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排行榜”搞坏的医院生态:三甲医院医生临床8年,“科研成果”不达标难以转正

来源:半月谈

近年来,医界出现了一些以科研成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民间排行榜。有的医院为了比拼排名做评审专家“工作”、斥巨资甚至举债搞“科研”。一些年轻医生不愿下临床,还有的搞根本无法实现临床转化的注水“科研”,到“黑市”买论文或者“科研服务”……

达不到“科研”要求就被“晾”?

今年39岁的陈医生,2013年从一所名牌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湖南一家三甲医院做外科医生。白天在科室轮转,晚上参加急诊手术,周末在医院值班,自愿报名投身武汉抗疫一线……半月谈记者走进陈医生的工作环境,发现他很少有闲暇时光。

陈医生2018年开始做总住院医师,在普通外科各个专科轮转,急诊、会诊多,工作繁忙,不仅白天要完成手术,晚上还有急诊手术;他曾经60小时无眠无休,承受着心理、生理的沉重考验。

在外人看来,陈医生这么勤奋,未来的前途,一定是职称晋级、职级晋升,逐步走上业务领军岗位……但没想到他竟然连转正都成了问题——因为没有完成医院规定的“科研任务”,陈医生要么转岗做技师,要么辞职。陈医生说,和他一样境遇的医生,医院里还有多位。

“你不是发表了好几篇SCI论文吗?”半月谈记者曾经看到,陈医生只要一有闲暇,就见缝插针写论文。

“不够,我没有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不到医院的‘科研’要求。”陈医生说,为此他们这批人多次跟医院领导陈情。眼下,医院已经不再给他们派活。陈医生们被“晾”起来后,每月只能领取2000元生活费。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医疗资源高度集中的“超级医院”,像陈医生一样因为“科研”或转不了正、或评不了优、或晋不了级的年轻医生不在少数。

一家三甲医院的中层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越是“超级医院”越期待获得超级影响力,也就越依赖科研成果,这些压力很多传递给了年轻医生。在当前评价体系下,有的年轻医生功利性地选择那些出成果快的科研方向,这样容易产生一些“学术快餐”“学术垃圾”。

一些医生说,现在医界特别是“超级医院”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年轻医生不愿意下临床,喜欢进实验室。因为进实验室比在临床工作轻松,收入也不低,更容易出“科研成果”,职称晋升也相对更快。

被“排行榜”搞坏的医院生态:三甲医院医生临床8年,“科研成果”不达标难以转正

各种排行榜兴起,医院被裹挟前行

业内人士告诉半月谈记者,近些年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机构,不断推出医院评价排行榜,每年发布一次排名。

“年轻医生不拿课题,不争项目,不发论文,医院的排名怎么上得去?医院的金字招牌怎么保得住?我们院长在会上就是这么说的。”一家大型公立医院的有关负责人对半月谈记者说,“院长怎么能不关心排名呢,这不光是院长个人的成绩,还关系到医院的地位,更关系到医院未来能否争取到各种资源。”

于是,能够跻身排行榜“十强”“五十强”或“百强”,成为许多医院的梦想。一旦达成目标,医院会邀媒体报道,会进行庆祝。一旦落榜或者排名下跌,医院负责人不高兴,中层干部特别是一些医院特设的“评价办”负责人压力山大。

有的排行榜推出之初,一些传统大医院还不太在意。但几年下来发现,一些“地位”本来略逊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突然在排行榜上强势崛起,又惊又怕之余,只好也加入“打榜”战团;还有一些本来名不见经传、实力平平的医院,经过奋力“打榜”,取得了与一些“百年老院”同榜的地位,这让不少医院从这种“逆袭”中看到机会,也加入角逐……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医院排行榜公布的评价办法,主要考量评审专家意见和科研相关指标。

“有一些专家是凭印象打分,参考一下医院的科研成果,不沟通是万万不行的。”有医界人士说。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医院血拼排行榜,要用上“打投”“混圈”等手段。如每次评审之前,会有医院去找相关评审专家“沟通”“汇报”,寻求“指点”“提点”,以争取更多的印象分。

“有些排行榜,很大部分权重就是看科研成果,比如医院发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论文,有多少国家科研项目。”北京一位医疗专家告诉半月谈记者。于是,在专家评审环节“做功课”的同时,不少医院大抓“科研”,不惜重金甚至举债购买贵重仪器设备,甚至专门为“打榜”大兴土木造“科研大楼”。

更通行的做法,是对标排行榜搞“任务分解”——评审重视什么指标,就把指标拿来作为考评项目,分摊到每个医生头上。有转正、评优、晋级、升职迫切需要的中青年医生,成为医院“层层传导压力”的重点对象。有年轻医生说,为了转正和评职称,一些年轻医生搞注水甚至造假“科研”。随便打开一个临床医生的手机,都可以看到各种推销信息,“论文贩子”不停地问你要不要买论文,要不要“科研服务”。

医界呼唤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我不关心这个医生发了多少篇论文,我只关心他能不能给我做好手术。”有患者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医院排名是不是合理,要看这个排名能不能激发医生对提高医术的追求,引导医院和医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一些医生直言,临床和科研应平衡发展。希望有关部门制定更完善的临床医生评价体系,医疗职称与教学职称分离,科研指标的要求可用于教学职称(副教授、教授)评价,医疗职称(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可按医疗工作指标来评价。对医师同时有教学职称的,在待遇上体现差别。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建议,给教学医院年轻医生一到二年全职科研培训时间,让其主要做疾病导向的临床医学研究,适当协助科研人员开展实验室的基础医学研究。

湖南省医院协会副会长李爱勤说,科研是建立在临床之上的临床总结与提高,大型三甲医院要适时适度开展科研,但在年轻医生的评价上不能唯科研一概而论。一位资深医生认为,不能唯科研至上,忽略临床和病人,甚至因为科研成果欠缺就对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搞“末位淘汰”“一票否决”。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3:38
下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3:50

相关推荐

  • 进销存系统的演变——从一个夫妻批发小店到S2B2b平台

    编辑导语:进销存系统是为了对企业生产经营中进货、出货、批发销售、付款等进行全程进行(从接获订单合同开始,进入物料采购、入库、领用到产品完工入库、交货、回收货款、支付原材料款等)跟踪…

    科研百科 2023年5月29日
    286
  • 渑池县畜牧局确保春节畜产品质量安全

      本报讯春节期间是畜禽出栏高峰期,为保障春节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渑池县畜牧局多措并举,加大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屠宰、经营等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一个祥和、安全的节…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29日
    299
  • 公司管理流程系统

    公司管理流程系统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有效的公司管理流程系统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减少错误率,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我们公司一…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3日
    0
  •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实践结题报告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实践结题报告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实践结题报告今年十一月初,浙江省“2022”三·10(长沙)政协委员在2022年寒假召开的“2022…

    科研百科 2024年11月25日
    1
  • 项目管理系统制度

    项目管理系统制度 项目管理系统是一种有效的项目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组织或个人更好地管理项目,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率。然而,如果没有合理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系统也很难发挥出最…

    科研百科 2024年12月18日
    0
  • 福建:推进学生党建进社区 创新组织育人新机制(学生社区党建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坚持抓基层强基础,扎实推进高校学生党建进社区,以建强组织、…

    科研百科 2023年2月26日
    287
  • 临床前项目管理

    临床前项目管理: 确保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药的开发和上市变得越来越重要。临床前项目管理是新药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以确保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的安全性和有效…

    科研百科 2024年7月16日
    59
  • 如何编制有效的资金计划?(如何编制有效的资金计划书)

    “ 资金是中小企业的命脉,决定着企业存活的时间。为了保证资金流的稳定,财务一般都会按月编制资金计划,对未来一个月的资金情况进行预估,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但资金计划并不是各部…

    科研百科 2022年10月20日
    325
  • 专业人脸识别考勤,提升考勤效率(人脸识别考勤方案)

    由于计算机科学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 如今,人脸识别正成为仅次于指纹的全球第二大生物特征认证方法。 如今的人脸识别技术已进入了实化阶段,该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公安、安全、海关、金融、军…

    科研百科 2023年3月21日
    242
  • 携笔同道

    携笔同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仿佛一个人拿起一支笔,就能够与其他人展开一场对话,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这种交流方式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更是通过书写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 在古代,携笔…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7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