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党建工作应把握好“十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党建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但若要抓准关键处、抓在点子上、抓出成效来,则是门大学问、是篇大文章,若在工作中把握好“十组”辩证关系,或许能够达到脑里有思路、胸中有丘壑、手上有章法的状态,取得原则性与灵活性相容、定力与活力并蓄、效率与效能共进的效果。

一是“效”与“绩”的关系。“功崇惟志,业崇惟德。”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但是不能为了出政绩而抓党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必须讲求实际效果,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对维护党的伟大事业有利,才是抓党建的根本目标和唯一目的,不能搞表面文章、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党建工作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宣传动员、组织凝聚等,做这些工作需要长期坚持、点点滴滴,春风化雨、润泽心灵,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也不可能靠朝夕之功、采取几个措施一下子就立竿见影,取得明显成果。党建工作永远在路上,做好党建工作既要有大局意识、又要有全局观念、还要有长远目光,抓好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追求实际成效,而不是为了发展政绩,当然,如果实实在在的把党建工作真真正正的抓好了,那么工作成绩的取得就是水到渠成和渠成水到的事了。

二是“本”与“末”的关系。纲举目张,本顺末从。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纲”和“本”,抓党建工作就是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抓党建是目标、是思想层面、属“战略”层级,抓党务是手段、是操作层面、属“战术”层级,但是抓党建的意图要靠党务这个载体来谋划、实施和落实,抓党建的成效要靠党务这个抓手来考量、评价和体现。要想抓好党建工作,必须将党建置于工作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和布局,从“宏观”层次谋划党建,从“微观”层次实施党务,以党建为目标统领党务、以党务为手段支撑党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偏废、不能本末倒置,达到党建引领发展、发展促进党建的目的。

三是“合”与“分”的关系。“合”与“分”,本是天下大势,同时是事物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的规律现象,以及客观社会的现实常态。一方面是工作分工问题。党建工作要构建大党建格局,不能变成党务工作者或少数人的事,其他人当旁观者和评论家,应该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明晰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同志的责任义务,全员调动、全员参与、全员发力,让每名党员心中有责任、身上有担子、手里有任务,不当清谈客、争当实干家,工作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分合相得益彰,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得到持续巩固、组织力得到全面加强,使党员素质得到全面过硬、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是组织架构问题。对于党支部、党小组的设置,应该根据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原则和方便工作开展的原则进行合理设置,很多时候“合”体现统筹整合、“分”表示重视加强,“分”与“合”不取决于数量,而取决于质量,以及是否科学合理。

四是“收”与“放”的关系。抓党建工作需要把握好收与放的辩证关系和度量关系,一张一弛间体现辩证艺术,收放自如中彰显从容不迫,“收”与“放”皆是科学管理之道,只是该不该“收”、“收”多少、收到什么程度,该不该“放”、“放”多少、放到什么程度比较难以把握,非常考验管理者的火候和水平,该收不收和该放不放,或者收多了和放多了,都同样达不到好的效果。对于党建工作的目标制定、责任压实、压力传导、督促检查、考核评价等,要有整体思维,“一盘棋”谋划推进,把指挥棒牢牢抓在手里。对于支部的具体工作、生活,要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支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支部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常态、规范的开展组织生活,通过不断提升组织能力,发挥好党的基层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五是“隐”与“显”的关系。党建工作既是“隐绩”,又是“显绩”,对于“隐”与“显”尺度、分寸的拿捏,尤其是甘心做“隐绩”、忍心为“隐”比较难,对管理者的智慧和艺术是极大的考验。开展党建工作的总体基调,应该保持为党的伟大事业做基础的良好态度,不是为自己谋求政绩资本,不能光想着个人的风风光光、得名得利、显山露水,而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宁心静气、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埋头苦干、实干、真干。对于具体工作开展,要立足于凝心聚力,做好宣传发动、典型示范、展示推介等工作,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党建工作成为锻炼人、塑造人、考验人、识别人的平台。还有并不是所有的党建工作都需要显露、都能够显摆,这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灵活把握、科学处置。

六是“心”与“痕”的关系。党建工作是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心灵到思想、从人品到品格、从素质到形象,进行全面的塑造和提升,所以开展党建工作主要是聚焦走心、入魂、安身,从深入的层面、拓展的维度对党建工作进行建构、打造。先要厘清党建与党务的工作界限,避免把党务工作作为党建工作来抓,以抓党务工作替代抓党建工作,两者混为一谈,将大量的人财物力,消耗在繁琐的党务事务中,导致党建工作偏党务化现象,使党务工作掉入“材料陷阱”、陷入“文牍主义”、成为“留痕”不“留心”的形式任务。要用好考评“指挥棒”,建立科学完善的考评体系,化繁为简,改变党建考核“一看房、二看墙、三看台账”的模式,少盯痕迹台账,多听党员和群众评价,多测服务对象满意度,多看党建工作实际效果,看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倒逼压力,激发内生动力。

七是“老”与“新”的关系。“老”与“新”指的是相对关系,不是绝对关系。对“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传统经验做法,要一以贯之的坚持好,尤其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民主、自我革命的有力武器,不但要握紧,还要有效发挥其应有火力。要以创新的眼光考量、谋划党建,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在线上和线下两个阵地,构建全覆盖、全方位、全时空的党建工作格局,用立体、多维的方式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效力,但要注意创新要合乎实际、易于操作、方便普及,才能具有较好的生命力和发展力,反之如果以创新之名使工作复杂化、繁琐化和增量化,是无效的创新或阻碍的创新。好的党建载体必须认真坚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操作方式方法,但不能朝三暮四、朝令夕改,更不能不断发明新名词、炒作新概念,这会让广大党员甚至党务干部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只有使党建活动真正走进党员心里,记得住、说得清、忘不了,党建工作才算取得效果。

八是“持”与“变”的关系。坚持与改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坚持依靠定力、改变需要活力。诸多变与不变的经验告诉我们,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变”或“不变”,关键在于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普遍真理,结合实际、科学有效的选择“坚持”,还是“改变”,或者适当的调整。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许多新的应用和手段使工作更加高效和便捷,但是“改变”不是跟风和随流,既要看改变的必要性、又要看改变的可能性、更要看改变的实效性。并且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战略资源,在用好这把宝剑有利之面的同时,应从战略安全的高度、角度去考虑数据安全,尽可能的限制不利之面,使这把宝剑用着更顺手、更放心、更合意。就党建工作而言,立根固本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一脉相承、一如既往的常抓不懈,对于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必须规范性地抓到位、创造性地抓出彩。

九是“加”与“减”的关系。加法和减法是一对辩证关系,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既能够对立、也能够统一,关键在于“度”的把握、“量”的适当。许多事实证明,只有集中资源、兵力和精力干重点的事、优势的事,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如果长期拘泥于某些无效重复的事务,就会大量挤压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加”“减”相抵、甚至互换。党建工作责任、党员责任义务等的压实,会形成党务的“加法”,“度”得当会形成党建和业务工作的“乘法”效应;但是,如果“度”没有把握好,导致党务“加法”过量,就会造成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减法”,甚至“除法”效应。工作中要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制度化建设,紧紧围绕《党章》等党纪党规,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部门和基层实际,形成清晰明了、科学合理、简单有效的党务工作标准,并允许可以结合实际有适当变通的可能,在抓好党务工作的同时释放出更多工作空间,集中资源和精力多做些有益于党建的事。

十是“繁”与“简”的关系。“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由简到繁是量的积累,由繁到简是质的变化。工作者既要有积简成繁的耐力,更要有化繁为简的能力,该繁时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小火慢炖,该简时大开大合、庖丁解牛、秋风扫落叶,在“繁”与“简”取舍转化间实现工作的最大效益。而在实际中,有生命力和推广力的措施往往是简单易行的,所以,要尽可能地做到能简不繁、简明扼要。党建载体活动要少而精,在喜闻乐见、接地气、简单管用上下功夫;利用先进技术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考评体系要科学合理、简化易行,要注重过程与效果并重,既要评价怎样做、更要评价取得的成果;评估方式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确切定性;指标设计要突出工作重点,做到分类对待,既设置共性指标,又考虑部门行业的不同设计个性指标;注重考评结果运用,合理确定权重,真正将考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工作实绩,与党务干部的提拔使用相结合。

作者 王强元(保山市委办公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7月5日 上午11:55
下一篇 2024年7月5日 下午1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