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排行榜”搞坏的医院生态:三甲医院医生临床8年,“科研成果”不达标难以转正

来源:半月谈

近年来,医界出现了一些以科研成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民间排行榜。有的医院为了比拼排名做评审专家“工作”、斥巨资甚至举债搞“科研”。一些年轻医生不愿下临床,还有的搞根本无法实现临床转化的注水“科研”,到“黑市”买论文或者“科研服务”……

达不到“科研”要求就被“晾”?

今年39岁的陈医生,2013年从一所名牌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湖南一家三甲医院做外科医生。白天在科室轮转,晚上参加急诊手术,周末在医院值班,自愿报名投身武汉抗疫一线……半月谈记者走进陈医生的工作环境,发现他很少有闲暇时光。

陈医生2018年开始做总住院医师,在普通外科各个专科轮转,急诊、会诊多,工作繁忙,不仅白天要完成手术,晚上还有急诊手术;他曾经60小时无眠无休,承受着心理、生理的沉重考验。

在外人看来,陈医生这么勤奋,未来的前途,一定是职称晋级、职级晋升,逐步走上业务领军岗位……但没想到他竟然连转正都成了问题——因为没有完成医院规定的“科研任务”,陈医生要么转岗做技师,要么辞职。陈医生说,和他一样境遇的医生,医院里还有多位。

“你不是发表了好几篇SCI论文吗?”半月谈记者曾经看到,陈医生只要一有闲暇,就见缝插针写论文。

“不够,我没有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不到医院的‘科研’要求。”陈医生说,为此他们这批人多次跟医院领导陈情。眼下,医院已经不再给他们派活。陈医生们被“晾”起来后,每月只能领取2000元生活费。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医疗资源高度集中的“超级医院”,像陈医生一样因为“科研”或转不了正、或评不了优、或晋不了级的年轻医生不在少数。

一家三甲医院的中层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越是“超级医院”越期待获得超级影响力,也就越依赖科研成果,这些压力很多传递给了年轻医生。在当前评价体系下,有的年轻医生功利性地选择那些出成果快的科研方向,这样容易产生一些“学术快餐”“学术垃圾”。

一些医生说,现在医界特别是“超级医院”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年轻医生不愿意下临床,喜欢进实验室。因为进实验室比在临床工作轻松,收入也不低,更容易出“科研成果”,职称晋升也相对更快。

被“排行榜”搞坏的医院生态:三甲医院医生临床8年,“科研成果”不达标难以转正

各种排行榜兴起,医院被裹挟前行

业内人士告诉半月谈记者,近些年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机构,不断推出医院评价排行榜,每年发布一次排名。

“年轻医生不拿课题,不争项目,不发论文,医院的排名怎么上得去?医院的金字招牌怎么保得住?我们院长在会上就是这么说的。”一家大型公立医院的有关负责人对半月谈记者说,“院长怎么能不关心排名呢,这不光是院长个人的成绩,还关系到医院的地位,更关系到医院未来能否争取到各种资源。”

于是,能够跻身排行榜“十强”“五十强”或“百强”,成为许多医院的梦想。一旦达成目标,医院会邀媒体报道,会进行庆祝。一旦落榜或者排名下跌,医院负责人不高兴,中层干部特别是一些医院特设的“评价办”负责人压力山大。

有的排行榜推出之初,一些传统大医院还不太在意。但几年下来发现,一些“地位”本来略逊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突然在排行榜上强势崛起,又惊又怕之余,只好也加入“打榜”战团;还有一些本来名不见经传、实力平平的医院,经过奋力“打榜”,取得了与一些“百年老院”同榜的地位,这让不少医院从这种“逆袭”中看到机会,也加入角逐……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医院排行榜公布的评价办法,主要考量评审专家意见和科研相关指标。

“有一些专家是凭印象打分,参考一下医院的科研成果,不沟通是万万不行的。”有医界人士说。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医院血拼排行榜,要用上“打投”“混圈”等手段。如每次评审之前,会有医院去找相关评审专家“沟通”“汇报”,寻求“指点”“提点”,以争取更多的印象分。

“有些排行榜,很大部分权重就是看科研成果,比如医院发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论文,有多少国家科研项目。”北京一位医疗专家告诉半月谈记者。于是,在专家评审环节“做功课”的同时,不少医院大抓“科研”,不惜重金甚至举债购买贵重仪器设备,甚至专门为“打榜”大兴土木造“科研大楼”。

更通行的做法,是对标排行榜搞“任务分解”——评审重视什么指标,就把指标拿来作为考评项目,分摊到每个医生头上。有转正、评优、晋级、升职迫切需要的中青年医生,成为医院“层层传导压力”的重点对象。有年轻医生说,为了转正和评职称,一些年轻医生搞注水甚至造假“科研”。随便打开一个临床医生的手机,都可以看到各种推销信息,“论文贩子”不停地问你要不要买论文,要不要“科研服务”。

医界呼唤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我不关心这个医生发了多少篇论文,我只关心他能不能给我做好手术。”有患者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医院排名是不是合理,要看这个排名能不能激发医生对提高医术的追求,引导医院和医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一些医生直言,临床和科研应平衡发展。希望有关部门制定更完善的临床医生评价体系,医疗职称与教学职称分离,科研指标的要求可用于教学职称(副教授、教授)评价,医疗职称(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可按医疗工作指标来评价。对医师同时有教学职称的,在待遇上体现差别。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建议,给教学医院年轻医生一到二年全职科研培训时间,让其主要做疾病导向的临床医学研究,适当协助科研人员开展实验室的基础医学研究。

湖南省医院协会副会长李爱勤说,科研是建立在临床之上的临床总结与提高,大型三甲医院要适时适度开展科研,但在年轻医生的评价上不能唯科研一概而论。一位资深医生认为,不能唯科研至上,忽略临床和病人,甚至因为科研成果欠缺就对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搞“末位淘汰”“一票否决”。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3:38
下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3:50

相关推荐

  • 大连理工大学徐剑科研项目

    大连理工大学徐剑科研项目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徐剑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他们主要关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尤其是机器翻译和文本生成方面的…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9日
    99
  • 研发项目管理系统软件

    研发项目管理系统软件:提升研发效率的神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的研发效率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传统的手动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研发项目管理系统软件成为了提升研发效率…

    科研百科 2024年8月15日
    56
  • 西梅 外刊

    西梅: 水果中的“智慧”者 西梅是一种来自印度的水果,因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本文将探讨…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25日
    2
  • 企业合规管理该如何发力?(企业合规管理该如何发力工作)

    4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率最高检调研组一行到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检察院调研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 本报全媒体记者程丁 通讯员黄莹摄 本报临沂4月22日电(全媒体…

    科研百科 2023年6月15日
    163
  • 项目进度规划软件

    项目进度规划软件 项目进度规划软件是一种能够帮助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规划、跟踪和控制项目进度的工具。通过使用这种软件,项目团队可以确定项目的时间表、任务分配、资源需求、风险管理等关键…

    科研百科 2024年9月4日
    36
  • 公司生产管理操作流程(公司生产管理操作流程图)

    在生产管理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是做好生产管理工作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 计划:经过分析研究,确定管理目标,项目,拟定相应措施。 二、 实施:根据拟定的计划和措施,分头贯彻…

    科研百科 2022年10月19日
    439
  • 两新发展党员存在的问题

    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存在的问题 两新组织,是指中国共产党的两新组织,即两新组织党员和两新组织工人。两新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发展党员的重要渠道,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4日
    34
  • 仓储软件开发

    仓储软件开发是指为仓储行业设计和开发专用软件的过程。随着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仓储软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些软件可以帮助仓储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首…

    科研百科 2023年7月22日
    167
  • 新时代如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新时代如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论文)

    强国必先强党,强党重在质量。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有机组成部分。…

    科研百科 2024年1月13日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