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中国网10月13日讯(记者孙磊)9月中旬,“民族团结党旗红”网络主题活动媒体一行前往青海省多地进行采访报道工作。在果洛的草原上、在循化的农家院中、在曲库乡的脱贫户家中…记者与当地群众席地坐、拉家常。这期间,受访者有幸福满足的笑容,也有回首往事的眼泪。记者们用手中的笔和相机镜头记录下了这些难忘的瞬间。
在果洛的草原上,拉加镇赞根村牧民代表和记者们围坐在一起。自从“十化”党建开展以来,赞根村成立了治安联防组、精神文化组、互帮互助组、环境保护组、卫生评比组、纠纷调解组、保障联络组、生产发展组、教育督导组、联系协调组和效率督导组共十一个小组。目前村里共有309户,1123人,党员27人,赞根村于2019年底实现脱贫摘帽。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上图特写)记者在赞根村党支部、村委会外的草原上了解村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据了解,脱贫攻坚以来,村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户157人,残疾59人,高龄51人,特困户10人,孤儿6户11人,危房改造133户,新农合参保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水、电、路、信号全覆盖。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才让杰(图中左一),男,藏族,中共党员,2016年7月入党,家中共有4口人,2个学生,长子20岁,就读于西宁市果洛中学系高二学生,长女17岁就读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第二民族中学系初三学生。才让杰2019年8月担任赞根村效率督导组组长。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在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党员牧民代表向记者介绍“十化”党建工作内容和经验。玛沁县结合工作实际,探索提出推行“1 10 N”基层党建模式的整体工作思路。即:“1”为一个总目标,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根基;“10”为党建工作制度化、大众化、地域化、通俗化、生产化、生活化、精准化、具体化、时代化、实效化的10项具体措施;“N”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推动党建成为解决基层问题的“万能钥匙”。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多布旦,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党支部书记(图中间)。据了解,今年68岁的多布旦动员组织当地村民,不畏艰辛、不怕困难、年复一年地从事着种草、灭鼠和养殖等工作,积极开展修桥铺路、组建合作社,在全县率先调整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饲草基地,引导全村走上了一条生态经济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剪刀手”。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向出现在门口的记者“打招呼”。图中这个班是今年9月刚刚入学,年龄多为5-6岁本地儿童。拉加镇中心幼儿园建于2015年3月,占地5535.82平方米。得益于青海对三江源地区学前教育免学费的政策,现有271名适龄孩子在园学习。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循化线辣椒”原产于青海省循化县内,具有果肉厚,果实细长,果实油多籽少,辣味适中,香味浓郁的特点。9月中旬,正是线椒丰收上市的季节,记者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群众家中看到铺满地面晾晒的新鲜辣椒。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马乙四夫(图中右一),男,撒拉族,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党支部书记。红光上村原名叫赞卜乎上村,曾是西路红军战士久居之地,位于县最西端公伯峡大坝下游的赞卜乎集镇。红光上村大部分群众的耕地,在1998年公伯峡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被征用。作为支部书记的马乙四夫正向记者分享“农户入股,公司负责运作,农户监督,年底分红”的创新模式。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曲库乎乡共有8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共计农牧户1711户8134人,民族结构以藏族为主。卓么加(图居中老人),曲库乎乡多哇村村民,曾任职过村书记,现在年老腿脚不便,在家中养老。他告诉记者,乡里、村里近些年变化很大,特别是居住条件大大改善,治安环境稳定,自己也有人照顾养老,现在生活很幸福。多哇村虽小,但还走出过一个名人:旦增尼玛。2018年,他参加歌唱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2018》,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冠军。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夏毛措(图中左二),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曲库乎乡多哇村村民,丈夫过世后,独自拉扯四个女儿长大成人,现在三个女儿已经出嫁。她告诉记者,自己希望没有嫁人的女儿跟自己生活,想招个“上门女婿”,因为自己现在腰腿不好,需要以后有人能够照顾。还未嫁人的女儿现在在乡政府里工作,早年曾在深圳美容美发学校学习,毕业回家在村里理发,后来因理发馆关闭被安排到乡政府的公益性岗位任职,虽然现在工作内容不是“本行”,但同事都说她从学校学习的按摩手法非常好!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加吾乡“新时代大讲堂”里,在追忆过世不久的原党委书记聂智才让时,加吾乡的人大主席魏瑜婧不禁落泪。聂智才让1975年出生,2020年6月3日突发疾病去世。任职期间,坚持把党建工作挂在心上、抓在手上,尤其是在州委“抓乡促村”“一核三治”两个项目化党建工作推进过程中,认真履行“一把手”职责,坚持引导构建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实施“党建 ”行动的大党建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民族团结等深度融合,以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模式在全乡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一级抓一级的党建格局,而他的务实情怀更是成了加吾人心中永远的旗帜。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在加吾乡协治村村民夏吾才旦(图中右三)的“新家”中,他正向记者讲述自2016年搬迁以来,住房条件和经济生活上的种种变化。因老宅地理环境差,存在地基塌陷的风险,2016年4月,村内财政投入10万元帮助其搬迁到现在的家中。夏吾才旦家中4口人,耕地面积18.35亩,牧草地面积200亩,早年由于技术不足、自身疾病等原因致贫,村里帮扶农耕技能培训后,2019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6687元,实现脱贫。加吾乡,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下辖乡,平均海拔2920米,从同仁市区开车经十余公里盘山路到达,全乡共有6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村与村虽隔山相望,但抵达却要走数小时的盘山路。中国网记者 孙磊摄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