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零代码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
低/零代码平台市场在不断发展,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62.4亿元,2025年突破百亿。其能力定位出现分化:零代码侧重降低开发门槛,适用于中长尾企业应用搭建需求;低代码侧重提升专业开发人员效率,适用于IT能力强、IT背景复杂的企业。
历经挑战,蓬勃发展:
低/零代码平台市场虽饱受争议,但其与RPA、iPaaS等市场的协作配合与专业应用并非零和博弈,需求侧对于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产品的认知成熟,市场推进稳健。
拥抱云端,融合AI:
企业上云成为常态,云原生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应运而生,提供更简化的工具调用方式,满足云时代企业需求。此外,低/零代码平台正积极探索与AI的融合,进一步降低开发门槛,提升开发效率。
市场展望:
2023年低/零代码平台市场预计规模为62.4亿元,2025年将突破百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而在复杂、个性化的企业需求场景下,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将与传统软件开发方式互相配合,协同发展,共同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预计2023全国低/零代码市场规模约为62.4亿元,并于2025年突破百亿。
前情回顾:几年前,“低代码”“零代码”声名鹊起,“低/零代码让不懂IT的业务人员也能开发,将取代程序员的岗位”,类似的言论不胜枚举,市场对低/零代码的定位尚不清晰。逐渐的,低代码和零代码的能力定位出现分化:零代码的核心作用是降低开发门槛,短培训周期即可让业务人员/产品经理搭建自己的应用,适合中长尾的企业应用搭建需求。低代码的核心价值是提升专业开发人员的效率,更便捷的调用多种能力的接口,适合IT能力强、IT背景复杂的企业使用。尽管产品的能力出现了分化,厂商在产品能力的配置上却是融合趋势:一个低/零低代码厂商提供的应用开发平台两种能力均有涉及,但组合的程度不同,综合ICT类、ERP/CRM/BPM等软件类、云服务类背景的厂商平台能力以低代码为主,同时侧重开发平台与自己原有软件业务融合,提供较为综合的解决方案。原生型低/零代码厂商,零代码的能力更强,沉淀的模板、开发组件,在一些应用开发的场景中性价比优势极高,并能较快产生规模化收益。预计2023年低/零代码市场规模在62.4亿元,并在2025年冲破百亿。
历尽千帆,不坠青云:低/零代码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低/零代码将沦为协作使用的平台”“低/零代码投资热潮褪去”“低/零代码需要走全民开发的路线”等观点纷纷出现,低/零代码市场的发展亦饱受争议。事实证明,在供给侧市场,低/零代码将会协助提升RPA、iPaaS等多个市场的开发效率,但是开发出的软件面向的客户需求,与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产品本身面向的客户软件需求仍有差异,因而“协作配合与专业应用”并非零和博弈。同时需求侧对于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产品本身的认知较为成熟,根据艾瑞对多种职位的在岗员工调研,接触并能使用的企业员工比例达60%以上,低/零代码市场的推进较为稳健,投资人也期待一批新的实现规模收益和内生增长的企业出现。
海纳百川 与时偕行:企业上云逐渐成为数字经济的常态事件,越来越多的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以云的形式提供服务,并为云应用的开发、集成、运维等工作提供进一步简化的工具调用方式,更好的贴合云时代下的企业需求。此外,AI热潮兴起后,厂商也在积极探索AI与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的融合方式,致力于进一步降低开发门槛,提升开发效率,“让低代码更低,零代码更零”。
低代码与零代码:能力界定与市场格局
低代码与零代码平台,已逐渐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新兴力量。其中,零代码产品通常面向没有代码基础的业务人员,提供零代码能力的厂商具备完善的培训教程,业务人员可以结合自己对业务需求的理解,使用零代码产品快速上线所需应用,应用上线后也具备可灵活调整的能力。
低代码产品通常面向具备编码能力的专业人员,面向岗位包括开发、测试、运维。低代码产品通过将常用编码模块化,提升专业开发人员的开发速度。
厂商图谱与产品差异化
目前市面上厂商可分为四种:
* 第一类:同一个厂商将低代码与零代码分为两个独立的产品提供,并各自配套相应的培训指南等服务。
* 第二类:厂商提供低/零代码(部分含高代码)一体化开发平台,往往针对专业开发者和业务人员分别提供产品使用教程。
* 第三类:厂商专注于为开发人员打造低代码产品,平台并不强调业务展示层的拖拽类能力,而是强调后端功能层的快速调用与便捷管理。
* 第四类:厂商专注于提供零代码拖拽应用的工具平台,业务人员使用门槛更低,但也有专为开发人员提供的脚手架、连接器等小服务,开发人员亦可使用。
低/零代码市场空间与营收驱动力
对于三类不同背景的低/零代码厂商,其营收驱动力分别如下:
* 综合ICT与云服务商:低/零代码营收只是这类厂商营收板块的一小部分,产品意义更多在于补齐解决方案的完整性。这类厂商IT研发能力较强,低/零代码能力的配备较为广泛,预计后期产品能力的普及度上升,产品在整体业务矩阵中的定位也进一步明确。
* ERP/CRM/BPM/OA/BI等软件厂商:其软件类产品与低/零代码平台有更紧密的融合惯性,软件产品与低/零代码平台的应用搭建风格更吻合,其主营软件销量上升也可带动低/零代码平台营收及相关服务的增长。考虑到这类软件市场本身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因而低/零代码的营收增速也取决于头部厂商。
* 原生型低/零代码厂商:头部厂商将多年客户服务经验沉淀到平台中,注重打磨平台低耦合高聚合的能力,在一些场景的应用搭建速度、成本、客户ROI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这类厂商的营收中产品化比例较高,多使用生态进行渠道增扩与服务交付,后期生态的扩张也将成为营收上涨的重要动力。
低/零代码协作配合的市场总览与优势
低/零代码作为一种开发能力渗入多种产品的开发过程,提升原有产品的开发效率,并非与专业应用市场零和博弈。与RPA、iPaaS、数字孪生的协作配合,更是发挥了技术融合的优势,增宽了数字化业务的覆盖范围。
需求侧分析:低/零代码的“全民开发”
低/零代码普及度上升有利于扩大市场空间,“全民开发”达不到且非必要。低/零代码开发技能普及度上升的好处与现状:
* 技能普及度的上升能刺激应用创新。
* 对于已经使用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的公司,掌握技能的员工数增加,也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低代码平台的后期利用率。
* 相对于几年前多数人对低/零代码的概念认知不清的状况,在2023年的调研中,90%的被调研者已经知道这个概念,并有24%的被调研者可以熟练使用低代码产品进行应用开发活动,认知度渗透大幅提升。
掌握低/零代码开发技能没必要提升到“全民化”的原因:
* 并非所有工作场景都需要开发应用,企业更注重数字化场景的投资回报比率,因而对于不需要使用应用/数字化工具的岗位,也不需要掌握开发技能。
低/零代码产品的优化关注点
关注点集中在提升低/零代码覆盖应用开发范围、安全性和数据隐私保护:
* 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的自定义性和灵活性、扩展性和集成性的提升,都可以提升低代码应用的覆盖范围。
* 随着云部署的低代码平台的普及使用,用户更关注低代码厂商对于权限、数据隐私等安全方面的明确保障行动,并希望在产品支持上提供更灵活、快速答疑的方式,提升低代码产品的使用体验和后期利用率。
投资侧分析:低/零代码投融资价值及投资方向
复苏期或将迎来第三波投资热潮,核心投资价值为规模化收益的实现。低/零代码技术处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低谷期,2022至2023年低/零代码投融资热度下降,投融资轮次较为靠前。按照一般投资逻辑,在即将迎来的低/零代码技术的复苏期中,会有一波投资人将目光瞄回低/零代码赛道,寻找实现规模化收益与内生增长的厂商。
低/零代码技术发展路径概览
底层技术路径清晰,融合外部技术热点实现平台功能的横纵拓展:
* 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的底层实现技术有表单驱动和模型驱动两种,其中模型驱动的产品更适合重IT、大规模的企业使用。表单驱动的产品更适合业务人员使用,也是多数原生型低/零代码厂商采用的底层技术,覆盖客户群体十分广泛。
* 基于这两种产品的底层技术,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也随着云和AI的发展,不断推出新的技术结合点,但结合的最终目标都指向“能开发并灵活运维更多的应用”“能进一步压缩开发的时间成本”“能提升开发的便捷性”“能降低开发和应用运维的资源损耗成本”等几个目标。
低/零代码 云原生
云原生支撑的低/零代码开发平台,可加快迭代速度、提升应用运行弹性。两种提供云原生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的模式:
* 开箱即用的低/零代码开发平台。
* 前后端均侧重的低/零代码开发平台。
低/零代码 Serverless
免除开发人员对服务器的配置,更能专注于业务逻辑构建与业务架构设计。低代码与Serverless的结合需要建立在低代码与云原生结合的基础之上。
低/零代码 AI
在低/零代码开发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开发门槛,提升开发效率。
Agent与低/零代码关系探讨
Agent是通过综合多种先进算法建成具有独立思考和工具调用能力的智能体。Agent与低/零代码的结合,可以实现两向融合,低/零代码开发平台融合AI Agent辅助开发,并出现开发AI Agent的低/零代码开发平台专题。析低代码与零代码能力的界定低代码与零代码的能力定位在用户群体与优势场景上出现分化
低/零代码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沉淀,出现了零代码与低代码两种能力模式分化的现象。其中,零代码产品通常面向没有代码基础的业务人员,提供零代码能力的厂商具备完善的培训教程,业务人员可以结合自己对业务需求的理解,使用零代码产品快速上线所需应用,应用上线后也具备可灵活调整的能力。低代码产品通常面向具备编码能力的专业人员,面向岗位包括开发、测试、运维。低代码产品通过将常用编码模块化,提升专业开发人员的开发速度。中国及海外低/零代码厂商图谱厂商的低代码与零代码能力配置呈交融趋势,产品结合背景发挥优势
目前市面上厂商可分为四种:1)同一个厂商将低代码与零代码分为两个独立的产品提供,并各自配套相应的培训指南等服务;2)厂商提供低/零代码(部分含高代码)一体化开发平台,往往针对专业开发者和业务人员分别提供产品使用教程;3)厂商专注于为开发人员打造低代码产品,平台并不强调业务展示层的拖拽类能力,而是强调后端功能层的快速调用与便捷管理;4)厂商专注于提供零代码拖拽应用的工具平台,业务人员使用门槛更低,但也有专为开发人员提供的脚手架、连接器等小服务,开发人员亦可使用。第4类厂商以原生型低/零代码厂商为主,可赋予企业灵活高效的开发能力,扩大参与开发的员工范围,在搭建一些业务场景的应用时具备极高性价比。而前三类厂商以软件厂商、综合ICT商、云服务商为主,常将低/零代码平台搭配自身原有软件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并提升原有软件服务的交付效率。低/零代码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后期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
对于三类不同背景的低/零代码厂商,其营收驱动力分别如下:1)对于综合ICT与云服务商,低/零代码营收只是这类厂商营收板块的一小部分,产品意义更多在于补齐解决方案的完整性。这类厂商IT研发能力较强,低/零代码能力的配备较为广泛,预计后期产品能力的普及度上升,产品在整体业务矩阵中的定位也进一步明确。2)对于ERP/CRM/BPM/OA/BI等软件厂商,其软件类产品与低/零代码平台有更紧密的融合惯性,软件产品与低/零代码平台的应用搭建风格更吻合,其主营软件销量上升也可带动低/零代码平台营收及相关服务的增长。考虑到这类软件市场本身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因而低/零代码的营收增速也取决于头部厂商。3)对于原生型低/零代码厂商,头部厂商将多年客户服务经验沉淀到平台中,注重打磨平台低耦合高聚合的能力,在一些场景的应用搭建速度、成本、客户ROI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这类厂商的营收中产品化比例较高,多使用生态进行渠道增扩与服务交付,后期生态的扩张也将成为营收上涨的重要动力。低/零代码协作配合的市场总览协作配合是指低/零代码作为一种开发能力渗入多种产品的开发过程,提升原有产品的开发效率,并非与专业应用市场零和博弈与RPA的协作配合低/零代码能力已全面融入RPA产品,提升RPA的潜在使用需求与后期粘性
RPA经常用来自动化处理大量重复工作内容,其使用场景灵活,并且使用人员多为业务人员,产品运行规则根据业务人员处理工作时需要经过的审批环节、触发事件、打开的网页/应用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零/低代码能力的渗入使得业务人员拥有自主搭建RPA的能力,减少了与专业开发人员的沟通时间成本,后期更改使用也会更灵活;对于专业的RPA开发人员而言,模板、组件等封装好的低码能力也能提升RPA设计的效率。与iPaaS的协作配合低/零代码能力提升iPaaS开发效率,iPaaS实践提升低/零代码应用覆盖范围
iPaaS平台主要以API的管理、开发、编排等开发平台型产品为中心,覆盖连接器、ETL等产品。目前,国内仅经营iPaaS的企业甚少,除单纯经营iPaaS的厂商以外,也有iPaaS 低代码,iPaaS 低代码 RPA的产品背景的厂商存在,均发挥了技术融合的优势,增宽了数字化业务的覆盖范围。就iPaaS 低代码而言,iPaaS在结合低代码能力提升集成类服务搭建速度的同时,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也在结合iPaaS的集成功能,增强应用的可扩展性。与数字孪生的协作配合以零代码功能配件和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形式渗入数字孪生开发平台
数字孪生是指通过传感、XR、仿真建模等基础技术,将物理世界的单个物品、整体区域、实时动态映射到数字世界中,便于实时监测、及时决策、模拟未来状态,以降低在物理世界进行改变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实现数据孪生需要的技术可大体分为前端设备层和技术层,低/零代码主要渗透包括建模、仿真、渲染的技术层领域,利用现成的代码块或者编译好的功能按钮,提升数字孪生应用开发的效率,开发的应用面向的场景包括智慧工业、智慧城市(园区)管理、电力系统等领域。需求侧分析如何看待低/零代码的“全民开发”?低/零代码普及度上升有利于扩大市场空间,“全民开发”达不到且非必要低/零代码开发技能普及度上升的好处与现状:1)技能普及度的上升能刺激应用创新;2)对于已经使用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的公司,掌握技能的员工数增加,也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低代码平台的后期利用率;3)相对于几年前多数人对低/零代码的概念认知不清的状况,在2023年的调研中,90%的被调研者已经知道这个概念,并有24%的被调研者可以熟练使用低代码产品进行应用开发活动,认知度渗透大幅提升。掌握低/零代码开发技能没必要提升到“全民化”的原因:并非所有工作场景都需要开发应用,企业更注重数字化场景的投资回报比率,因而对于不需要使用应用/数字化工具的岗位,也不需要掌握开发技能。低/零代码产品的优化关注点?关注点集中在提升低/零代码覆盖应用开发范围、安全性和数据隐私保护
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的自定义性和灵活性、扩展性和集成性的提升,都可以提升低代码应用的覆盖范围,这体现在:1)多种可选的部署模式可以全面覆盖非用云客户和用云(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客户的需求;2)预制组件和模块的深度自定义、企业已有应用/服务在低代码平台上直接调用,均可以扩展应用可实现的功能细节,完成客户应用需求的“最后1%”。此外,随着云部署的低代码平台的普及使用,用户更关注低代码厂商对于权限、数据隐私等安全方面的明确保障行动,并希望在产品支持上提供更灵活、快速答疑的方式,提升低代码产品的使用体验和后期利用率。投资侧分析低/零代码投融资价值及投资方向复苏期或将迎来第三波投资热潮,核心投资价值为规模化收益的实现
低/零代码的技术萌芽与爆发期结束后,低/零代码处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低谷期,2022至2023年低/零代码投融资热度下降,投融资轮次较为靠前。按照一般投资逻辑,在即将迎来的低/零代码技术的复苏期中,会有一波投资人将目光瞄回低/零代码赛道,寻找实现规模化收益与内生增长的厂商。低/零代码技术发展路径概览底层技术路径商业定位清晰,融合外部技术热点实现平台功能的横纵拓展
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的底层实现技术有表单驱动和模型驱动两种,其中模型驱动的产品更适合重IT、大规模的企业使用。表单驱动的产品更适合业务人员使用,也是多数原生型低/零代码厂商采用的底层技术,覆盖客户群体十分广泛。基于这两种产品的底层技术,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也随着云和AI的发展,不断推出新的技术结合点,但结合的最终目标都指向“能开发并灵活运维更多的应用”“能进一步压缩开发的时间成本”“能提升开发的便捷性”“能降低开发和应用运维的资源损耗成本”等几个目标。低/零代码 云原生1.0云原生支撑的低/零代码开发平台,可加快迭代速度、提升应用运行弹性云原生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包括一系列产品和架构思想,如容器、微服务、DevOps、持续交付等,其与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结合,旨在利用云资源进一步提高:1)应用程序开发时的交付与迭代速度;2)应用程序交付后的运行弹性与运维便捷性。有两种提供云原生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的模式,1)开箱即用的低/零代码开发平台,客户通过网络使用偏向前端的应用搭建服务,减轻开发平台的后端配置任务,平台上应用的发布、运行,同样消耗云资源,节省成本的同时对于业务人员的客户群体更加友好。2)前后端均侧重的低/零代码开发平台,由于开发平台本身采用的是云原生架构,其后端服务的调用、环境配置也远比传统开发来的简便。目前,适合与云原生结合的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的场景覆盖互联网、智能制造,以及其他行业的中长尾客户群体。低/零代码 云原生2.0—Serverless免除开发人员对服务器的配置,更能专注于业务逻辑构建与业务架构设计低代码与Serverless的结合需要建立在低代码与云原生结合的基础之上。对于前文中模式二(前后端均侧重的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Serverless的结合能进一步简化后端功能的调用,这种结合屏蔽了服务器的管理配置等细节,前端通过SDK或者HTTP的方式,直接调用后台的业务逻辑和数据逻辑,完成前后端一体化的开发调用,减轻开发人员在应用开发时对服务器配置与后期应用上线后运维的负担。低/零代码 AI在低/零代码开发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开发门槛,提升开发效率低/零代码开发平台上可以放置AI问答类功能的接口,这种结合方式较为简单,但仅限于减少去检索问答功能的步骤,因而不是低/零代码厂商努力的方向。大语言模型更高级的结合形式,在于AI功能尽可能发挥低/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的本意价值,即进一步提升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门槛。根据此方向,有分别针对业务人员、专业开发人员、产品经理人群的AI 低/零代码功能的推出,但目前均处于商业测试化阶段。Agent与低/零代码关系探讨(1/3)Agent是通过综合多种先进算法建成具有独立思考和工具调用能力的智能体“ChatGPT只能做谈天说地、写诗作画这些风花雪月的事,但没法订票、报销、做PPT。”当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历史性突破,人们对其的期待不只限于“锦上添花”式的内容生成,更希望能带来现实生产力的跃升。这就使得构建于LLM能力之上的、具备任务执行能力的Agent成为AGI范畴下另一个热门话题。AI Agent本质是以LLM为核心的代理系统,它可以被应用为一个软件程序自动理解并执行命令,也可以被装载到物理实体中控制机器。与LLM通过和用户语言交互,生成相应的文字、图片等内容的能力相比,Agent在LLM之上叠加了记忆、规划、工具调用的能力,具备自我学习、反思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任务规划、工具调用的能力,从而为人类解决更广范围的问题。Agent与低/零代码关系探讨(2/3)Agent能自主选择合适的路径、工具,和应用程序交互以完成任务前文强调了Agent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工具调用能力,在本页的具体实践展示中,对工具调用能力举出了Hugging GPT的例子,而对于独立思考能力举出了Generative Agents的实践应用。在Agent的多种应用实践中,对于规划、记忆、工具的组件能力的应用深浅和综合方式都有所不同,目前Agent的实践主要体现在自动执行人机交互任务和模拟人类社会活动两个方面。Agent与低/零代码关系探讨(3/3)两向融合现象:低/零代码开发平台融合AI Agent辅助开发,并出现开发AI Agent的低/零代码开发平台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见解?-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和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