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纪要(新疆考古队)

023年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纪要(新疆考古队)"

3月18至19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域治理文化遗产阐发与传承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23年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2023年,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9家科研院所、高校,围绕“新疆早期文明综合研究”“统一国家体系下新疆历史发展进程研究”“古代新疆多元宗教发展与中国化的考古研究”等重点课题,实施主动性考古发掘17项。此外,配合基本建设项目,实施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合计150余项。聚落、城市、宗教、矿业遗址等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科技考古助力遗存信息的深度挖掘,考古成果研究阐释能力稳步提升。

“新疆早期文明综合研究”持续开展。青铜时代的考古为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西天山地区的温泉县呼斯塔遗址揭露出青铜时代房址三间,墓葬区发现的殉羊坑、封土内的殉人以及墓葬模仿双门道房屋等现象十分罕见。疏附县阿克塔拉遗址群青铜时代房址和炼炉的发现,表明该遗址具有定居聚落的性质。

伊吾县尖甲坡墓地是目前在东天山地区发现的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规模最大、布局最为清晰、保存最完好的一处高等级贵族墓葬群,表现出浓郁的陵园规划、等级差异和礼制规制。哈密市天湖东绿松石采矿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两千纪早期至公元前一千纪中期,清理出房址、矿坑、岗哨、祭祀坑等多处遗迹现象,为研究早期“玉石之路”以及新疆与内地早期资源供给关系提供了考古学支持。

轮台县奎玉克协海尔古城持续开展发掘与勘探活动,2023年发现早期棚架式房屋建筑和储藏区,勘探揭示出城址东墙南端与西墙南端贯穿的缺口,多年的发掘,厘清了城址结构布局与演变过程。库尔勒市玉孜干古城由外围城垣、城内高地和中央高台三重结构构成,遗址周边5公里范围内发现的两处察吾乎沟口文化群巴克类型墓地或与古城的早期遗存有较大关联,为理解西域绿洲文明逐步纳入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历史进程提供了重要实证资料。

023年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纪要(新疆考古队)"

会议现场

“统一国家体系下新疆历史发展进程研究”重大课题持续推进。轮台县卓尔库特古城塔里木盆地北缘一处高等级城址,历年的发掘确认了城址为特殊的三重城结构,主体使用年代为两汉时期,高台城址始建时采用青沙大范围奠基,规模宏大,为探寻西域都护府旧址所在发挥了重要作用。

乌什吐尔古城遗址内首次发现台状建筑、台阶状遗迹,可能与军事防御有关。喀什市汗诺依古城由东、西两城组成,在东城城内发现了大型建筑,城北烧炭窑址,城西建筑群,城南陶窑、道路等遗迹,明确了东城东北托普梯木土墩为汉晋时期的佛塔遗址。图木舒克市托库孜萨来遗址调查明确了城址的四重城结构。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遗址的内城北门外发现一处始建于高昌回鹘王国时期,沿用至元代的大型官署遗址。奇台县唐朝墩遗址确认了城址南门的位置和形制,景教寺院的发掘为研究唐至元天山北麓东西文化交流、考察当地多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博乐市达勒特古城遗址为宋元时期孛罗城旧址,大体确认外城道路及内城北部早期遗存,为推动古城形制布局与历史沿革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古代新疆多元宗教发展与中国化的考古研究”重大课题除了喀什市汗诺依古城遗址、图木舒克市托库孜萨来遗址、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遗址和奇台县唐朝墩遗址内宗教遗迹的发现外。哈密市白杨沟佛寺遗址两处重要遗迹的考古发掘,明确了佛塔或禅室建筑的结构和营造方式。鄯善县吐峪沟石窟的考古发掘,对于揭示西州回鹘寺院形制布局和功能分区,及同时期佛教寺院吐鲁番盆地的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实证资料。喀什市莫尔寺遗址遗址最初是以圆形佛塔为中心的总体布局模式,出土的大量石膏佛像残片和20件木质的佛教造像残片,为研究佛教造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资料。吐鲁番市西旁景教遗址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极为罕见的景教遗址,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

基建考古工作一如既往实施精细化发掘,多学科合作深度介入,发掘遗存时代早至青铜时代,晚至隋唐时期。

阿勒泰地区基建项目、克拉玛依市乌苏市等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揭示出早期铁器时代早段西天山地区与环阿尔泰山之间的密切关联。

和静县乌什县阿合奇县喀什市地区的考古发掘,为探讨青铜时代—汉代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文化面貌、人类交往交流情况补充了新的材料。

伊犁河谷地区基建项目较多,以墓葬发掘为主,出土遗物丰富。为遗存的年代细化、聚落研究、族属判定等问题提供了支撑。尼勒克县乌吐兰墓地以竖穴石棺墓为主,分布集中,测年数据显示在距今2300~2100年,或与文献记载的“月氏”有关。尼勒克县加勒库勒墓地、S329巩留县阿尕尔森乡至特克斯县建设项目、察布查尔县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考古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伊犁河流域早期铁器时代年代序列和文化谱系。

库车市友谊路墓地是目前新疆地区唯一一处魏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群,也是新疆地区同时期发掘面积最大、墓葬数量最多、墓葬间打破关系最复杂的一处墓地,保存着从春秋战国、魏晋、唐、宋元时期的连续地层,不仅是研究古代龟兹地区的气候环境变迁、人地关系、城市兴衰及丧葬习俗演变的重要材料,还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吐鲁番市巴达木东墓群考古勘探收获丰富,北庭副都护程奂墓的发掘和木板墨书的买地券的发现,对研究唐西州时期高昌地区丧葬观念及宗教信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库车市苏巴什佛寺的考古发掘及系统调查,初步明确了东寺部分建筑的修建次序、功能性质等特点,其形制布局、功能分区、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均得到进一步阐释。

多种科技手段与考古研究实践深度融合,助力考古遗存信息的深度挖掘。新疆古代个体早期人类样本古基因组学的研究、吉尔赞喀勒墓地出土蚀花红玉髓珠矿料原产地分析、唐朝墩遗址灯盏的相关研究、哈密市拉甫却克墓地开元通宝货币供应体系的探讨,还有新疆西北部史前人类活动及其生存环境背景的梳理,哈密市大河古城植物遗存研究及库车市魏晋墓人类遗骸分析研究等,都为传统考古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

023年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纪要(新疆考古队)"

会议现场

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一年来,各考古项目有序开展整理,发表报告论文年度累计40余篇,大型考古报告《新疆石城子遗址》出版。举办考古百年特展、“踏着古道游新疆”等公众考古活动,刊发宣介考古成果稿件及短视频百余篇(部),多措并举,不断拓宽让文物“活”起来的路径。

新疆考古工作以坚实的考古发现和成果,丰富和滋养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史证和实证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之地,新疆各民族在这里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事实。为研究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的有效管辖体系和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贡献了考古力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执笔:张杰、支宇石、任润新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张涵清

复审 | 冯朝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7日 下午4:14
下一篇 2024年4月17日 下午4: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