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四有科研”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四有科技是什么)

核心观点

高校应自觉对标“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新要求,准确把握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四个坚持”做“四有科研”,撬动科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黄昕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三位一体”专章部署、一体谋划,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是“三个第一”的重要结合点和“三大战略”的重要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应自觉对标“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新要求,准确把握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四个坚持”做“四有科研”,撬动科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坚持“问题牵引”做有组织科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推动研究者前进的引擎,问题激发好奇心、引领研究方向。同样,科学研究也需要严密的组织和系统的方法,找准关键科学问题,以确保研究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现阶段高校有组织科研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坚持“四个面向”,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凝聚和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彰显价值。坚持问题牵引的有组织科研,需要秉承“顶天、立地、育人、惠民”理念,做好以下三个对接。

一是对接国家战略需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积极推进对华科技“脱钩”“断链”“阻流”,在以争夺高科技领域主导权为核心的大国博弈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外部压力增大,环境更加复杂,维护科技安全与发展的挑战逐步增加。高校科研工作者应紧跟发展全局急需、国家安全急需、产业前沿急需,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中发现和解决新的科学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高校应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等高能级科研平台,聚集高端创新人才,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直接响应社会重大关切,在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积极作为,把科技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研发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对接地方发展需要,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高校应主动对接地方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联系,把地方所需与高校所能结合起来,定向研究解决地方面临的现实问题,引导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高校应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社科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创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企业共建研究院,开展协同攻关。应有组织、有谋划地申报地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

三是对接学科建设需要,服务学校转型升级。高校需要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学科基础。需要打破传统以学院、学科为单位的科研组织体系,克服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的弊端,积极培育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着力破解跨学科、跨学院组建科研团队难的问题,加强对有组织科研的引导和支持。高校可以借助新一代数字技术,采取“虚实融合”的方式构建虚拟教研室或虚拟科研团队。虚拟团队可以打破学科和组织界限,突破时空束缚,实现跨学科、跨学院、跨校际的协同。

现代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应注重构建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人才体系,重视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领军人才是研究特定领域的“顶梁柱”,应鼓励其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中担纲领衔,培养其学术引领和组织的能力;青年骨干则是科技创新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力量,应为其厚植成长沃土,支持他们勇挑大梁。

问题牵引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有组织的科研是问题牵引的保障。只有将问题牵引与有组织的科研有机结合,科研者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推动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质量第一”做有水平科研

科学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质量则是其基石,是确保成果的可靠性、可信度和可转化性的关键要素。“有水平科研”通常指的是具有高度创新性、巨大影响力和广泛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现阶段其重要特征就是“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立地”就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重要的体现就是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和内涵,彻底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

要做到科研上水平,高校必须牢记“质量第一”的理念,解决三个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重阐释、轻原创,长期习惯于跟踪、模仿或者阐释别人的理论,不敢大胆探索国外研究未涉及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缺乏原创动力,在低水平上徘徊,原创性成果不足。二是重论文、轻转化,由于评价体系等原因,导致高校科技工作者相对重视论文的发表而忽视发明专利的申请,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的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三是重数量、轻质量,长久以来,社会和高校更关注课题、论文的数量以及经费的额度,而相对忽视成果的质量,我国科研论文发表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世界公认的、有分量的一流成果占比偏少。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要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方式,科学设定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高质量有水平成果的产出。科技成果评价要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避免出现指标单一化、标准定量化、结果功利化的情况,彻底改变以往追求短平快、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转化等状况。对于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重点是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要摒弃“以刊评文”的做法,或者简单套用收录数、引用率等数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对于智库类研究,评价重点应为是否纳入党和政府的决策,意见建议是否转化成政策以及实施效果等。

基础研究通常都面临难度大、风险高、周期长等问题,高校应该采取措施为基础研究人员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和条件保障。建议采取低频次、长周期的考核机制和建立同行评价机制,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研究环境,减少对基础研究工作的干扰,理解和宽容失败,鼓励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深耕基础、勇闯“无人区”探索前沿、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对于采取“非升即走”方式聘任年轻博士的高校,应该给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博士提供足够的启动资金和实验资源,要适当拉长考核期。

坚持“研以致用”做有效果科研

“有效果科研”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实质性的、有意义的结果,并对学术界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研究工作,其重要的特征就是研究成果能够“落地见效”,能够有效解决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转化能够获得现实的经济社会效益。“研以致用”主要是指将学术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将科学探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强调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成果的应用转化。“研以致用”是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高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有效果科研工作。

一是推进产学深度融合。把产业应用作为科研创新主战场,加强与产业和企业合作,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院、研发中心等平台,引导学校科研团队针对产业痛点和企业技术难点,开展针对性研究。选派优秀青年博士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协助企业开展技术需求挖掘、对接高校研发团队帮助“解题”,或者以“混编”方式选派部分教师与企业研发团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探索“编制在高校、工作在企业”或者“工作在企业、研发在高校”的人才双向享用、多方共赢机制。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探索建立高校实验室与企业研发室设施设备的双向共享开放机制。探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联合研发攻关机制。

二是推进成果转移转化。高校应设立专门负责技术转移的部门或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专业的技术转移服务,可协助教师和研究人员寻找商业化机会、进行市场调研、寻求合作伙伴等。建立科技成果动态捕捉机制,跟踪挖掘前沿科技成果或衍生成果,动态更新技术转移转化和成果转化清单。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设置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制度,提供知识产权收益分享机制等,以激励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技术转移上。对有转化潜力的成果,给予持续研发或转化支持。通过专职或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技术经纪人或技术经理人队伍,增设技术经纪类别职称,拓宽成果转化人才发展通道。

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新的最佳方式,可以确保科研成果的独立性和合法性,是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知识产权政策,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应用提供全链条服务。通过举办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题讲座和专业宣讲等方式,加强对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鼓励教师和科研团队积极申请专利,对于尚未申请专利或商业化的科研成果,采取保密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泄露和使用。可以根据学科特色和研究特长,在重点领域开展知识产权布局,通过源头跟踪、技术梳理、前置评估、提前孵化等方式培育高价值专利。

坚持“科研育人”做有反哺科研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两项重要职能,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挤压。高校的科研具有教育性,这是高校科研区别于科研院所科研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充分认识科学研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育人功能。“科研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手段,高校应采取措施促进科教融合,促进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同向同行。科研反哺教学促进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和强化。

一是推动研究成果教学转化。引导和鼓励教师及时把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转化为案例、实验、讲义和教案等教学资源,把现代科学最新发展引进课堂,传播给学生,解决传统教学内容滞后性问题,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按照专业大类邀请领域专家开设学科前沿性课程(讲座),把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5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给学生。鼓励支持教师编写既符合教学需要又能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教材。课程中加大探究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打造一大批体现科教融合和学科交叉的校级一流课程,推动科研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教学优势。

二是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加强大学生科普教育,激励科研教师依托大学生科协和社科联的科技社团开展科学普及教育活动,开设前沿交叉论坛,邀请科研团队定期宣讲最新研究成果,营造浓厚的学术和创新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建立科研项目负责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挂钩指导制度,每个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负责人,至少指导1—2个学生团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

三是资助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加大各级各类科研平台,特别是科研实验室的开放共享力度,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参与原创性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建立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制度,引导和鼓励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负责人分解研究任务,以设立子课题方式吸引和资助优秀本科生参与研究,或者设置科研助理等方式支持本科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总之,高校需要统筹科研与教学工作,要有效地引导部分教师克服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差,调整科研工作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把“科研反哺教学效果”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角度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这一重要阐述凸显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系统、全面、深远的战略考量,高校应准确把握新论断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把握新征程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系统研究、科学谋划,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撬动科技创新,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通过积极有效的科研组织和管理,激发广大教师的研究潜能,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湖南工商大学校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3日 上午9:10
下一篇 2023年10月3日 上午9: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