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中,“巴彦淖尔”意为富饶的湖泊。这里有一个迎着太阳而生的产业——葵花。08e
被誉为“葵花之乡”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葵花种植面积有100多万亩,年产葵花籽5亿斤,占全国的1/8强,堪称中国葵花产业第一县。08e
一直以来,种葵花既是五原县结合市场需求、做强特色的主动作为,也是受制于盐碱地现实束缚、被动适应环境的产业选择。而就在今年,这里的种养结构发生了快速变革,从耐盐碱水稻种植到渔稻共生循环养殖,再到微咸水养殖南美洲白对虾,一些五原农民过去闻所未闻的产业开始在这片盐碱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08e
是什么原因让这片盐滩上的人民突破“土”的围困,实现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记者走进巴彦淖尔、深入五原县,一探究竟。08e
源于盐碱地变高产田的朴素追求08e
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弯顶端的巴彦淖尔,自古就是引黄灌溉区,1070万亩耕地更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发展农牧业拥有较好的土地基础条件。08e
然而,特殊的水土、气候要素综合作用,也在这里形成了大片盐碱地。长期以来,由于地处河套平原最低洼地区,黄河和总排干渠阴渗严重,且农田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巴彦淖尔全市不同程度的次生盐碱化耕地多达48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6%以上,使这里成为黄河中游盐碱化耕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08e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这是当地人形容盐碱地的顺口溜,句句透露出心酸和无奈。盐碱重造成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种植业结构调整空间极其有限,且农业生产风险大,常常广种薄收,卡住了巴彦淖尔农业发展的“脖子”。在这样的土地上,实现脱贫奔小康、乡村振兴,难度可想而知。08e
必须从“根”上解决问题。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要大规模开展盐碱化耕地“改盐增草(饲)兴牧”工程,其中改良巴彦淖尔盐碱化耕地484万亩是重头戏。08e
2017年,巴彦淖尔市按照自治区政府主席布小林“先做好示范”的指示,着手启动实施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探索盐碱地改良技术路径和盐碱地改良后的多种经营模式。经过深入研究,巴彦淖尔市将“当头炮”交给代表性较强、盐碱地治理基础相对扎实的五原县来打,要求务必打响这一炮。08e
五原县200多万亩耕地中,不同类型的盐碱地高达123万亩,超过全县耕地总面积的一半。作为全市盐碱地改良的急先锋,五原县一直在探索攻克这道土地关。早在2009年,就在中国农科院专家指导下,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向盐碱地宣战,主动开展盐碱地改良试验。截至2017年,五原县已累计改良盐碱地16.5万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增强了打赢“改盐增草(饲)兴牧”这一仗的信心。08e
当试验示范项目落地五原县后,县委、县政府不仅没有把任务当负担,反而“感觉如获至宝”——借力自治区政府的指导和政策、资金的支持,将过去积累的技术模式、沉淀的改良经验进行一次集中检验和提升,将大大有助于将贫瘠的盐滩变成肥沃的良田。基于政府和市场合力的治理模式盐碱地改良是一项千百年来的“老问题”,也是世界级的“大难题”,更是高难度的“技术活”,五原县虽然有过去探索的基础,但相较于问题的复杂性,刚刚接手项目时的技术、措施还远远不够。08e
特别是五原县盐碱地成因十分复杂,盐分的运行规律也极难总结,县级财政配套能力弱,能用于科研的经费投入有限,科技队伍力量也相对薄弱。再加上,多年以来,农民已经固化了盐碱地难治的观念,对改良尝试持怀疑抵触情绪,使盐碱地改良变得难上加难。08e
据测算,盐碱地治理每亩投入高达3000元。虽然自治区政府和巴彦淖尔市政府为该项目配套了1.5亿元资金,但是未来改造全县近百万亩和巴彦淖尔市400多万亩盐碱地,需要上百亿元甚至数百亿元的投入,不可能全靠政府投入。作为“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主体,五原县必须探索出“广谱筹资”的治理模式。08e
基于这种考虑,五原县实施项目有一个突出特点: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坚持让市场力量在盐碱地治理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更多在政策扶持、产业规划、宣传引导上发力,当科研团队、企业介入项目后,政府职能迅速转变为服务为主,让企业当主角,由产业来推进。08e
五原县首先花大力气在项目区按照统一规划实施原则,大破大立补基础短板,改善“花花田”的情况,实现渠、沟、路、林、田全面配套。记者从《项目投资概算表》中看到,该项目47%的资金用于了林路配套和田间基础工程。08e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五原县明确了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扶持和引导试验方与农户、村集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或科研单位有地可试,让农民群众有钱可赚,以期探索出盐碱地改良的市场化运作模式。08e
该项目发布后不久,就有不少企业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从今年正月初三开复工以来,这里就成了土地整理的主战场和技术集成的试验田”,五原县副县长韩俊义告诉记者。以河北硅谷、山路集团、中储草、蒙草等14家龙头企业为主,共73家企业共在项目区流转了两万亩土地,直接从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的高点出发,因地制宜、因技制宜发展耐盐牧草、生态循环养殖、乡村旅游、光伏农业四大产业,让产业成为盐碱地治理的动力之源。08e
经过全方位考察和多轮次协调,五原县引进中科院、中国农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宁夏大学、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等17家科研院所、30位专家的科研力量。目前,项目中的9支专家团队围绕盐碱地改良,针对轻度、中度、重度及不同成分比重特点等问题,已累计开展了22个课题研究,引进试验改盐新技术21项、改盐新产品36个,盐碱地改良新手段井喷式涌现。08e
着眼于长期持续发展的创新项目08e
“有机硅是一种神奇的新型材料,在治理盐碱化方面有着令人惊叹的效果。”长期研究材料化学的农民科学家、河北硅谷农科院院长宋福如一直致力于以有机硅肥提升耕地质量,“让大地恢复生机与灵性”。08e
使用新材料是以科技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主管部门和业内专家看来,盐碱地治理试验不仅要找到成熟技术,还要让技术易于农民接受,而“施肥”技术难度低、有助于增产,显然是一项极其利于推广的技术。08e
试验与产业相结合,是五原县实施项目的一大创新。隆兴昌镇的盐碱试验田中,一种名叫甜高粱的牧草长势旺盛。这是由中储草生态科技公司所引进的耐盐碱饲草,不仅让过去寸草难生的盐碱地重新长出了“收益”,而且长期种植还能有效降低土壤盐碱含量。08e
除了甜高粱,在项目区还试验由籽粒苋、野大麦、偃麦草等23种优质耐盐牧草1.6万余亩。这些试验正为日后耐盐牧草种植大面积铺开打“前站”。08e
如果仅种、卖牧草,产业就仍停留在前端,农民收益有限。试验示范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兴牧富民,打通生态种养全产业链。目前,依托五原县百万只肉羊生产示范园,肉羊品种和养殖技术不断改良,带动农户新增优质基础母羊6000只。内蒙古君羊牧业投资建设的1万只奶羊核心育种场,也在建设当中。08e
在第一产业之外,企业还将盐碱地改良与天籁湖影视城、农耕文化博览苑等旅游项目有机结合,打造乡村旅游观光基地。治理同时成为造景,乡村旅游产业也随着项目起步。08e
2018年6月底,五原县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迎来了中期大考,由众多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12项科研院校课题,以及11家企业的产品、技术、模式、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08e
在专家组看来,项目采用“政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思路,破解了人、财、物投入方面的难题,形成了一种有效、长久的盐碱化治理投入机制。项目重视科学技术的产业价值,引进科研院校实地筛选和试验了一大批具有较好耐盐碱性的牧草、粮经作物、绿肥等优良新品种,优选了一批生物型、化学型的复合生态改良剂与调理制剂,为成果产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验证载体,为建设河套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天赋河套”区域公共品牌奠定了基础。08e
政企之手在探索中握紧,系列技术在试验中成熟,绿色生态在治理中筑牢……这些成效充分表明,项目的示范效应已经开始发挥,一条盐碱地改良治理与乡村产业振兴融合的道路日益明晰。08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