可控,没有出现大规模赎回;随着近期市场回暖,截至6月30日,产品单位净值低于1的产品比例降至3.18%,其中97.78%单位净值大于0.90,总体过渡较为平稳。
“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快速发展也将面临监管趋严、产品差异化要求越来越高等诸多挑战。”杨健表示,科学、全面的银行理财产品评级无论是对投资者、管理人还是监管者都具有重大意义。
杨建进一步解释,从投资者而言,理财产品评级可以通过评级信息反映其在全市场的整体位置,为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对理财产品管理人而言,理财产品评级和管理人评级可以作为其内部的评估基准和绩效考核指标,从而对管理人和投资经理产生约束和激励;对监管者来说,独立的理财产品评级体系建设和完善将推动行业规范、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更好地回归资管行业价值挖掘、资产配置本源。
在金融体系分业监管的现状下,无论是从监管体系的一致性和监管政策的完整性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规模最大的资管产品,其透明和规范程度却不及公募基金,而且缺乏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从监管一致性的方面考量,未来与“资管新规”及现行规则相配套的银行理财产品落地政策总体向公募基金看齐的方向较为明确,需要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评价。
基金评级体系成重要参照方向
据了解,参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评价方法,济安金信设计了银行理财产品及管理人评级方案,把理财产品分为“现金管理类”、“固收类”、“权益类”、“混合类”等四大类,与公募基金的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对标。
对四类产品进行类内评级,采取同类产品分层、归并、综合的等级评价体系,从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业绩稳定性、择时能力、宏观审慎评级等方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及产品管理人进行综合评价。各类型产品评级周期为12个月。评级更新间隔为1个月,即每月度更新。
杨健教授认为,参照同台竞技的公募基金标准评价银行理财产品及管理人更科学。因此济安金信银行理财产品评级参照济安公募基金评价体系进行指标设计,同时结合产品特性引入了银行宏观审慎评级,使评级结果既具有完备性、科学性,也兼顾了银行理财产品的特性。
现阶段净值型银行理财尚处于转型发展过程中,可获取的市场公开信息有限、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未有获得一致认可的标准化产品评价框架。在资管新规对于金融产品统一性管理,信托、银行等资管机构逐步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压降传统非标业务,持续推进净值化转型,标准化投资的大背景下,而参考已经较为成熟的公募基金评价框架,设计银行理财产品评级方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柳宝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