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丰都:贫困村里“养牛热”

   重庆丰都县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国家级贫困县。虎威镇回龙村处在丰都县城以北海拔800米的山上,曾有民谣这样形容当地的贫困:“回龙是个山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顿白米饭,只等妇女生娃娃。”4xX

  最近几年,回龙村兴起“养牛热”,全村676户,家家户户都养牛。靠养牛,这个村子在去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10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5000多元。4xX

  村主任陈德林的“养牛账”4xX

  回龙村有养牛传统,但过去多用于耕地犁田,数量少、品种差。“以前穷,大家守着几亩山地耕耕种种,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村民廖江英说,村里的养牛业能走到今天,乡亲们心里都记着村委会主任陈德林的好。4xX

  为啥?老陈可是村里的“牛人”。15岁就开始做耕牛买卖,成为镇上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专门为乡亲们买牛卖牛,后来又在村里“第一个吃螃蟹”,淘劣选优,改良牛种。“自从前年被推选当了村委会主任,他自家的牛也不养了,村里的苦活累活抢着干,都把自己当成乡亲们的‘牛’了!”廖江英说。4xX

  “上世纪80年代初,一头老品种黄牛只能卖300元左右;90年代,可以卖3000元左右;现在像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这样的良种牛,一头能卖到1万多元。”陈德林说,回龙村养牛有底子,可要想富,就得养好牛,把牛养好。如果每年户均养5头良种牛,每头牛利润3000元,那么每户人家每年的养牛收入就能达到15000元。4xX

  大户秦光海的“养牛经”4xX

  天刚亮,当地有名的养牛大户、回龙村三社社员秦光海就已经把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正抱起一捆干草喂牛。4xX

  “养牛得勤快,牛长得好,咱这日子才过得好。”秦光海对自家的牛充满感情,“这养牛跟养孩子是一个道理,牛儿也是需要精心照顾。”当问及养牛的收入怎样时,秦光海笑着介绍:“去年行情不错,这个春节要比往年更宽裕些。这不,前两个月刚出栏卖掉了几十头,收入了10多万元。”秦光海家500多平方米的牛棚里,喂有70多头红安格斯肉牛。4xX

  “回龙村山高林密,空气好,适合养牛,出栏的肉牛品质好,很抢手,再加上县里的龙头企业恒都肉牛公司订单收购我们的肉牛,加工后卖往全国各地,不愁销路。”对于新一年的发展,秦光海心中已经有明确的想法。“春节后准备扩建一个牛棚,把规模扩大到150头左右。4xX

  村民李全斌的“成长烦恼”4xX

  在山坡上见到李全斌的时候,他正驾驶着一辆三轮小货车准备将从山上割的牧草运到家里喂牛。李全斌是回龙村为数不多回家养牛的年轻人之一,2014年开始回家养牛。“当时拿了20万元积蓄,搭了一间牛棚,从村民手里买进了16头牛犊。”4xX

  “原来这里穷,人们拼了命要往山外去,可现在不同了。”李全斌说,在外打工一个月3000元,每年最多结余2万元。回家养牛,按现在的规模,最少一年能挣5万元。去年8月,李全斌卖出了7头牛,扣除成本后赚了2万多元。“现在县里的肉牛产业发展势头很猛,我计划今年下半年把存栏量增加到20头。”尽管干劲足,计划的规模也不算大,但对于进一步发展,李全斌还是有些犯难。4xX

  “主要是缺钱。新的牛棚盖起来了,却没钱买牛犊。县里只对存栏20头以上的养殖户给微企补贴,但我们村大多数村民的养殖规模都不到20头。还有就是村里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你瞧,家门口这条上坡路还是条泥土路,遇到下雨就很恼火,运输饲料很不方便,成本高。”李全斌说,自己期盼着县里的补贴政策能放宽些,村里的路网建设能早日完善。4xX

  看着又在牛棚里忙活的李全斌,陈德林感慨道:“大伙儿心里都铆着一股子干劲呢!”的确,从乡亲们干劲十足的笑脸和自信的话语里,我们分明感觉到一股热流在村子里涌动,我们深信,在政策的帮扶和“牛人”的带领下,回龙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吴陆牧4xX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上午8:40
下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上午8: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