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牛鼻子”是怎样牵住的?

  ——赤峰市肉牛育肥工程及肉牛产业开发专项推进走笔MP0

  牵着“牛鼻子”走,小康路上步“嗖嗖”。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大自然农牧产品专业合作社20户社员,自打改良选育350多头肉牛后,户均年收入1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21户,户均增收4万元。据赤峰市家畜改良工作站负责人介绍说,大自然农牧产品专业合作社社员靠肉牛产业增收致富仅仅是一个缩影,这个缩影放大的是广大农牧民牵着肉牛产业“牛鼻子”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壮观景象。MP0

  自2001年开始,市委、政府就已决定把肉牛产业开发作为市级专项推进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如今15年过去了,发展情况如何?MP0

  让繁育实现良种化MP0

  在市家畜改良工作站种公牛饲养场,一头头种公牛膘肥体壮,煞是惹眼。市家畜改良工作站负责人如数家珍地介绍说,这些每头价值12万元的西门塔尔、夏洛来进口种公牛共有百余头,其中采精牛近百头。实施肉牛产业开发专项推进工程以来,赤峰市大力推广西门塔尔、夏洛来牛冻精,改良配种母牛,并对改良牛进行模式化饲养育肥,提高产肉性能,从而使养牛效益逐年稳步提升,农牧民收入逐年大幅增加。仅以2015年为例,截至10月末出栏139.3万头。通过大力推广肉牛冷配技术,新增产值达30.9亿元。MP0

  2011年至2015年,全市肉牛良种繁育更上层楼。仅以2015年为例,良改率达到98%以上,肉牛改良品质稳步提高,比上一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建冷配站点1406处,截至10月末冷配母牛78.1万头。MP0

  让冷配实现纯优化MP0

  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乌森义和嘎查的伊布格勒生态家庭牧场,年出栏优质肉牛68头以上,年纯收入达到3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6万元以上。牧场主巴音布和感慨地说:“牛冷配工作最大障碍是劣质公牛充斥畜群,劣质种公牛清群工作至关重要……”他经营的秘诀就是全部淘汰劣质公牛。MP0

  为顺利实施冷配工作,赤峰市提出“宁养良种一头,不要劣质一群”口号,连续开展了大规模的劣质公牛清群行动,同时在牛冷配区域内开展无种公牛苏木乡镇和无公牛旗县区活动。冷配换来品质优,巴林右旗大板镇浩饶沁嘎查养牛示范户朝鲁自打运用人工授精改良技术后,变季节性配种为常年性配种,一头周岁改良牛价格比本地牛增加2500元至3000元,农牧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大大加快。MP0

  让育肥实现规模化MP0

  在翁牛特旗农村牧区,一个个园区化、机械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的肉牛养殖区让人目不暇接。据该旗家畜改良工作站相关人员介绍,截至2015年6月末,全旗牛存栏31.1万头,获得经济效益10.4亿元,饲养户人均增收2600元。该旗发展肉牛产业的主要举措之一,就是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优势区域,提升养殖层次。MP0

  在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小微企业创业园区,“北方肉业有限责任公司”十个火红的字眼儿跃入眼帘。作为全市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北方肉业”成立了托牛所,推行“公司+基地+农牧户”养殖模式,并实行规模化饲养,发展5个年出栏千头肉牛规模养殖场。规模化养殖的直接受益者是农牧民,托牛所成立后,批次育肥规模达8000至1.2万头,年出栏规模2万至2.4万头,产值1.7亿元,社员户均增收3万元。截至目前,全市涌现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10多家,年出栏总数达37万头,获得总效益3.7亿元。MP0

  “过去15年,我市靠富民政策引领牵住了‘牛鼻子’。今后还要靠常抓不懈牵牢‘牛鼻子’,靠科技创新牵紧‘牛鼻子’。只有在‘牛鼻子’上把文章做大、做实、做优,才能加快产业富民步伐。”赤峰市家畜改良工作站负责人说。MP0

  邵涌河MP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上午9:59
下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