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农牧业竞争新优势

  内蒙古农牧业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5Kg

  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常态下全面深化农牧业改革的起跑令。5Kg

  推进改革,总有壁垒在前,难题未解。推进农牧业改革,更需要顺势而为,稳妥推进。5Kg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4项要求: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我区农牧业系统积极转变发展思路,由之前的就一产抓一产,转变为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反弹琵琶的方式,抓好“输出”工程,形成倒逼机制,通过“输出”来检验和审视农牧业生产,进而带动加工、引导生产,全面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Kg

  关键之举——优化调整结构。把增加绿色优质农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种植业大力推进“稳粮、优经、扩饲”,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玉米调减连续2年保持13%以上的递减幅度;饲用农作物面积同比增长25.8%,全区粮经饲比例由2016年的75:17:8调整为73:17:10;畜牧业深入推进“稳羊增牛扩猪禽”。羊存栏继续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肉牛存栏同比增长7.8%;按照国家生猪布局调整,积极承接南方生猪转移,温氏、家育、金锣等生猪企业纷纷落户我区玉米主产区,生猪存栏超1800万头,同比增长7.2%。5Kg

  协调之举——农牧有效结合。循环发展思路清,种养结合富农牧。充分依托内蒙古农牧结合的优势,形成“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过腹转化,农牧循环”的新型种养结构,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在粮食主产区和农牧交错区,开展粮改饲试点示范,推动种养结合,畜禽粪便还田,改善耕地肥力,促进养殖业转方式、降成本、提效益,实现循环发展;抓好15个粮改饲试点旗县、20个草牧业试点旗县、31个养殖大县、9个种养循环整县推进试点和2个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建设。5Kg

  创新之举——输出引领发展。数质并重保供给,农牧发展可持续。着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加快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抓龙头促融合,进一步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8家和583家。二是紧联结促融合,采取财政追加、2018年开始列入财政预算安排5000万元,连续支持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三是建品牌促融合,开展160万只草原肉羊可追溯电子耳标试点,推动草原羊肉品牌建设。目前,全区中国驰名商标中,农畜产品驰名商标达70件。四是强输出促融合,通过“展会+电商平台+展示直销中心”模式,反弹琵琶,带动加工、引导生产,助力我区绿色农畜产品走出去,对接国内外市场。5Kg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8日 上午10:31
下一篇 2022年5月18日 上午10: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